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2-18
前年去廣東,感覺不尋常。2006年冬去《廣州日報》學習,可能上課緊張,未曾顧上,也可能年少心浮氣躁,對外境沒有太走心,也許是時間長久,記憶淡了。反正,十多年前去廣州,與前年去廣州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人到中年去廣州,我看到了另一種人生風景。
因為汕尾市有個關公文化交流活動,我們到達深圳后,立即趕往汕尾。188公里,聽起來不長,可是走起來好慢,因為趕上了堵車。出深圳的車輛挺多,所以車行好半天也沒有離開深圳。總之,那是一段挺漫長的路途,坐在挺高級的車上竟然也暈頭漲腦,好像暈車一樣難受。好在終于離開了深圳,車流不那么密集,車速也快一些了。到了白云仔服務站后,聽司機小鄭和小強講了一些汕尾的風土人情,對南方這片土地便又有了新的認識。
小鄭有四個孩子,小強有三個孩子。他們一個是七零后,一個是八零后,生的孩子確實不少。小強說,之所以生的孩子多是因為在潮汕地區有種鄉俗,家中一定要有男孩,而且男孩越多,家庭越興旺。就是傳統意義上的人丁興旺。所以每個家至少要生兩個男孩,三個男孩更好。這樣一般家庭都有三四個孩子。計劃生育部門的人來檢查時,全家出走,與河南農村挺像的。
孩子生的多,夫妻關系也穩定。據統計,潮汕地區的離婚率在全國是最低的。為什么呢?潮汕地區重男輕女,一個家庭里,男人是絕對的老大。女人嫁給一個男人,便篤定了一輩子,不離開家,不離開這個男人。男人即使面臨誘惑,可看著一窩孩子,看著死心塌地的女人,再不安分的心也會慢慢塵埃落定,回歸正途。
孩子多,家庭負擔重,又衍生出了另一種風俗。南方人結婚不興要彩禮,幾千塊錢就可以娶個媳婦。成了家,小兩口再去外邊打拼。因為靠著海,便去深圳,去香港,總之要憑著一己之力闖出一片天,建好一個家,養好一家人。
因為無依無靠,南方人都很能吃苦,人性中閃亮之處都綻放得很燦爛。與北方如今高得離譜的彩禮錢、為數不少的啃老族相比,南方生孩子多的好效果令人感慨。
有如此多能吃苦的南方人在打拼,加上沿海豐富的資源,嶄新的理念,還有眾多的機會,沿海城市的發達與南方人的富裕便成為一種必然。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