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1-23
記者 雷登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這是決定,更是號令。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于2019年1月22日掛牌成立運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至此,全市退役軍人工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新時代的春風里開局起筆。
5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的指導下,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重要論述的精髓要義,準確把握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新要求,強根鑄魂,守正創新,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構建完善具有運城特色的退役軍人工作機制,交出了一份凝結著心血和汗水的合格答卷。
從無到有提質增效
筑牢夯實工作基礎
5年來,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始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關于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上來,把體系建設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擺在首要位置落實,立足兵源大市、退役軍人安置大市實際,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實現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提質增效。2019年7月,全省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現場會在我市召開;在2023年度全省服務體系建設標準化驗收中,我市被評為優秀。
蹄疾步穩,服務保障體系全面建成。按照“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有保障”總體要求,截止到2019年3月底,市縣兩級14個退役軍人事務局組建運行,32家涉退役軍人事業單位整體轉隸;5月底,1個市級、13個縣級服務中心掛牌;6月底,147個鄉鎮、2316個村服務站建成,實現了退役軍人服務機構全覆蓋。
建章立制,規范工作流程運行制度。印發《運城市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運行規范》,匯總梳理23項重點業務工作流程,制訂《運城市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業務規范》,建立《運城市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臺賬》,各縣(市、區)建立了《基層服務站站長例會制度》,工作運轉有序、各級高效協同,工作執行力有效提升。
軟硬并舉,夯實優質高效服務基礎。組織開展《退役軍人保障法》知識競賽,組織開展各類業務培訓3000余人次,全面提升工作人員能力素質。推動市軍休服務管理機構新建3252平方米用房,推動市軍休老年大學通過部級驗收批準,推動市榮軍醫院1.027萬平方米綜合樓配套項目開工建設。
提質增效,筑牢全方位服務平臺。制訂《運城市基層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量化評估督導實施方案》,對基層服務中心(站)進行全覆蓋評估督導;在基層服務中心(站)大力推廣“四會教學”法,提升站長及工作人員素質;縣、鄉及100人以上村(社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全部完成示范創建任務。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提升服務保障質量
成立5年來,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牢牢把握退役軍人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軍隊建設服務的基本方針,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統籌推進退役軍人事務各項工作,榮獲全國“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先進單位”稱號、全國退役軍人工作系統“2023年度宣傳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23年11月,我市代表山西接受國家退役軍人工作綜合督查,受到高度肯定。
安置保障統籌到位。組織1000多名安置對象參加崗前適應性培訓和專業培訓;軍轉干部100%安置到機關(參公)單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到企事業單位;加強對368名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的管理服務;落實《山西省退役軍人人事檔案管理辦法》,形成了權責明晰、管理規范、服務優質、安全可靠的退役軍人人事檔案管理制度。
就業創業扶持到位。組織6147名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參加適應性培訓;組織2954名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推薦就業率超過85%;組織1.2萬余名退役軍人參加了204場線上和線下招聘會,推薦3273名退役軍人就業;服務8395名退役軍人享受高職擴招政策進入高校深造;與郵儲銀行簽署“軍創貸”協議,為51名自主創業退役軍人提供貸款757萬元。
優撫政策落實到位。下撥優撫資金7億余元,持續落實年均增幅10%標準;發放義務兵家庭優待金4億余元;為全市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14萬余塊;為全市退役軍人、其他優撫對象發放優待證13萬余個;為1455位立功受獎現役軍人的家庭送喜報。
褒揚紀念作用到位。271名縣級、48名市級、6名省級“最美退役軍人”熠熠生輝;1499名“兵支書”戰斗在鄉村振興一線;2475支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伍活躍在基層一線;11名退役軍人組成的宣講隊開展宣講16場次;組織20萬余人次開展清明祭英烈等活動600余場(次);投入資金2000萬余元維護改造烈士紀念設施。
幫扶援助工作到位。全市設立退役軍人法律援助站14個,為退役軍人提供法律咨詢援助84人次;為生活困難退役軍人提供臨時性、應急性幫扶2060人次,援助金額257萬余元;扎實推進退役士兵社保接續工作,9049名退役軍人受益;廣泛開展走訪和“六必訪”,常態化聯系退役軍人800余人。
賡續傳統扎實創建
不斷擦亮雙擁名片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認真履行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抓總協調職責,大力弘揚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光榮傳統,推動廣大軍民不斷鞏固軍政軍民團結,著力構建新時代軍政軍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雙擁新格局,實現“山西省雙擁模范城”創建“四連冠”,“全國雙擁模范城”創建“三連冠”。
強化雙擁工作體系。推動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軍地合力協作、雙擁工作機構統籌協調、成員單位共同發力的創建工作大格局;各級財政累計投入1000萬余元雙擁工作經費;4個縣(區)被命名為省級雙擁模范城;10家單位、15名個人分別榮獲省級雙擁模范單位、省級雙擁模范個人稱號。
推動擁軍政策落實。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駐運部隊官兵“三后”優待工作的意見》等6個擁軍文件,全面服務部隊備戰;各級召開軍地協調會議110次,研究解決涉駐運部隊問題40件;為10名駐運部隊軍官隨軍隨調家屬解決就業安置問題;落實現役軍人子女享受入學入托政策優待336人,57名現役軍人子女享受中考、高考加分政策。
營造雙擁濃厚氛圍。國防教育納入14個黨校黨政干部培訓課程;開展市縣領導“軍事日”活動40余場次;新打造雙擁主題公園5座;與駐運35家金融機構、8家商場簽訂擁軍優屬合作協議;評選“最美擁軍家庭”4戶、“最美軍嫂”4人;開展國防講座、雙擁模范宣講活動111場次,受眾4萬余人次。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這是新要求,更是沖鋒號。新的起點、新的征程,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將繼續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做人民軍隊的堅強后盾和廣大退役軍人的可靠依托,奮力開創我市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