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后稷故里太陽村人文沿革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1-24

□韓喜申

太陽村一角  (資料圖)

稷山縣太陽鄉太陽村,是后稷教民稼穡的神奇之地。帝嚳長子,周的先祖后稷姬棄,堯帝封其為“農師”,舜帝封其為“后稷”,主管全國農業。就是在稷王山北太陽鄉太陽村一帶,他培植五谷“稷、黍、麥、稻、菽”,指導人們播種、耕耘、收獲,開啟中華民族農耕文明的先河。這一帶逐漸形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村落。那時,太陽村的雛形顯現。

太陽村原名秦衛莊,村民以秦姓、衛姓為主。明洪武年間,劉家巷、南巷張姓從陜西省藍田縣苜蓿溝遷至太陽村。明永樂年間,郭姓由陜西省藍田縣槐樹凹遷到太陽村。明天啟年間,韓姓由陜西省韓城遷至太陽村。隨著歷史變遷,這個以秦姓、衛姓命名的村莊,現已無秦姓人家,因年代久遠,無據可查。但過去尚存的石碑銘刻“秦衛莊”村名,村里七八十歲的老人都曾看到過。后因村南柳家爻處有一大型土將臺,每年萬物萌動時,將臺以北的莊稼萌發早人稱大陽面,故稱大陽村;將臺以南避開陽面,面處小陽面,故稱小陽村。民國初年,知名人士楊云亭(晉商楊仲和的字號)認為不應有大小之分,后將大字加一點改為太陽村,自此該村村名沿用至今。

太陽村,東與西里村接壤,南與勛重村相鄰,正西和翟店鎮相望,西北與白池村相連,是連接翟店鎮和清河鎮的交通中心站,是太陽鄉政府所在地。

太陽村歷史悠久,寺廟星羅棋布,村落原為城堡式建筑。全村共設五門,村北主門上下兩層,一樓為磚券拱洞,二層是閣樓,站在閣樓遠眺,四面八方盡收眼底。其余東門三座,南門一座,每扇門裝的是木制大門,門旁建有值守房,儼然一個古村落。

為了表達心靈的慰藉和精神寄托,祈福保平安,先民們在村里的不同地方,選址建廟。村中央的關爺廟,里面塑有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因此該廟又稱三義廟。關爺廟建造精致,氣勢宏偉,對面是古戲臺。在村子的各巷道和村外,還建有娘娘廟、天地廟、財神廟、三官廟、土地廟、夫子廟、池頭廟、城隍廟、真武廟、井神廟、鐘樓、碑樓等。只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都被損毀。

太陽村的晉商楊仲和,誠信經商,譽滿京城。他先后在山西稷山、汾城、霍州、靈石、孝義及河北石家莊等地開有分店。其設在北京的總店有三處:宣武門前菜市口開店兩座,朝陽門外大街開有百貨店,店鋪達70多間。楊仲和熱心公益,舉義行善。村關爺廟年久失修,破損嚴重,清光緒二十七年,楊仲和發起修繕大廟之事,“在京募化銀兩”1892兩,他施捐1208兩。這些銀兩用于修繕還欠后,剩余都是他自己墊付。民國九年,楊仲和在關爺廟南建起了村中第一所小學,結束了太陽村無學校的歷史。為了讓適齡女子與男子一樣上學,接受教育,他建起了稷山縣第一所女子小學。民國十八年大旱,民不聊生,他在關爺廟前搭棚舍飯,幫助鄉鄰渡難關。在山西,楊仲和曾被推選為山西商會會長;在京城,他是山西旅京同鄉會副會長,京師總商會公斷處評議集商隊隊長;前清欽加同銜候選知縣國史館供事;曾獲當時司法部二等銀章、山西金色雙穗獎章等。

楊子功,太陽村愛國衛生工作的開拓先鋒。他曾任太陽村黨支部書記,成立了太陽村第一個農業互助組,初級農業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太陽村,殘垣斷壁,街巷狹窄,垃圾遍地,是出了名的臟村、爛村和窮村。楊子功帶領黨支部和全體黨員、共青團團員積極行動,團結群眾大搞愛國衛生運動,總結經驗,使全村衛生面貌一新。1952年、1957年,太陽村先后被評為“全區農村衛生模范村”“全省農村衛生模范村”。1959年,在“全國農村衛生工作稷山現場會”上,太陽村被評為“全國農村衛生模范村”。1959年12月,周恩來總理親簽獎狀“獎給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山西省稷山縣太陽村”。1960年3月18日,毛主席對稷山的農村衛生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全國出現了“學稷山,趕稷山”“學太陽,趕太陽”熱潮,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代表約22萬人次先后組團到太陽村參觀學習。

太陽村歷屆村“兩委”干部,為太陽村的生產、振興作出了貢獻。村民午仁翠撫幼助孤,大愛無邊,曾經養育了54個棄嬰,大家稱她是54個孩子的“奶奶”“媽媽”。她以實際行動譜寫了善行大愛的凱歌,曾入選“中國好人榜”,并獲得“山西省助人為樂模范”“第三屆運城道德模范”“稷山十大道德模范”“最美稷山人”等榮譽稱號。

如今的太陽村,在村“兩委”的帶領下,規范整合,完美配套商貿物流動能,振興太陽經濟,推進鄉村振興。歷史悠久的太陽村,以愛國衛生運動為載體,實施鄉村振興、文旅融合兩大戰略,把村子建成衛生文明、農業發達、商貿有序、街道整齊,集休閑度假、產品銷售等多場景為一體的衛生文化旅游村,必將再創輝煌,造福于民。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