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碳基新材料產業鏈被納入“省級重點”,陽光集團被認定為“鏈主”企業——

?以碳之名,暢想無限可能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2-18

記者 陳永年

12月4日,全省新型工業化推進暨制造業振興升級大會召開。會上,第二批17家省級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獲得授牌。山西陽光焦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集團”)作為山西省碳基新材料產業鏈“鏈主”企業之一,位列其中。

這代表著我市以陽光集團為代表的碳基新材料產業鏈逐漸成形成勢,進入全省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

新材料被譽為制造業的“底盤”,是支撐國家重大工程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基礎。而處于“金字塔”塔基上的碳基新材料,品種多、應用廣、附加值高,被譽為可以改變世界的材料。

此次產業鏈升級,會給我市碳基新材料產業鏈的鏈上企業帶來哪些影響,又會給河津市乃至運城市的碳基新材料產業產生哪些推動作用?近日,記者進行了采訪了解。

安昆新能源生產調度中心。

升級產業鏈 打造新業態

寒冬時節,在河津市華晟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晟能源”),生產建設依然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一邊,在企業的焦化生產線上,工人忙碌而有序地作業;另一邊,在新項目建設工地上,設施完善、設備安裝已進入收尾和調試階段。

華晟能源地處河津市樊家莊工業園區,占地接近400畝,年產值30億元,是運城市碳基新材料產業鏈上的重點企業。該公司是山西省焦化行業兼并重組并批準保留的重點焦化企業之一,目前的生產能力為年產130萬噸焦炭、7萬噸副產品、5.2億立方米焦爐煤氣。

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并不等于把一些需要改造升級的傳統產業當成所謂的“低端產業”簡單退出,而要引導和支持傳統產業加大技術改造和設備投入力度,用新技術、新業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鏈,讓傳統產業向現代化轉型、低端產業向高端化升級。

2022年以來,根據山西省、運城市“關于推動焦化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華晟能源陸續啟動了總投資6.5億元的干熄焦余熱發電、LNG及制氫、上升管余熱回收利用等項目。

干熄焦余熱發電項目總投資2.72億元,建成后可實現年發電量1.96億度,主要用于年產130萬噸焦炭及配套LNG項目;每年可回收約折合3萬噸標準煤的能源,相當于每生產一噸焦炭回收22公斤標準煤的能源。目前,該項目建設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預計今年年底前投產。投產后,可實現年利潤8000余萬元,大幅削減“三廢”排放,并新增90余個就業崗位。

干熄焦余熱發電是指采用干法熄焦工藝生產焦炭并用余熱發電。干法熄焦是鋼鐵工業重大的節能環保技術,是替代濕法熄焦的先進技術,基本原理是利用惰性氣體將焦炭的溫度從1000℃冷卻到250℃以下,達到熄焦目的。吸收了焦炭熱量的循環氣體將熱量傳給廢熱鍋爐,產生蒸汽并用于發電。

相比而言,傳統的濕法熄焦用水冷卻,產品含水率較高,質量相對較差,還浪費能源、污染環境。干法熄焦生產的焦炭水分含量低、純度更高、強度更高、用途更廣、污染更小,每噸售價還可提高200元,企業的利潤空間更大。

焦爐煤氣是煉焦的重要副產品,華晟能源以往的焦爐煤氣,一部分自用,另一部分通過管道輸送給周邊一些企業使用,利用率和附加值都不高。此次啟動的LNG及制氫項目,總投資達3.6億元,年可產5.3萬噸LNG,還可聯產制氫。項目投產后,年可減排28噸SO2、14.8萬噸CO2,實現年銷售收入3億元、年利潤9188萬元。目前,該項目的部分土建工程已經開工,預計2024年11月份建成投產。

“升級為省級重點產業鏈后,相關扶持政策將會更加集中和有針對性,這對我們是個利好。政策有引導,企業就要跟上,順勢而為才能有所作為。根據我們的規劃,未來企業將分為焦化、發電、LNG新能源三大板塊同步發展,實施多元化經營,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比A晟能源董事長陳劍鋒說。

當好“主引擎” 協同共發展

作為碳基新材料產業鏈的“鏈主”企業之一,陽光集團除了考慮如何利用政策紅利加快自身發展之外,還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發揮“鏈主”企業的“主引擎”和“火車頭”作用。

今年11月1日,山西省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名單(第二批)公布,陽光集團被認定為碳基新材料產業鏈“鏈主”企業。

陽光集團在碳基新材料上的發力,由來已久。僅今年以來,260噸/h干熄焦、炭黑尾氣綜合利用和釉料、微纖維棉、隔板及濾材等項目陸續投用。

與此同時,陽光集團今年還配套建設干熄焦發電、中水深度處理回用、脫硫廢渣/廢液綜合利用等10余個項目。該集團圍繞碳基新材料產業,未來3年,擬建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鋰電池負極材料、新能源動力電池導電劑碳基新材料、永固紫項目等項目。

除了緊鑼密鼓地推進項目建設,陽光集團今年還實施了一系列技術研發和成果應用——

在焦化產業領域,積極推進焦煤智能快速檢測系統開發,煤質定性判斷時間有效縮減,實現了采、制、檢、存全程無人干預自動作業及對煤車的控制全過程的無人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安侖化工重點實施了環保型特種炭黑的開發與應用研究,可減少印刷和涂裝過程中VOCs排放,預計年底完成;

