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5-08
記者 陳永年
實施市場主體回訪機制,精準落實市場主體的各項要素服務保障措施;
拓展運城智慧金融服務功能,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務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打造優質“十大平臺”服務載體,推動市場主體集聚效應加速釋放……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省委、省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發展的決策部署,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多措并舉培育發展市場主體,以優質服務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市場主體擴數量、提質量、增效益、優結構,促進全市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
今年一季度,全市市場主體凈增長1.8萬戶,凈增長率3.6%,位列全省第三。
建立回訪機制,提高服務水平
位于芮城縣城黃河街的建宏鹵肉餐飲店,一度面臨生存危機。
“疫情剛放開時,街上人少,連續兩個月銷售收入少得可憐,眼看著做好的一鍋鍋鹵肉無人問津,真愁死了!”建宏鹵肉店店主劉良介紹說,“在經營最困難的時候,稅務部門打來電話,說可以享受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后來又上門了解情況,為我們輔導申報稅收優惠的渠道和方法,非常暖心。”
據了解,芮城縣稅務局通過系統篩選,發現建宏鹵肉店沒有選擇稅收減免,就主動聯系店主,上門手把手地輔導申報,使其兩年稅收減免十余萬元,讓實打實的政策紅利真正惠及了符合條件的納稅人。
國家稅務總局芮城縣稅務局局長支紅衛介紹:“針對轄區內市場主體的實際情況,我們通過回訪制度,做精做細納稅服務,確保市場主體直達快享各項‘稅惠’?!?/p>
為了服務市場主體發展,做好惠企政策宣傳,掌握了解市場主體需求,精準落實各項要素服務保障措施,進一步完善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我市研究制定了《運城市新登記市場主體回訪制度》,建立了“12345”回訪機制。
“12345”即組建“1”支專業隊伍,各縣(市、區)按屬地原則組建專業回訪隊伍,結合“每周一課學政策”大講堂活動,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業務素養。做到“2”個“全覆蓋”,一是企業、個體戶、農民專業合作社3種類型全覆蓋;二是農林牧漁業、制造業、批發零售餐飲業、居民服務業等主要行業全覆蓋。采取“3”種方式,通過電話、線上問卷、上門實地回訪3種方式進行。建立“4”個機制,回訪登記機制為市場主體建檔備案,回訪轉辦機制協調相關部門辦理事項,回訪反饋機制及時反饋辦理情況,回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集中辦理“疑難雜癥”問題。明確“5”個重點,重點看優惠政策、措施的宣傳和落實情況,市場主體辦理事項便利度情況,市場主體面臨的困難,有關企業生產經營的合理化建議,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與營業執照是否一致。
截至目前,全市組織開展業務培訓150余人次,共回訪各類市場主體369戶,反饋建議23個,已解決處理問題15個。
政策落實“快一步”,市場主體才能“進一步”。近兩年市政府出臺了促進市場主體倍增30條、助企紓困40條、推進服務業提質增效68條、推進企業上市掛牌“倍增”計劃等一系列穩經濟保主體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落實落地上仍有一定差距,政策效應沒有完全發揮。目前,我市正建立健全政策應享盡享、免申即享、未享追責機制,開展“政策找企業、服務到企業”系列活動,對所有政策編制清單精準推送,變“層層申報”為“直達快享”,真正讓該享受的“一個也不能漏”。
搭建金服平臺,助企紓困增效
日前,中國建設銀行新絳支行牽頭組織了“新絳縣專精特新暨高新技術企業銀企對接會”。對接會后,行長王軍峰帶領經驗豐富的信貸團隊走訪了近20家高新技術及專精特新企業,充分利用該行的“善新貸”產品,為不同的企業制定對應的授信政策。
這個被稱為“銀企對接早春行”的活動得到了當地企業的普遍好評。山西瑞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感激地說:“這筆資金來得正是時候,讓我們的無土栽培、集約化育苗、蔬菜生產有了更好的保障。”山西弗鉑斯耐火材料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也感嘆:“‘善新貸’利息低,用起來還方便,我們可以放心大膽地提升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了?!?/p>
截至2023年一季度底,中國建設銀行新絳支行已為該縣9家高新技術及專精特新企業完成4000萬元的授信。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實施市場主體培育的決策部署,市金融辦緊緊圍繞“首貸戶拓展”主題,打造提升運城智慧金融服務平臺,推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無貸戶“兩張名單”,提供多渠道金融服務,幫助企業更好獲得首次貸款和續貸等普惠金融服務,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今年初,市金融辦印發了《關于開展“銀企對接早春行”活動的通知》,并于2月4日在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銀企對接早春行”暨集中簽約儀式,各銀行機構向企業進行了產品推介。目前銀企簽約項目610個,簽約金額超過100億元。
