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08-25

康復教師在開展聽障兒童語言領域集體課教學
今年8月25日是第四次全國殘疾預防日,活動主題是“殘疾預防,從兒童早期干預做起”。
1.什么是殘疾預防?
疾病和傷害可以預防,殘疾同樣可以預防。殘疾預防是針對常見的致殘原因,如遺傳、發育、外傷、疾病、環境、行為等危險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預防或減少致殘性疾病和傷害的發生,限制或逆轉由傷病引起的殘疾,并在殘疾發生后防止殘疾轉變為殘障。
2.什么是早期干預?
早期干預指的是在嬰幼兒時期,對學齡前(0歲—6歲)有發展缺陷或有發展缺陷可能的兒童通過教育、保健、醫療、營養、心理咨詢、社會服務及家長育兒指導等服務,提供有針對性的補救措施,起到提高能力、改善癥狀的作用,為將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達到接近正常甚至痊愈的目的。早期干預是減少傷殘兒發生、提高兒童健康素質的有效方法。
3.我們身邊主要的致殘原因有哪些?
我們身邊常見的致殘原因有三大類:一是遺傳和發育因素;二是環境和行為因素;三是傷害與疾病因素。這三類因素交叉作用,造成殘疾。
4.哪些職業環境容易導致殘疾發生?
每名工作人員都處在一定的職業環境中,有些職業環境具有一定的潛在危險,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就容易導致員工發生殘疾。
職業環境致殘因素可概括為7類:①化學性因素,如有害化學物質引起中毒或職業性腫瘤;②生產性粉塵引起的矽肺等呼吸系統疾?。虎畚锢硇砸蛩兀珉婋x與非電離輻射、噪音、振動等引起的眼部疾病、耳聾、振動病等;④生物因素,如工作中密切接觸微生物、寄生蟲或攜帶病原微生物的動物而導致的感染等;⑤力學因素,如手工重復操作或重力負荷等引起的慢性肌肉、骨骼疾病或工傷;⑥心理社會因素,如精神緊張或工作安排不當等引起的疾病;⑦職業性外傷等。
5.常見的哪些毒性物質可以致殘?
藥物、酒精、各種有害化學物質、放射性物質等均可以致殘。濫用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等藥物可導致耳聾。酒精和過量鎮靜藥物可引起感覺、情感、智力的改變。“反應?!彼幬镌谑澜缟显斐闪艘淮涡律鷥憾讨螢碾y性的流行,致殘者多達萬人以上。兒童生長發育時期,中樞神經系統對鉛的毒性作用非常敏感,汽車廢氣中含鉛量高,兒童血鉛水平高于600微克/升是一個危險信號。鉛中毒主要表現為學習能力減弱,智商降低;一氧化碳中毒可使大腦缺氧,出現偏癱、失語、失明、繼發性癲癇等;砷中毒可導致肢端壞疽;地方性氟中毒可導致氟骨癥,造成四肢關節和脊柱的疼痛、變形、僵直,患者勞動能力基本喪失;還有許多其他毒性物質達到一定量或接觸時間過長也可致殘。
6.什么是三級殘疾預防?
目前國際和我國對殘疾都采取了三級預防措施。
第一級預防是有效預防疾病和致殘性傷害的發生,需要通過采取免疫接種、咨詢及指導、預防性保健、選擇健康生活方式、重視合理行為及精神衛生、安全防護等措施得以實現。
第二級預防是防止疾病和傷害導致殘疾,需要通過采取早期篩查、定期檢查、控制危險因素、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早期醫療干預、早期康復治療等措施得以實現。
第三級預防是防止殘疾發生后出現更嚴重的殘障,需要通過采取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康復咨詢、支持性醫療及適當的護理等措施得以實現。說得通俗一點,第一級預防是讓人們不得病,不受到傷害;第二級預防是一旦患病,也不要導致殘疾;第三級預防是即使殘疾了,也要想方設法不要造成障礙或盡量減輕障礙。
7.為什么說人類要進行終身殘疾預防?