華康建材針對AGM隔板一體化生產線開展了技術研發,旨在提升隔板的多項指標,預計今年年底完成;

豪侖科化工重點開展以煤瀝青作為原料制備中間相瀝青炭微球的工藝研究……

新的“鏈主”企業身份,賦予陽光集團更多的責任和使命。

如今,陽光集團已經成立了“碳基新材料發展領導組”,制定集團碳基新材料發展的“十四五”規劃和具體年度計劃,助推碳基新材料產業鏈高質量穩步發展。依托省級經濟開發區與相關高校搭建新創新平臺,持續推動煤基、碳基新材料產業鏈技術迭代升級,為助推產業鏈的發展做好技術保障。通過與上下游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加強技術交流和深度合作,推動產業鏈不斷延伸,形成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專業化產業集聚區。以項目建設為牽引,快速推進在建項目建設,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

“作為‘鏈主’企業,我們直接帶動了安昆新能源、安侖化工、豪侖科化工、河津華源燃氣、山西大京廣交通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33家產業鏈重點企業的協同發展。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省、市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目標要求,聚焦傳統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全速推動碳基新材料產業鏈的不斷完備和協同發展?!标柟饧瘓F董秘李繼泉說。

升級“省重點” 未來更可期

近年來,碳基新材料以其豐富的結構形貌,優良的力學、電學、熱力學等性能備受關注,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風電、光伏、電子、冶金、化工、機械、交通運輸等領域,也是新一代戰機、運載火箭、核反應堆等重點領域不可缺少的關鍵材料。

作為可以改變世界的材料,碳基新材料可以輕易擁有若干個百億元級別甚至是千億元級別的市場。廣闊的市場空間加上良好的發展前景,意味著誰在碳基新材料上領了先,誰就搶占了新材料領域的制高點。

今年上半年,我市發布了《運城市重點產業鏈及產業鏈鏈長工作機制三年行動計劃》?!队媱潯访鞔_提出,在碳基新材料產業鏈發展上,將重點圍繞“煤─焦─煤焦油、苯─針狀焦─石墨電極─鋰電池材料”鏈條,打造超級電容炭、針狀焦、負極材料等關鍵產品,努力構建省內高端碳材料產業集聚區和華北最大負極材料生產基地。

而作為全市碳基新材料產業重鎮的河津,更是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出臺支持政策、強化要素保證等措施,激發產業活力、推動產業發展——

出臺《河津市重點產業鏈及產業鏈鏈長工作機制三年行動計劃》《河津市培育激勵重點產業鏈和專業鎮若干政策》,實施“政策興鏈”“金融活鏈”“項目固鏈”“創新強鏈”“鏈主引鏈”等八大專項行動。出臺《河津市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制定《河津市高端人才創新創業扶持資助辦法》,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設立50億元產業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本。定期組織召開政銀企對接會,2022年為110家企業集中授信101億元;

在嚴格落實山西省、運城市政策措施基礎上,配套出臺了五方面22條具體激勵政策。今年5月20日,運城市全面落實鏈長制助推轉型發展產業鏈招商對接會在河津市舉辦,現場簽約了總投資87.7億元的高溫超導及納米材料項目和總投資20億元的煤矸石制有機肥項目。碳基新材料產業鏈重點企業山西陽光焦化集團、山西安昆新能源、山西安侖化工等獲得金融機構授信12.6億元;

落實“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打造“三無”“三可”營商環境。加快開發區化工園區安全消防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化工園區盡快通過認定,掃清碳基新材料產業鏈化工類項目落地障礙。完善金融支持政策,用好產業轉型升級投資引導基金,定期召開政銀企對接會,圍繞鏈上企業資金需求,引導金融機構支持企業項目建設。針對招引項目落地中存在的各類要素保障問題,積極協調相關單位及鄉鎮,逐條逐項落實……

特別是去年以來,河津市工科局與省工信廳多次對接,積極申報將碳基新材料產業鏈納入省級重點產業鏈,并根據相關要求,支持陽光集團申請納入省級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目前,河津市除擁有碳基新材料產業鏈省級“鏈主”企業陽光集團外,還有安侖化工、豪侖科化工、禹門口新能源、昕煜碳纖維、正帆科技、津華藥業等重點企業20家,年加工煤焦油150萬噸、焦爐煤氣30億立方米。同時,形成液化天然氣18萬噸、合成氨14萬噸、炭黑60萬噸、粗苯12萬噸年生產能力,年產值達到150億元。

如今,僅在河津市,就有安昆新能源全干熄1×260t/h干熄焦、鶴龍精細化工年產18800噸高純度對甲酚(一期)、正帆科技特種炭黑及煤焦油精細加工綜合利用、華晟能源130萬噸/a焦化配套干熄焦余熱發電等項目正在建設,規劃建設的還有華晟能源年產1億Nm LNG、正帆科技15萬噸特種炭黑等11個項目。再加上位于新絳縣、稷山縣、絳縣的其他鏈上企業,運城市碳基新材料產業鏈的發展勢頭強勁,未來可期。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