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5-12
■王 芳
以1972年5月12日在省級報刊發表文學作品為標志和起點,今天,王西蘭迎來了自己文學創作50周年的紀念日。
50年歲月如影飄忽,忽深忽淺,忽近忽遠。當真的要捕獲一些價值的時候,才發現能留下影像的只有文學。文學伴隨他深深淺淺的步履,也伴隨他所有的歡樂和疼痛。
我們都是這樣的吧,用文字與生活達成和解與和諧,勾連起人生對等的方程式。
很多年前,他隨著父母從大西北回來,離開了黃河岸邊的城市,離開了他的蘭州,回到自己的根系。也許是命中注定,只是在起初的時候誰也不能窺見命運的玄機。大西北蒼涼的民歌和悠揚的秦腔跟著他,人生的真相也跟著他。幼年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將要經歷什么,只知道他又沉浸到蒲州梆子的旋律里。他的童年,唇紅齒白,濃眉秀目,模樣兒翩躚,性格聰穎而敏感。他不知道,多年后自己會寫一本《送葬》,寫下自己不可描述的成長和心境。他更不知道,這本書會賺取多少讀者的潸潸熱淚,會列入“三晉百部長篇小說文庫”。
50年間,他一直任職家鄉的文化部門,他都心戀蒲州山河。普救寺前,他為倒塌的廟宇呼吁過;鸛雀樓下,他為逝去的王之渙流連過;蒲津渡畔,他為大唐鐵牛的再次雄起熱汗淋淋;五老峰下,他為唐時勝況舊景重現次次攀登……于是那些人文的、自然的、歷史的盛景,都在他的筆下不同程度地復活。他把自己關在閣樓上,與世隔絕幾個月,著就一本《大唐蒲東》。蒲州的大唐風華一經面世,便獲青眼無數,走上高考的演練試卷,走上讀書人的案頭,走上文化散文的錦繡風光,也走上趙樹理文學獎的領獎臺。很多很多年過去,這本書都絲毫未減朱顏,都沒有被人遺忘。這是他一生的愛與痛啊,也是他最后的落腳地。他帶著《大唐蒲東》的中華審美,奠蒲州千年文明,也奠50年之文學道路,靜悄悄地隱沒在他的文學和生命的雙重故鄉。
50年間,他遇到了關公。他站在解州關帝廟的殿堂前,仰望著這個由人而神而圣的人間傳奇,想獲得一些神諭。之后,又踏著關公的足跡,一路回返到三國風云里去,涿州、徐州、荊州,許昌、當陽、洛陽……他在全國的經緯間尋找關公的足跡,在一個個關帝廟里拜謁傾訴,那些零星的神思都曾給他以啟示,讓他感受關公的神性與凡性,讓他得到新的啟悟和感動。一年時間,他寫出一本《不朽關公》,他用這樣的情感和文思給這位赤面長髯的大神傾心獻祭。這是一次與人的對話,是廓清了傳說與迷信,與真實的從解州走出的傳奇英雄對話。他把自己的文學心力,獻給了自己的故鄉,獻給了故鄉的也是全國的文化品牌。他在努力開掘關公文化的意義世界。總結一句,他說:關公,不朽。關公,與我們同在。
這50年,與文化相始終,為廢墟感嘆,為傳承擔憂。他會拉會唱會說會寫,所有的經歷都兌換成文字,藏在心間,落在紙上,把幽怨撫摸成平和,把荊棘軟化成溫柔。他最后的文學心愿,是將對《紅樓夢》的藝術賞讀作為自己的文學句號,沉沉地留一個鏈接文學文化文脈的讀者入門書。不知哪日心愿才可達成,但過程是斑斕又豐滿的。
這50年,他做過10年多河東文壇的掌門人,但用他的話說,他只是河東文學大院的看門大爺。他是用心來做好這個看門大爺的。他歡迎一切文士都進門來,初習者送給期望;才華者走上文壇;更有資質者,給他們插上翅膀,送他們去更廣闊的天地里翱翔,恨不得每個人都取得更大的文學成就。他從不標榜自己一個看門人的作用,但我們能夠從很多個人的敘述里得知,他給好多人爭取過創作條件,他為好多人創造過文學環境。他不求回報,只愿看到刊物上經常出現河東人的名字,只愿文學前沿有河東人的身影。他,這個看門人,成為河東文學的發動機,也成為河東作者的引路人。河東文學那個大門,他看住了,他滿意地看到大院里頭人才濟濟,繁花簇簇,碩果累累。他看到過河東文學老樹新枝茁壯成長,也看見了河東文學的隱憂和危機。在他漸漸退回到堯王臺下自己的故鄉時,他還要囑托年輕一代的文友,要經營好河東文學這一片豐腴的土壤。
把文學的責任看得比自己的文字重要,這是他的《無悔選擇》。河東之地,本就是五千年文明的輝光閃爍,漢唐遼金宋元明清,從來就沒有斷過文脈的輝煌跌宕。中條山峰巒巍峨,黃河風濤盡顯,這里早已鑄就文脈之地源,一代有一代之興衰,又怎能在自己的時代低落?因此,他也著也述,又盡力為這一地文苑傾注心血。殫精竭慮,青絲變華發,當年那個英俊書生也漸至步履遲緩,耗盡了才華,也耗盡了時間。
誰會記得他的文化向往與文學理想呢?他把一切都咽回了唇齒間,守著他心中的蒲州故地,甘愿沉寂,甘愿默默無聞。但我要說,文學會記得,文學的后來人會記得,蒲州山河、河東大地都會記得。
五十年文學山河,幾百里河東家國。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黃河》雜志編輯,《映像》雜志副主編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