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古耿沃野花正艷

——河津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紀實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1-31

許建國

糧食總產1.98億公斤;高標準打造12個示范村,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30家、家庭農場30家;村級集體經濟10萬元以上村達到100%;全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1.66萬元,同比增長17.02%……這是河津市2023年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的喜人成績。

2023年,河津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決策部署,落實落細農業農村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有效推動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宜居宜業,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發展高效農業 夯實鄉村振興之“基”

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整治耕地“非農化”、耕地“非糧化”,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7%。積極推進10萬畝黃汾糧食優質高產高效示范基地建設,完成萬色農業、中湖潮兩個核心示范區。小麥實施“一噴三防”全覆蓋,玉米實施“一噴多促”18萬畝,有力保障了糧食豐收。全年糧食作物播種總面積48.49萬畝,總產1.98億公斤,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深入實施農業“特”“優”戰略,做好“土特產”文章。加快構建農業領域現代化產業體系、高標準市場體系,全鏈條推動農業特優發展。新增山西億佳食品有限公司、山西汾濱食品有限公司2家省級龍頭企業,河津牧原農牧有限公司、河津市皆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截至目前,該市共有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7家、市級14家。

切實做好“三品一標”認證工作。該市綠色食品認證產品達8個,“河津葡萄”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新增設施農業面積510畝。

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充分利用項目資金激勵效應,積極引導養殖企業進行智能化、標準化改造,提升養殖水平。打造智能養牛場、智能養雞場、智能養豬場各1家,新建、改擴建10家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截至2023年底,該市生豬存欄12.7萬頭、蛋雞存欄158萬羽、羊存欄5.6萬頭、肉牛存欄4200頭、奶牛存欄1488頭,肉蛋奶供應充足,實現畜牧業產值預計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

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共核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面積26.38萬畝,發放補貼資金1768.01萬元。核實實際種糧、種油料農民一次性補貼面積52.84萬畝,發放補貼資金332.52萬元。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兌付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56.476萬元,補貼機具405臺,受益農戶335戶;兌付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資金11.26萬元,受益農戶8戶。

加強項目建設,夯實農業基礎。完成建設規模13798.39畝,總投資1950萬元,涉及僧樓鎮南方平村等16個村的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啟動實施總投資7900萬元、面積5萬畝的2023年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提升工程;實施投資11029.17萬元的小梁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完成。

打造美麗鄉村 塑造鄉村振興之“形”

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以示范村為抓手,堅持“清、拆、改、種、建”五治并舉,以“一升”“二評二治”“三建”“四改五化”等17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內容為重點,打造完成12個示范村,整治提升12個村,并對示范村建設進行“回頭看”,實現美麗鄉村全覆蓋。

投資3016萬余元,實施農村生活垃圾社會化服務項目。主要進行鄉村綜合保潔、垃圾收集清運、鄉村公廁保潔及化糞池清掏、公路清掃保潔、林帶除草保潔。2023年5月9日完成招投標,并于6月5日開始試運行。截至目前,該市131個自然村實現垃圾日產日清。下一步,將加強日常檢查力度,重點是209和108國道的道路、排水渠、護欄和路沿石的清理和重點路段林帶除草。

啟動實施涉及16個村的沿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主要是對村莊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及村容村貌整治等,包括新建13座公共衛生間、1座文化大禮堂和2個觀光停車場;改造3個小游園8481.7平方米;村容村貌整治19900平方米;敷設排水管網13700米、給水管網4000米;村莊道路提升改造55482平方米;安裝4332盞太陽能路燈等。截至目前,第一標段蒼頭村立面改造1.5萬平方米、道路鋪設6.4公里,安裝120盞太陽能路燈。

鞏固脫貧成果 筑牢鄉村振興之“根”

鄉村振興的落腳點就是讓農民富裕富足。該市始終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整合各類要素資源,注入鄉村發展新動能。

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實施鞏固銜接項目62個,完成脫貧群眾小額信貸1352萬元,消費幫扶401.6萬元,該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66萬元,同比增長17.02%,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加強培訓提升農民素質。2023年,該市培訓職業農民400人。組織各類技術培訓1000余人次。組織韭菜種植大戶赴山東、河南等地學習韭菜種植先進技術,促進“連伯韭菜”提檔升級。

深化托管經營,全程貼心服務。2023年,該市完成農業托管面積5.85萬畝,實現農機戶、農戶和村集體三方共贏的良好效果。“學習強國”、山西日報、山西衛視等媒體,對該市農業托管典型經驗進行了多次宣傳報道,使農業托管理念不斷深入人心。

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推動小農戶和大生產、大市場有機銜接。開展經營主體培育評定,創建示范經營主體29家。通過示范引領輻射帶動,全面提高該市經營主體整體發展水平,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30家、家庭農場30家。

嚴格規范村級“三資”管理。出臺《河津市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管理辦法》《村居勞務用工管理意見》《非生產性經濟支出管理意見》等文件,進一步扎緊制度籠子。該市作為全省農村“三資”監測平臺試點,依托中農信達平臺,與省級平臺全面對接,農村“三資”管理實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立體式監管。

持續開展“一企幫一村”行動,村級集體經濟10萬元以上村達到100%,100萬元以上村40個,500萬元以上村10個,1000萬元以上村4個,1億元以上村1個。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