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6-20

山西鶴龍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年產18800噸高純度對甲酚項目建設工地上,大部分建筑主體已經完工,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記者 陳永年 攝
近日,全市1月—5月重點項目推進情況出爐,河津市主要指標名列前茅。
指標的背后,是河津市“項目是第一支撐”、切實提高項目建設在經濟工作中的“首位度”、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施政理念。
指標的背后,是該市以“一個總指揮部、六個分指揮部、三個項目專班”為推進主體的“1+6+3”工作機制,以及一周一報告、一周一調度、一月一預警、一月一通報、一季一考核的推進措施。
6月15日,記者來到河津,體驗塑煉項目建設“首位度”的沖天干勁。
項目建設熱火朝天
6月15日,山西鶴龍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年產18800噸高純度對甲酚項目建設工地,陽光很毒,曬得皮膚刺痛。與陽光一樣火熱的,是人來人往、機械轟鳴的場景。
該項目位于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煤焦化化工產業園,總投資4.6851億元,總建筑面積38101.92平方米。
公司董事長陳瑞敏介紹,對甲酚作為有機合成原料,主要用于制造農藥、醫藥、香料、樹脂增塑劑、電影膠片等。該行業原來污染較為嚴重,環保政策收緊后,大批小作坊式企業退出市場,給了他們發展的空間。“我們這是高新技術項目,工藝難度較高,可以實現廢水的零排放,目前全國同類企業僅有兩家。”陳瑞敏說。
綜合樓、控制中心、配電間已經完成主體工程和內部裝修;變電所主體工程已經完成,設備已經就位;罐區、磺化、刮片、堿熔、中和酸化、精餾車間主體工程和設備安裝已經完成;辦公樓、雨水池、污水池主體施工已經完成……記者在現場看到,廠區內大部分的建筑主體已經完工,一些工人正在室內進行設備安裝。
項目落地后,河津市實行標準地、全代辦、承諾制綜合服務,推動項目建設順利實施。“預計10月份試生產。要不是去年雨水多耽擱的話,現在廠子已經投產了。”陳瑞敏說,項目一期投產后產能可達一萬噸,銷售額2個億,利稅10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260個。
與鶴龍公司一墻之隔的河津市華輝杰能源有限公司6萬噸/年高效活性炭項目工地,施工場景同樣是熱火朝天。
此項目總投資6.8億元,一期投資3億元,實現產能2萬噸。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實現銷售收入7.8億元,利稅1.2億元。該項目可以解決當地及周邊韓城、鄉寧、吉縣、萬榮、臨猗等地農林廢棄物處理難的問題;項目余熱可滿足周邊50萬平方米的集中供熱需求;每噸農林廢棄物按280元—320元計算,一年可助力農民增收6000萬元;同時還可帶動就業600人。
另外,該項目還有著顯著的生態效益。項目投產后,預計年可減少供暖標煤消耗3萬噸、二氧化硫排放258噸、二氧化氮排放225噸、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7.9萬噸。
項目負責人邵印紅說:“目前已經完成投資10115萬元,地基平整澆筑和工程設計已經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和辦公樓食堂正在同步建設,工程進度已過一半。”
只爭朝夕,時不我待,是河津市項目建設的主旋律。
河津市2022年確定了12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510億元,截至5月底,已開工58個。其中省級重點項目共6個,年度計劃投資8億元,除前期項目外,都已開工建設,完成投資5.32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68%;運城“1311”重大工程項目14個,年度計劃投資21.8億元,除前期項目外,都已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6.3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70%。
“1+6+3”效果初顯

河津市華輝杰能源有限公司6萬噸/年高效活性炭項目工地,施工場景熱火朝天。 記者 陳永年 攝
保障項目建設在經濟工作中“首位度”地位的,是全新的“1+6+3”工作機制——
“1”指一個總指揮部;
“6”指六個分指揮部:發展改革、自然資源、新基建項目分指揮部,交通、民政、行政審批項目分指揮部,教育衛生、文旅、體育項目分指揮部,開發區、工業、科學技術、招商引資、能源項目分指揮部,市政、生態環保、民生項目分指揮部,農業、林業、水利項目分指揮部;
“3”指三個項目專班:項目服務指導專班、項目督查檢查專班、項目綜合協調專班。
總指揮部由河津市市長任總指揮長,分管項目工作的副市長任副總指揮長,成員由河津市直相關單位負責人組成,負責全市重點項目推進工作的牽頭抓總、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工作,每季度召開一次總指揮部全體會議,聽取項目匯報,解決重大問題,審定重要政策。
六個分指揮部,分別由6名政府分管副市長擔任分指揮長,負責分管領域項目建設的推動落實工作。分指揮部負責抓好對口領域重點項目建設管理工作,每月召開一次分指揮部調度會議,掌握項目建設情況,第一時間協調解決問題,制訂問題解決方案,指導督促項目責任單位按期完成階段目標任務。
與其他縣市相比,三個項目專班是最具河津特色的——
項目服務指導專班由發改、工科、財政、自然資源、行政審批等單位組成,每個單位抽調一名業務骨干,派駐項目推進中心,全程跟蹤、對接、服務、協調解決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立項、土地、環評、能耗、水評、安評、資金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項目督查檢查專班由市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紀委、項目推進中心抽調專職人員,組建項目督查檢查專班,按照項目年初制定的目標和計劃,結合運城市項目綜合考核辦法,定期對項目建設進展、考核指標完成情況進行督查考核;
項目綜合協調專班由發改局牽頭,市直各單位組成,對項目謀劃階段,政策依據、立項備案、規劃選址、環評批復、資金需求等方面前期手續進行全面協調論證,確保項目落地開工建設。
“1+6+3”工作機制施行以來,在推進項目建設早開工、早達效上產生了巨大推力,取得了顯著效果。
“三個專班”成最大亮點
5月23日,河津市公共實訓基地正式辦好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但在幾個月前,該項目就已經開工建設了,這是怎么回事?
