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蘇黎原時間:2019-12-11

《鐵面御史姚天福》劇照
在深挖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稷山縣接連推出兩部歷史文化大戲,一部是彰顯兄弟情的《棗兒謠》,一部是元代廉吏《鐵面御史姚天福》,在賺足眼球的同時,順勢推進全縣廉政文化建設。
“絕代雙嬌”規范“民”“官”行為
《棗兒謠》和《鐵面御史姚天福》,這兩部大戲堪稱稷山廉政文化的“絕代雙嬌”,是“民”“官”兩個領域的行為規范,為新時代稷山人樹立了榜樣和楷模。
《棗兒謠》以清康熙年間稷山縣吳城村吳伯宗萬里尋弟的真實史料改編創作而成,講述吳伯宗為尋找一起走失又分別被拐賣的兩個胞弟,歷時18年,遍尋19省,徒步數萬里,受盡千辛萬苦,終將流落京城高府的三弟伯樂和賣至邊疆漠黑林為奴的二弟伯祧找到,并與妻兒團聚的傳奇故事。全戲以稷山流傳甚廣的“棗兒謠”為情感主線,棗樹的堅硬、棗子的赤紅,包含忠義孝悌、家族興旺、人丁平安等等社會價值,規范社會倫理道德,規范人的社會行為。所以,有情有義的吳伯宗雖為一介草民,但其精神超越了“窮則獨善其身”的境界,所以被皇上封為“大清義民”。
《鐵面御史姚天福》截取了他任監察御史期間查處朝廷寵臣小甘浦的一段真實故事。大名府守備小甘浦,恃寵驕橫,無惡不作,各級衙門無人敢問。老嫗趙陳氏孫子、孫媳慘遭小甘浦殺害,卻訴告無門,欲在荒郊自盡,路遇奉命巡察北方的姚天福而得救。姚天福接案后,獲取小甘浦罪證,將其逮捕下獄,但被奸相阿合馬蒙蔽視聽的元世祖卻下旨令姚天福釋放小甘浦。姚天福冒著獲罪“抗旨欺君”的生命危險,回京上殿死諫小甘浦,小甘浦終被依律問斬。姚天福作為一名“大官”,敢于冒著被殺頭而身敗名裂的危險查處朝廷寵臣,其敢為天下蒼生謀福利的情懷正是“達則兼濟天下”的寫照,是故也被皇帝賜天福為“巴爾思”(意思“猛虎”),并以物重賞。該劇在第二屆山西藝術節閉幕式暨第十六屆“杏花獎”頒獎典禮上一舉奪得《杏花新劇目獎》《編劇獎》《音樂設計獎》《導演獎》四項大獎,是獲得獎項最多的一個劇目。
以此為契機,該縣紀委監委開展了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主題的家規家訓征集活動,收集整理家規家訓130條,篩選出稷山縣歷朝歷代名人廉吏的家規家訓17條,拓片及匾聯14個,以優秀家規家訓構筑反腐倡廉的思想屏障和防火墻。同時,深入挖掘吳紹先孝悌文化精髓,汲取全縣家規家風、鄉規民約中的精華,建設了吳紹先孝悌文化展館;編寫、印制《姚天福廉政文化宣傳冊》1500余份,制作文化紀錄片《鐵面御史姚天福》《大清義民吳紹先》,打造具有稷山特色的廉政文化精品。
“線上線下”光大廉政文化
以兩部大戲為旗幟,稷山縣利用“線上線下”兩個陣地,加快推進廉政文化進機關、進學校、進村莊、進廣場、進心間。
線上,堅持在春節、五一、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向全縣700余名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重點崗位股級干部發送廉政短信11條7700余人次;在稷山電視臺黃金時段播放廉政公益廣告《不忘初心再出發》《廉潔文明家風》等5條350余次,倡導廉潔清風、傳播廉政思想;開通“廉潔稷山”微信公眾平臺,宣傳反腐倡廉建設政策法規、工作動態和經驗做法,不斷優化和提升反腐倡廉宣傳工作的效果;創作、播放廉政微視頻《使命》《大路清風》《融冰》《拒絕紅包從我做起》《清風熙沙溝》等20余個,其中,《使命》獲得2019年首屆“清風正氣“原創微電影優秀作品提名獎。
線下,在縣城內打造了稷峰街、育英街兩條廉政文化街和一個稷王廉政文化廣場,定期更新廉政文化版面198塊,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及身邊人遠離腐敗廉潔自律,廣泛喚起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監督的責任感,使大家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廉政文化的魅力;在全縣打造了7個鄉鎮、20個縣直單位、23個行政村等50個廉政文化教育示范點;組織開展“我有拿手戲”活動,篩選出優秀廉政節目3個,組織宣傳小分隊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廉政宣傳教育……