每個人都希望長壽并且健康幸福地生活,所以殘疾預防要貫穿每個人的一生,覆蓋每個家庭的每名成員。在不同年齡階段,殘疾高發類別是不同的。
先天性殘疾的發生主要集中在嬰幼兒時期;在受教育年齡段則重點防范傳染病致殘和創傷及傷害致殘;在工作年齡段,則要重點防范創傷和傷害致殘;隨著年齡的增長,要逐步增強對非傳染性疾病致殘的防范;老年人則要重點防范退化性疾病致殘。
人的一生都會經歷不同的年齡階段,每個家庭都有不同年齡階段的成員,所以殘疾預防應當結合年齡和殘疾性質以及殘疾高危因素,采取相應措施,其核心是終身預防殘疾。
8.怎樣避免家庭意外事故致殘?
在家庭中發生意外傷害甚至導致死亡的慘痛例子有很多,主要原因是人們疏忽了不安全因素。在家庭中,有幾個需要加強的“保安區”:
(1)陽臺和窗臺。如有的孩子爬上陽臺觀望卻不幸從陽臺上掉下來,甚至還有成年人在陽臺上曬衣服或在窗臺上擦玻璃時,由于身子探出太多,失去重心而從陽臺或窗臺翻落下去。陽臺和窗臺是事故多發區,是每個家庭需要重點防范的地方,特別是有小孩的家庭,千萬不可大意。(2)廚房。廚房有火源,是防火“重地”,像煤油、汽油等一些易燃物品都不宜存放在廚房內。在煤氣爐上煮飯熬湯時,必須有人在場,以防溢出的湯水將火熄滅后致使煤氣溢出。(3)馬路、湖邊、河邊等。因為小孩的好奇心都很強,喜歡在馬路、湖邊、河邊等地玩耍,甚至蹦跳、打鬧,這很危險。要加強這些方面的安全防護,以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4)抽煙者周圍。每年都會有相當數量的家庭由于抽煙不慎而引起火災。有人喜歡躺在床上抽煙,一不小心就會引起火災,所以要嚴加防范。(5)家庭“帶電區”。家庭中有各種電器,家庭中的每名成員都應該提高安全用電意識,多學習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以減少由用電引發的觸電和火災事故。
9.怎樣避免少年兒童交通事故致殘?
造成交通事故的基本原因是人、車、路、環境與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其中人是主要因素,人包括車輛駕駛員、騎車的人和行人等,而少年兒童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致殘,甚至造成死亡。
少年兒童活潑好動,但生活經驗少,缺乏交通安全常識,不了解機動車的危險性。在少年兒童交通事故中,年齡較小的兒童因突然“跳出”而引發的事故較多,年齡稍大的兒童多因在馬路上追逐、騎自行車、扒車等而發生交通事故。因此,駕駛員應掌握不同年齡兒童的特征,盡早采取不同的措施。對年齡較小的兒童要注意觀察其動靜,要防止他們因撿拾玩具或其他東西突然躥上公路,也要防止他們因奔跑收不住腳而沖向公路;對年齡稍大的兒童,要防止扒車,在下坡處玩滑輪車或騎自行車而導致車輛相撞。家長、幼兒園和學校要加強預防交通事故致殘的宣傳教育,學齡前兒童必須由成人帶領乘車和過馬路。
10.我國采取了哪些殘疾預防的措施?
我國政府一貫重視殘疾預防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項殘疾預防措施。
第一項措施是制定了法律法規。在法律法規中明確了要開展殘疾預防工作?!吨腥A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國家有計劃地開展殘疾預防工作,加強對殘疾預防工作的領導,宣傳、普及優生優育和預防殘疾的知識,針對遺傳、疾病、藥物中毒、事故、災害、環境污染和其他致殘因素,制定法律、法規,組織和動員社會力量,采取措施,預防殘疾的發生和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都有預防殘疾的相關內容。
第二項措施是部門配合加強宣教。衛生部門、交通部門等不斷完善殘疾預防的規章制度,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全社會參與防殘,使公民充分認識到:預防殘疾人人有責,個人、家庭、社會都要常抓不懈,并且為此貢獻力量。
第三項措施是抓住重點采取有效措施。由于大力開展計劃生育、兒童計劃免疫、傳染病控制、初級衛生保健,尤其是在婦幼衛生以及營養、安全飲用水和改善環境衛生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使我國人口死亡率急劇下降,平均預期壽命已達到較高水平。由于成功地施行擴大兒童計劃免疫,一些致殘性傳染病已經得到控制或消滅,基本消滅小兒麻痹癥,有致殘作用的傳染病也顯著減少,從而大幅度地降低了相應殘疾的發生率。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