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清代巡鹽御史薩哈岱與姚暹渠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4-19

□趙波

姚暹渠今貌 記者 茹雅 攝

巡鹽御史是歷史上的一種官職,都察院監察御史奉命出巡鹽務時,即稱為巡鹽御史。巡鹽御史一般派往主要產鹽區,據《明史》《清史稿》記載,朝廷通常在兩淮、兩浙、長蘆、河東等地各派巡鹽御史一人。此制創設于明代,并延續至清中葉,其主要職責是收繳鹽稅,并監督鹽商的專賣。清代滿族正黃旗人薩哈岱于乾隆十七年(1752)、二十三年(1758)、三十三年(1768)三度出任河東巡鹽御史。在任期間,他主持修復了河東鹽池防水渠堰,特別是每年都對運城城北姚暹渠進行修復和浚疏,對防治客水侵犯鹽池起到了積極的防護作用,為鹽業豐產豐收提供了基本保障。

巡鹽御史薩哈岱

薩哈岱,字魯望,蔭生,由主事官至福州將軍,著有《樗亭詩稿》。乾隆二十六年(1761),也就是薩哈岱第二次出任河東巡鹽御史的第三年,他總結前次任上鹽池防止客水的經驗,上奏皇帝言道:“鹽池地洼,全恃姚暹渠為宣泄。近因渠身日高,漲漫南北堤堰禁墻內。黑河實產鹽之本,年久淺溢。涑水河西地勢北高南下,倘汛漲南趨,則鹽池益難保護。五姓湖為眾水所匯,恐下游阻滯,逆行為患。均應及時疏通。”帝聽后,從之(《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九志一百四》)。薩哈岱依從帝令,動員人力,每年對姚暹渠進行浚疏,以利鹽池鹽業生產,于國于民均為有利。

清代王守基在《河東鹽法議略》中寫道:“運城北門外為姚暹渠,蓋池形最低。每逢大雨時行,山水往往破垣灌也。池受客水,即鹽花不生。則保護鹽池,渠堰之工,最為要緊也。姚暹渠,即古之永豐渠也。本后魏都水校尉元清所開。至隋大業間,都水監姚暹重加浚治。民賴其利,因以號焉。渠起夏縣之王峪口,引史家峪諸水,合流而東。自東而北,又合巫咸谷之水,折而西流。歷安邑、解州、虞鄉縣界,入五姓湖以達黃河。計長二萬三千七百零七丈八尺。蓋所以約東南客水,使西歸于河者也。”(《皇朝經世文續編·卷五十三·戶政二十五鹽課四》)這一段話說明姚暹渠對鹽池的重要性,又講述了姚暹渠的概況,凡是出任河東巡鹽御史的,對浚治姚暹渠和鹽池堤堰都非常重視。

河東鹽池曬鹽害怕客水,但又離不開水。薩哈岱任職期間,有一年,天氣干旱少雨,池水枯竭,鹽池不能生產。薩哈岱帶領鹽政官員和眾多鹽商、鹽丁在鹽池神廟,舉行了一次大型祭祀活動。他寫下了《望雨》一詩:“云陰空屢合,雨意究仍無。素海流將涸,青郊草欲枯。塑風占石燕,燃燧畏金烏。農穡寧堪待,商鹺且未敷。食憂三省淡,澤盼一朝蘇。能否邀天貺,行當肅禱雩。”此詩收錄在他的《樗亭詩稿》著作集內。后來天降甘霖,當年鹽產豐厚,鹽商、鹽丁無不歡欣鼓舞,薩哈岱也受到皇帝的恩賞。

薩哈岱夜宿延祚寺

由于姚暹渠渠道被泥沙淤塞,薩哈岱出任河東巡鹽御史期間,主張歲修姚暹渠渠道,并身體力行,親自勘察姚暹渠浚修工程。在勘察工程期間,他曾夜宿北魏所建的延祚寺(位于今永濟孫常村)。

據1983年的《永濟縣地名錄》記載,延祚寺位于永濟正東十一公里孫常村(姚暹渠在該村旁邊),始建于北魏。唐朝貞觀年間,該寺重修,相傳五代時宋太祖趙匡胤闖蕩江湖遨游關西時,曾病倒于該寺,承蒙寺院和尚照料,病情好轉,恢復康健。

延祚寺外還存有《廷祚禪林周圍全圖》石碑一通,系青石質,長方形,高1.5米,寬1.1米,厚0.1米,碑文圖清晰,全面反映了原寺院的建筑規模、雄姿及寺周景致。該碑的石座造像系灰砂石質,長方形,長0.8米,寬0.4米,高0.35米。四面辟龕,龕內各雕坐佛1尊,龕周線刻祥云、荷花、蓮座圖案。刻記:“廷祚禪氣林勢雄,飛龍宋代見奇功。巍峨寶殿凌空起,燦爛金身耀日烘。北接湖光明鏡里,南臨條嶺畫屏中。娑羅永共梧桐茂,刻繪形圖愧未共。”這首詩原鑲嵌在延祚寺四大天王殿墻壁上的明代《延祚禪林周圍全圖》石碑上,由無名氏撰寫,記錄了延祚寺這座昔日皇家寺院的富麗堂皇和發生在這里的俠義仁勇故事。

薩哈岱夜宿延祚寺返回途中,寫下了《鹽池》《姚暹渠》《踏勘姚暹渠工至五姓湖宿延祚寺歸途》等詩句。詩曰:“一道長渠百里余,年年積潦苦難陳。周防預作綢繆計,好趁春融二月初。古寺曾留一夕眠,重來猶憶十年前。湖光山色渾依舊。嘆息霜華已滿顛。杏花未雪柳才稊,隴麥青青望已齊。豈是尋春歸去晚,籃輿行遍短長堤。秋霖夏潦御防難,沙積泥淤堰不完。經畫敢辭艱力作,一勞長此慶安瀾。”薩哈岱把歲修姚暹渠的原因、環境、時代背景,幾度修復姚暹渠的心境和歷歷在目的記憶,夜宿寺廟情景,想象修復后的狀況等,全都寫進了這首詩里。最后,他還念茲在茲地告訴后人,姚暹渠安全無恙,鹽池便能平安無水侵之患,就能給社會和百姓創造更多財富。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