“這幅蓮花圖,散發著濃濃的‘廉味’,真是沁人心脾。”2月11日,該縣紀委監委與縣文聯舉辦的“弘揚新風正氣 建設廉潔稷山”廉政文化書畫展,吸引了全縣社會各界群眾的“評頭論足”。展出的160余幅作品包括廉政警語、家風家訓、自創詩歌、人物畫作和廉政漫畫,充分反映了近年來該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所取得的明顯成效,為全縣黨員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廉政文化建設成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多種手段”綁住權力手腳
稷山縣在加強廉政警示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的同時,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正確把握“樹木”和“森林”的關系,統籌運用“四種形態”,努力實現既嚴肅懲處“少數”、“極少數”又教育管住“大多數”的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截至目前,共運用“四種形態”處理610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處理389人(次),占比63.8%;第二種形態處理192人(次),占比31.5%;第三種形態處理18人(次),占比3.0%;第四種形態處理11人(次),占比1.8%。
縣紀委監委通過市紀委“廉潔運城”微信公眾號,積極組織全縣黨員干部集中參加黨紀法規知識測試,并將對象范圍擴大至教師、農村干部、村級監察聯絡員等。截至目前,該縣在線測試人數達8.4萬人次;以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為主陣地,充分發揮各單位警示教育室作用,開展廉政警示教育培訓110期,接受廉政警示教育1.2萬余人次;在各縣直單位下發《關于組織黨員干部定期參觀運城市廉政警示教育網上展館接受警示教育的通知》,組織參觀“運城市廉政警示教育網上展館”2.1萬余人次。
縣紀委監委對全縣黨員干部開展3次預防職務犯罪專題講座,編印《稷山縣預防農村職務犯罪宣傳手冊》200余本,發放至7個鄉鎮,大力宣傳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編印稷山縣“兩學一做”活動警示教育讀本《防微杜漸 警鐘長鳴》,充分發揮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將《讀本》納入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的必讀教材。由該縣紀委監委班子成員結合讀本中的案例講授黨課,針對不同行業領域,開展針對性的警示教育,教育黨員干部從身邊案例中吸取教訓。
“黨風廉政要搞好,我們家屬缺不了。我們一定會常吹廉潔風,積極做好‘家庭助廉’工作。”3月8日,稷山縣農委系統一位干部家屬看完警示片后,發出感慨。縣紀委監委聯合縣婦聯在全縣正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家屬中開展的“樹清廉家風 創廉潔家庭”活動,通過參觀廉政教育展廳、重溫入黨誓詞、誦讀廉政誓詞、觀看廉政警示教育專題片、上廉政黨課、宣讀倡議書、書寫廉政警示語、簽名儀式等,讓領導干部家屬從中受到警示和啟發,進一步引導領導干部帶頭加強家風建設,傳播家庭美德,更好地把清廉從政和廉潔齊家有機結合起來,助推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向縱深發展。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我們將持續保持高壓態勢,營造不敢腐的氛圍,持續深化標本兼治,健全不能腐的機制,持續強化廉政教育,筑牢不想腐的堤壩。”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王紀峰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