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0-01-14
魯迅寓居北京15年,經常參加同仁召集的茶話會,有時也邀約朋友在外面喝茶,點上糕餅點心,且飲且食,盡興而歸。彼時北京較有名氣的茶室,如漪瀾堂、玉樓春、青云閣、四宜軒等,都是他時常光顧的地方。如1917年11月18日,“午同二弟往觀音街買食餌,又至青云閣玉壺春飲茗,食春卷”。1918年12月22日,“劉半農邀飲于東安市場中興茶樓。晚與二弟同往,同席徐悲鴻、錢秣陵、沈士遠、尹默、錢玄同,十時歸”。魯迅離京前,舊友新朋特意選擇在北海公園瓊華島漪瀾堂茶室為他餞行。
魯迅喝茶素不挑剔,各種茶都能接受。他喜歡綠茶,游覽杭州西湖時,頗有興致地在虎跑泉邊品嘗龍井茶葉虎跑水,還特地到清河坊翁隆盛茶莊購買龍井茶。魯迅也愛喝紅茶,一次林語堂去找他,沒遇到,留下了兩盒紅茶。魯迅對潮州功夫茶情有獨鐘,這與他早年在廈門和廣州教書,且妻子許廣平祖籍澄海岐山溝南村(今汕頭龍湖區)不無關系。除了自己愛喝茶,魯迅也不時選購新茶招待客人。1933年5月24日,他到上虞買新茶30斤;第二年5月16日,又到上虞買新茶19斤。
喝茶之余,魯迅更善于小中見大,剖析茶與人生、茶與社會的關系。1933年10月2日,魯迅在《申報·自由談》發表了一篇700多字的隨筆《喝茶》,鞭辟入里地闡述了即便是好茶,如龍井芽茶、珠蘭窨片,倘若沒有閑時、閑情,必須靠體力活才能養家糊口,那么終究是無法享受得到喝好茶所帶來的快意。由此含蓄地指出,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但是享受“清福”必須有度,過分的“清福”,有不如無。
(《人民政協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