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4-23
■李紅偉
自己愛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孩童時期。
正月里,壓歲錢就是買書錢。錢在口袋里還沒有捂熱,就撒腿跑到店里買連環畫。錢少的時候,付給老板幾分錢租金,坐在店外的小凳上幾個鐘頭就看過去了,不覺得累也不覺得餓,只覺得心里美滋滋的。西游,隋唐,水滸,三國,一套一套都看完了。家里有個南房,里面黑乎乎的,平時沒人進去。房里有個書箱,我一個人蹲下來看書,輕輕地觸摸一頁頁的神圣,靜悄悄的時光里是滿滿的陶醉與不舍。割苜蓿或掰玉米時,別人聽我講歷史,說神話,干起活來很精神,一點也不困乏。每次去縣里,總要到新華書店買幾本書。印象中,買《葉挺傳》和《聊齋志異》后,回到家一口氣看完一半,久旱逢甘霖般感覺渾身每個毛孔都很舒暢。小升初考試時,有個歷史名詞解釋:鑒真東渡。課本沒有講這個詞,同學們不會做;我看過《隋唐史話》,輕松地寫下來,得了滿分。當時感覺讀書還真有用,對書的愛戀愈發深了。
高中時,看過一本書《走近毛澤東》,主要介紹斯諾歷經千險萬難,撥開重重迷霧,看到一個獨具魅力的人民領袖,看到一個民主自由的未來中國。書中多次提到《紅星照耀下的中國》,這是美國記者斯諾的著作,為了在世界范圍(包括國統區)出版發行,曾用名《西行漫記》。由于受《走近毛澤東》的激發,我迫不及待地渴望讀到并擁有一本屬于自己的《紅星照耀下的中國》。一次突然在新華書店的書架上看到擺放著一本,我被自己的發現嚇了一跳,狂熱的驚喜瞬間包圍了我。書標價九元多,相當于我一星期的飯錢。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抉擇考驗著我,摩挲著書頁,翻看著激動人心的每一句描述,我就越沉浸在風云際會的歷史風云與時代脈搏里。最后,我堅決買下了這本書,至于之后一星期的伙食,我用咸韭菜涼饅頭泡在開水里代替。黃昏、夜里,我和朋友分享這本書,說時事,話生計,關注國際風云,關心國家命運。
大一開學,迎來人生中的第一次演講。我是個內向的人,走上講臺都是問題,強烈的自卑感使我不敢面對如林的強手。當時,演講命題是最崇拜的一個人。我寫了毛澤東,同桌寫了周恩來,我們約定誰的稿子被選中誰就演講。所幸選中了我,那我就該義無反顧地向前。開始演講,我已不再是我,我是雄才大略挽狂瀾于既倒救百姓于水火的偉人了。我想說,我不太適合演講,也不會演講,至于崇拜的目光與熱烈的掌聲,那是偉人的赤子情懷感染了我,是讀書的瘋狂與沉醉給了我養分與力量,沒有那本《紅星照耀下的中國》,就沒有演講場上的榮耀與瀟灑。從此,我繼續讀書,看了《斯巴達克斯》《復活》《查拉斯圖拉如是說》《文化苦旅》《逝去的武林》,正所謂:一路讀來一路歌,星光輝映新征程。書海揚帆終不悔,人生漫漫有明燈。
當兵的時候,也不曾忘記讀書,和指導員對詩,和圖書管理員做朋友。工作的時候,燈下依然開卷,每每讀到精彩處,不由拍案叫絕。學生也受了感染,買書,讀書,寫作。“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不該功利,凈化靈魂高雅氣質離不開流芳百世的經典;讀書,贏的是人生,因為愛讀書會讀書就會有遠大的志向和寬廣的胸懷。
愛書,就該到永遠,因為修為是一生的功課。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