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10-09
□記者 王斌 劉凱華

關帝祖廟來祈福
剛剛過去的“雙節”假期,河東大地上,市民、游客共赴一場精彩的秋日之約,交出一份亮眼的文旅“成績單”:累計接待人數284.34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583.26萬元、旅游經營收入3101.53萬元。其中,9個重點景區的接待人數、門票收入、經營收入分別同比增長了839.16%、1184.65%和777.19%。
倍數級增長的大數據
“前段時間,在抖音上看到各類運城文旅推薦,所以趁著放假就帶孩子一起來運城吃特色大盤雞,走表里山河路,感受‘關公故里’的風采。”來自北京的宋校說,運城不僅景色美,人也特熱情。

鸛雀樓前來“打卡”
中秋國慶8天假期,同宋校一樣來運城的外地游客有很多。市文旅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市所有文化旅游場所(A級景區、非A級景區景點、旅游休閑街區、文旅消費集聚區、公園、博物館等)累計接待人數284.34萬人次,累計門票收入1583.26萬元,累計旅游經營收入3101.53萬元。
在A級景區方面,全市39家景區正常開放36家。所有開放景區累計接待人數116.29萬人次,累計門票收入1439.08萬元,累計旅游經營收入2283.98萬元。其中,9個重點監測景區累計接待人數50.9萬人次,同比增長839.16%;累計門票收入829.95萬元,同比增長1184.65%;累計經營收入1310.6萬元,同比增長777.19%。3項指標都實現多倍數級的大幅增長,呈現“井噴”態勢。
另外,部分重點景區的相關數據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永樂宮累計接待人數與2019年相比增長254.3%,門票收入與2019年相比增長129.09%;鸛雀樓累計接待人數與2019年相比增長145%,門票收入與2019年相比增長72.57%;普救寺累計接待人數與2019年相比增長100.92%,門票收入與2019年相比增長7.41%。
精演藝聚集的超人氣
“你可以自由穿行在威武的軍陣周圍,在如此莊嚴的儀式感染下瞬間穿越……”
假日里,李靜和小姊妹相約去解州關帝祖廟游玩。剛到解州街口,她就聽到廣場傳來的歡呼聲。原來,這里正在沉浸式展演《武廟之冠·盛典迎賓》,四周游客圍得滿滿當當。
為了吸引游客,我市各大景區紛紛發力,將沉浸式演藝項目作為一大看點,打造屬于自己的“流量密碼”。
河東池鹽文化博覽園9月29日推出大型沉浸式游園演出《宋韻·南風歌》,假日期間幾乎場場爆滿,累計有近萬人次觀看演出,吸引游客8萬余人次。

廉政教育貫劇中
夏縣在司馬光祠景區打造的《鏡之光 蓮之旅》沉浸式演藝于9月29日盛大開幕,假日期間累計觀演游客超過兩萬人次。
此外,普救寺的《夢境·西廂記》、關帝廟的《武廟之冠·盛典迎賓》、李家大院的《萬里結親》等旅游演藝不僅豐富了景區的文化內涵,更為景區帶來了人氣,帶火了市場。
大活動營造的熱氛圍
“將晉商文化的靜態文物轉換為動態的親身參與,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雙節”假期,在李家大院景區,“河東少奶奶”旅拍活動,讓河南安陽來運游客王琦贊不絕口。不僅如此,她還參與了周邊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與后土祠景區的系列活動。
8天時間里,如何立足實際,借力得天獨厚的資源,讓文化與旅游實現同頻共振?市文旅局精心推出“國寶第一市·好‘運城’邀您”系列文旅活動,匯總了13個縣(市、區)的主題節慶、文藝表演、傳統戲曲、非遺文創、美食特展、親子互動、全民讀書會等110余項文旅活動。

茶藝體驗韻味濃
鹽湖區的“池鹽文化旅游周”、永濟市的第25屆愛情文化節、河津市的“黃河龍門文化旅游周”、芮城縣的“2023芮城菊花節”、新絳縣的農民豐收節等節慶活動,為中秋國慶“雙節喜相逢”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
在愛情圣地普救寺,道情、花傘、蒲劇巡演等豐富多彩的本土特色文藝活動,打造出更具文化氣息、地域特色、時代精神的“紅娘”IP;在嵐山根·運城印象景區,周邊秋景映紅山野,老腔蒲劇大賽、安塞腰鼓表演熱鬧非凡,吸引了不少慕名前來的游客。