另外,還開展“行長結對子”活動,每月跟蹤督促,推動各銀行行長對“結對子”企業親自跟進服務,主動落實各類惠企金融政策;持續用好“兩中心一平臺”(市首貸續貸服務中心、運城智慧金融服務中心和運城智慧金融服務平臺),目前市首貸續貸服務中心累計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完成首貸2196筆26.37億元,完成續貸2046筆46.24億元;積極爭取政策性資金,印發了《關于印發運城市重點產業鏈金融鏈長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推動全市重點產業鏈興鏈活鏈金融服務工作,暢通產業鏈融資渠道,精準賦能產業鏈升級,全力支持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各項貸款總量、增量、增速均創歷史新高,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今年3月15日,山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公示了2022年擬予激勵支持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區名單,我市名列其中。根據市銀行業金融機構今年3月份信貸投放情況考核結果通報,截至3月31日,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986.16億元,比年初增加314.44億元,同比增長14.89%;各項貸款余額2252.66億元,比年初增加232.72億元,同比增長22.42%。
打造優質平臺,釋放集聚效應
一周前,大運汽車高調參加2023年上海車展,不但非常有特色地采用了雙展臺參展——大運新能源和大運汽車旗下獨立高端品牌“遠航汽車”各占一席,而且還在車展現場舉辦了“遠航汽車”Y6、H8的產品預訂發布會,新車型價格上探至30萬—55萬元區間,正式吹響了大運汽車代表山西本土汽車品牌進軍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沖鋒號”。
至此,大運汽車的新能源乘用車產品從車型上已經涵蓋了純電動SUV、MPV和轎車三大領域,價格上也實現了從親民到高端的全覆蓋。新能源汽車“晉軍”的強勢入場,引發各界關注,參展期間,兩個展臺迎來大批媒體記者、觀展群眾的圍觀。大運汽車以“雙展臺”的姿態,展示了山西本土車企發展的迅猛勢頭和公司發力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堅定決心。
大運新能源汽車是省、市、開發區三級分別授予的新能源汽車“鏈主”企業,在省、市、開發區三級“鏈長”的統籌聯動下,共同釋放政策、技術、市場紅利,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沃土。
目前,總投資近50億元、占地面積1000余畝的大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已經建設完成,具備年產2萬輛新能源商用車和1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的生產能力。
“作為‘鏈主’企業,我們不僅要帶好頭,把企業做大做強,更要把關聯企業聯合起來,把我們山西沒有的供應鏈引過來,這樣才能實現科技轉型,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大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遠勤山表示。
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推動上下游關聯配套項目落地。去年以來,大運新能源汽車自動化生產線升級項目、卡樂仕智能洗車裝備制造項目、亞新科精密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項目、創大汽配新能源汽車整車線束智能生產線項目、余姚萬國機械汽車零部件模具制造項目等總投資近25億元的8個新能源汽車配套項目相繼開工。由清控科創投資50億元、用地775畝打造的運城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一期近5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已于去年底交付使用。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必須要有平臺來集聚承載。去年以來,我市以“十大平臺”建設為抓手,著力打造優質平臺載體,推動市場主體集聚效應加速釋放。以大運汽車為代表的“鏈長制”,是其中的一個平臺,也是我市落實“十大平臺”建設部署、提振市場信心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我市鄉村e鎮工作開展初顯成效,樓宇經濟平臺運行加速,文旅康養平臺“營造氛圍,文旅先行”,都為市場主體成長提供了強有力的平臺支撐。而今年,我市還將繼續在加強平臺建設上下功夫——
鞏固提升鏈長制和專業鎮平臺。聚焦10條重點產業鏈,力爭到年底,十大重點產業鏈企業數量突破300家,整體營收達到2500億元,新增1家省級“鏈主”企業和1家百億級企業。在專業鎮的發展上,不斷壯大鹽湖潛水泵、永濟機電制造、聞喜玻璃器皿、稷山紙包裝、臨猗漁藥等專業鎮整體規模和綜合實力,新增培育省級專業鎮1個、市級專業鎮3個—5個。另外,今年還要重點打造鄉村e鎮、文旅康養集聚區、高水平雙創平臺、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四類平臺,持續做優開發區升級版、城市“煙火氣”集聚區、數字經濟、樓宇經濟四類平臺。
今年是市場主體提升年,讓市場主體不僅要“生得快”,還要“穩得住”,更要“長得好”。我市將市場主體提升擺到關系全市發展大局、實現“全年紅”的戰略高度來抓,用非常之力、施非常之策、下非常之功,持續推動市場主體提升年各項工作落實落細,全面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
“目前,我市正全面開展個體工商戶轉型提升行動、‘小升規’培育提升行動、‘規改股’培育提升行動、‘股上市’培育提升行動、‘專精特新’和科技型企業培育提升行動、‘十大平臺’集聚提升行動等‘六大提升行動’,推動市場主體提質增效、提速擴量、提檔升級?!笔惺袌鲋黧w倍增工作專班負責人石培恒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