“為讓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達效,我們采用了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證的辦法來提高效率。”河津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建設工程和公用事業股股長侯正民介紹說。
河津市公共實訓基地占地面積2畝多,投資3596.15萬元,規劃建設1幢地下1層地上6層實訓樓以及相關的基礎配套設施。項目建成后將為河津市城鄉各類勞動者提供技能訓練、技能競賽、技能鑒定、創業孵化、師資培訓、課程研發等服務。
該項目進入行政審批流程后,行政審批局專人對接,進行一次性告知,并指導辦理各種手續。在項目方提供土地劃撥文件、立項批復、基坑支護設計方案以及監理、設計、安全等相關承諾書后,行政審批局為其辦理了基坑支護和土方開挖階段施工許可證,項目方在先行開工的同時辦理其他手續。
具體辦理中,該局還采用人防、規劃手續并聯辦理,質量監督、安全合并辦理,現場情況、工傷保險實施承諾等辦法,最大限度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同時,行政審批、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協調配合,上門服務,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各種問題,為項目建設提供一攬子、保姆式服務。
目前,該項目已進行到主體一層建設,預計8月底主體封頂。
“公共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辦理手續”是一個月來,項目服務指導專班協調解決的各種“疑難雜癥”中的一個,其他的還有8個項目,同樣在專班指導協調下得以順利推進。
項目服務指導專班由項目推進中心牽頭,5月份專班成立以來已召開了5次專班調度會議,對120個重點項目的立項、土地、環評、能耗、規劃、資金等手續辦理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和匯總。截至5月底,河津市2022年重點項目擬開工項目,前期手續全部辦結的有25個,辦結率48%。
“**局:你單位牽頭的****項目,應于2022年*月開工,但截至目前仍未開工。根據河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相關工作要求,你單位要立即行動,抓緊落實,于5月24日下午3點前,將項目進展情況、存在問題、下一步打算及預計開工時間報送河津市政府***室。”
5月23日,這樣一份由項目督查檢查專班開出的“督辦單”,被送達17個應開未開項目責任單位領導手中。
5月25日—6月1日,該專班針對河津市120個重點項目中的17個應開未開項目進行了實地督辦。專班通過召集項目單位座談、查閱資料等方式,全面了解項目進展情況,把握項目存在問題,積極督促各責任單位不等不靠、主動作為,進一步強化橫向縱向溝通對接,切實加大加快項目前期各要素辦理力度和進度,確保應開未開重點項目早日開工建設。
經督辦,目前17個應開未開項目已開工3個,分別是河津市108國道改線綠化提升項目、中電建100MW林光互補發電項目和生活垃圾收運體系項目。剩余14個項目,應開未開或進展緩慢等問題主要是由辦理土地、環評等要素制約造成的,目前正通過專題會議高位推動、項目單位密切配合等措施,助推項目早日開工。
3個工作專班的另外一個是綜合協調專班,由發改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6月4日,河津市委召開了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謀劃工作調度會議,共謀劃基礎設施項目112個,總投資656.43億元,已全部錄入運城市重大項目庫,并打上標簽,推送至運城市發改委。其中包括鐵路公路機場、公共衛生應急設施、教育文化體育、能源基礎設施、互聯網+等類別。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落實國家、省、市相關部署安排,以問題協調和服務指導為主線,高起點謀劃項目,高標準選擇項目,高速度推進項目,以項目建設帶動投資增長,促進了河津市經濟高質量高速度轉型發展。”河津市項目推進中心主任侯曉杰表示。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