普救寺內看“紅娘”
鸛雀樓景區推出“愛就一起走”主題活動,創新性地在這座歷史名樓設置了9處愛情“打卡點”,讓游客在愛的氛圍中觸摸歷史脈絡,感受文化韻味;永樂宮景區如期舉辦“菊彩年華 韻滿永樂”活動,景區內菊花綻放,濃濃秋色與茶藝表演,為游客營造出古色古香的意境;堯王臺景區內,“節慶祈福享盛世”主題活動設置的投壺、丟沙包、套圈等傳統游戲趣味橫生,院落內扎染、活字印刷、陶藝、造紙等非遺項目更是讓游客們參與感滿滿。
不可否認,隨著消費者對文旅體驗感要求的日益提高,我市各大景區都傾力引進更多業態,融入更多創意。
多業態激發的深潛力
作為土生土長的芮城人,張帥聽說大禹渡景區有不少新項目落地,假期第一天就帶著孩子住了進去。正如他所期待的,這里“上新”了更多富有新意的體驗空間。天黑參與音樂露營“轟趴”、在曠野河邊吃地道的紅燒鯉魚、在星空帳篷露營……兩天時間里,張帥一家好好享受了這份豐盛的“套餐”。
假日期間,我市各地、各景區傾力豐富假日旅游產品供給,推出各類新業態文旅消費產品,吸引了不少游客。圣天湖景區以趣味捕魚比賽為核心,設置售賣、制作等多種互動小游戲;禹王臺太空艙以“露營黃河邊 夜宿太空艙”為主題,舉辦集燒烤、星空帳篷露營、音樂節為一體的露營“轟趴”活動;堯王臺景區推出門票免費,住宿、餐飲9折,并且免除小交通費用等優惠活動,不斷激發文旅消費潛力,提升文旅市場活力。

非遺展示“活”起來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與中國電信大數據聯合統計監測顯示,中秋國慶假期我市共接待游客(包括景區、公園、廣場、商場等所有場所接待人數)1335.67萬人次,與2019年相比增長32.3%,按照2023年全國中秋國慶假期人均消費912元計算,實現帶動消費共121.8億元。從全省范圍來看,運城排名第四,僅次于太原市、大同市和晉中市。
惠民策烹制的文化餐
“雙節”假期首日,在黃河龍門風景區,游客們與非遺面塑傳承人互動,不亦樂乎。臉譜、剪紙、硯臺……假日期間,這個4A級旅游景區的非遺體驗館里,總是游人如織。
賞戲曲,品非遺,觀展覽,慶“雙節”。假日期間,市文旅局采取線上與線下齊發力的方式,精心準備了豐富的“文化套餐”,為市民朋友和來運游客高品質過節送上專屬“文化食糧”。

免費送戲進景區
運城關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區內,《樂滿農家》《借親媽》《和諧社區展新容》等精彩節目先后上演,為游客增添了快樂。在臨晉縣衙景區,晉南眉戶《鐵樹花》《顧家媽媽》《一顆紅心》將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旅游場景進行呈現,貼近了游客,也貼近了生活。
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中秋國慶佳節到來之際,市文旅局組織30余個非遺項目,在主城區周邊景區開展“非遺讓節日更美好”非遺文創展示活動,還開展了200場免費送戲進景區活動,為群眾帶來豐富的文化大餐。數據顯示,“雙節”期間,我市共有超過16家文藝院團在全市范圍開展送戲進景區活動。

特色表演博眾彩
假日期間,全市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所開放率達90%以上,舉辦各類展演、展覽、閱讀、講座等文化活動近500場次,直接服務群眾50余萬人次。特別是運城博物館,假期累計接待參觀人數近4萬人次,創造了自建館以來的最高紀錄。
心貼心打出的服務牌
“這個假期,我們全家在運城只安排了兩天的游覽計劃,但感覺沒有盡興,索性玩足了4天。幾天下來,體驗特別好,各項旅游服務都不錯,以后我會推薦身邊的朋友也來運城玩。”10月7日,山東游客劉燚帶著滿滿的收獲踏上了歸程。

旅游服務很貼心
為保障假日期間游客出行便利,市文旅局繼續開通6條“城景通”免費直通車線路,8天時間累計發車66班次,輸送游客2046人次,乘坐率達到88.6%,充分發揮了旅游交通公共服務功能。
此外,河津市開通免費旅游公交專線,方便游客前往景區游覽;鹽湖、永濟、新絳、芮城等縣(市、區)招募大量旅游志愿服務者,在各景區景點設置愛心志愿服務點,為游客提供旅游咨詢、景點介紹、路線指引等志愿服務,讓游客們出游舒心、出行放心。
為確保假日旅游市場的安全穩定,市文旅局成立13個督導組,假日期間共出動檢查人員606人次,檢查市場主體647家,發現一般隱患68個,已全部完成整改。全市文旅行業安全形勢穩定,旅游市場秩序良好,沒有發現擾亂文旅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和安全事故。
值得一提的是,“雙節”假日期間,雖然我市各景區人流量巨大,但普遍秩序井然。停車場管理人員引導車輛有序排放,售票、檢票工作細致高效,游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熱情服務……給游客營造了舒心安心的旅游環境。

觀展互動漲知識
總體來看,“雙節”假期,我市牢牢抓住文旅需求爆發式增長的有利時機,豐富產品補給、策劃主題活動,假日經濟增長迅猛,旅游消費動力強勁,市場秩序安全有序。假日里雖然晴雨相間,但擋不住游客的出行熱情,各大景區紛紛開啟“人從眾”模式,旅游熱度高漲。不一樣的游玩方式和地點透著一樣的熱鬧和煙火氣,濃郁且旺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