來源:新民晚報時間:2024-09-18
□孫琴安
關羽所欣賞的人,最初幾乎都來自他的對手,如張遼、黃忠、龐德等,其中又以張遼為最。張遼本是呂布手下大將,有帥才。當劉備與呂布交手時,張遼奉命奪小沛西門。守西門者正是關羽,他在城樓上見張遼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便說:“公儀表非俗,何故失身于賊?”張遼聽后十分慚愧,便率兵退去,轉而去攻東門。關羽知道守東門的張飛性烈,只怕二人交戰(zhàn)有失,急忙趕到東門,只見張飛正要出城迎戰(zhàn),便忙對張飛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頗有自悔之心,故不與我等戰(zhàn)耳。”張飛明白兄意,便堅守東門,不再出戰(zhàn)。
后呂布敗于曹操,張遼也被俘。曹操在白門樓上命斬呂布,又押上張遼。曹操只說了句“此人好生面熟”,張遼便大罵曹操“國賊”,罵得曹操火起,剛要拔劍殺他,這時關羽跪在曹操面前求情,說張遼是“忠義之士,愿以性命保之”。曹操立刻親自為張遼松綁,“解衣衣之,延之上坐”。至此成為曹操手下最著名的大將之一。從關羽在關鍵時刻敢于挺身而出,不惜用自己的性命作擔保來救張遼,可見他對張遼的賞識程度之高。即使把關羽視為張遼的救命恩人,也不為過。后來,關羽肯暫棲曹營,也是曹操派張遼來屯土山與關羽面晤談判的結果。所以,某種程度上這可說張遼也回報了關羽的救命之恩。而關羽當年在曹營中,雖然與徐晃諸將皆有相處和交往,但其中關系最好的,仍推張遼。赤壁之戰(zhàn),曹操大敗,號稱的83萬大軍只剩十余騎,護衛(wèi)著曹操狼狽逃竄,途經華容道時,卻得到了關羽的放行,逃過一劫。這固然與曹操當年待關羽奉若上賓的殷勤熱情有關,但很大程度上也是看在張遼求情的面子上。對此,《三國演義》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云長義釋曹操》中有一段描寫:曹操見關羽回馬放行,便與眾將一起沖過去,此時“云長大喝一聲,眾軍皆下馬,哭拜于地。云長愈加不忍。正猶豫間,張遼縱馬而至。云長見了,又動故舊之情,長嘆一聲,并皆放去。”
張遼的確不負關羽之厚望,一直秉承忠義之道。盡管與關羽各事其主,卻分別立下赫赫戰(zhàn)功:關羽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威震華夏,被劉備封為“五虎上將”之首;張遼則在合肥大敗孫權,威震逍遙津,名傳江東,成曹操“五子良將”之首。二人皆彪炳史冊,名垂千古。
(《新民晚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