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1-13
記者 余 果

宏達集團工作人員在實時監測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數據。 記者 常 奇 攝
鋼軋三級MES系統、燒結余熱回收處理系統、熱送直軋生產線、煙氣除塵設備……在山西宏達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達集團”),承載智能、綠色、高質量發展理念的設備和工藝隨處可見。
目前,宏達集團正以“數智化工廠”為切入點,推動產業轉型,重塑行業生態,引領一場工業領域“智能化”“數字化”的升級與變革。
在宏達集團1350m3煉鐵高爐的生產車間,生產線上很難見到工人的身影,更多的是忙碌的機器的“背影”,實現智能化、數字化生產后,很多工序在電腦端就能完成。
“我們宏達集團煉鐵廠二號高爐,配置了爐內成像、雷達料尺、風口影像、煤氣自動化分析等完善的電控、儀控、計算機三電一體化DCS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了智能機械化生產,每年增加產值數億元。”該集團工作人員說。
作為我市能源互聯網試點企業,針對傳統產業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等特點,宏達集團投資1億元,分三期推進“數智化工廠”建設項目。
該項目包含鋼軋三級MES系統、能源管控一體化平臺、企業數據中臺等5個模塊,能夠對生產過程中的人、機、料、工藝、質量等管理要素進行持續不間斷地采集、分析、控制,系統整合各分廠數據,實現管理從“車間級”到“企業級”,提高決策的科學性、集中性。
走進宏達集團數智化調度指揮中心,安防平臺、生產重點區域監控平臺、環保管控平臺、生產工藝畫面監測平臺、無人值守計量平臺……一一在超大的電子屏幕上展現,公司的生產運行情況一目了然。
據了解,2022年底,數智化工廠項目一期完成運行后,使公司的生產成本降低2%、人均效率提升15%、產品合格率提升1%,尤其是污染物排放量指標低于國家超低排放標準。
“通過數智化工廠戰略的實施,目前,我們實現了超低排放、生產過程的集約節能,做到了生產過程實時調度、數據管理及產品追蹤云追溯,做到效率、效益、安全管理水平的三提升,能耗、成本、排放的三降低。”工作人員說。
去年以來,宏達集團先后入選“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名單,國家級綠色工廠名單等,是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煤焦鋼化主導產業的代表性企業。
新的一年,山西宏達鋼鐵集團有限公司100萬噸/年薄帶鑄軋項目、軋鋼二廠80萬噸/年優特鋼升級改造項目、年產32萬噸高活性石灰減量置換升級改造項目等重要產品結構轉型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企業克服寒潮降溫天氣影響,正在全力加快施工進度。
其中,年產32萬噸高活性石灰減量置換升級改造項目已經進入掃尾階段。該項目將現有活性石灰生產項目的4座石灰豎窯改建為一條每天生產1200噸的回轉窯生產線,屬于宏達集團向上延伸產業鏈條的重點項目。主要產品為活性石灰,建成后可為2×100噸煉鋼轉爐項目提供高質量活性石灰等輔料,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