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一葦時間:2019-07-24
晚清中興名臣、大儒曾國藩,離開這個世界已經一百多年了,但是他的故事尤其是家書家訓,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有不計其數的人在閱讀,在研究,在傳承他的家訓。這是為什么呢?
聽酈波教授講《曾國藩家訓》,筆者理解原因有三。其一,曾國藩人生的幾個重要關頭,他的家庭,準確地說是兄弟,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曾國藩出道之始,朝廷對他并不是很信任,同僚更不是那么支持與配合。怎么辦呢?曾國藩家里兄妹九人,他自己的親兄弟就有四人,他只有求助于兄弟。在好幾次重要的戰爭關頭,均是他的親兄弟帶兵趕來,挽狂瀾于既倒,扭轉了戰局,救了曾國藩的命。戰爭中,曾國藩有一個弟弟受傷為國捐軀。他的另一個弟弟曾國荃更是威名赫赫,立下了不世之功。
這些都讓曾國藩深刻地認識到家庭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意義。他曾經講過,為官只是一陣子的事情,而傳承良好的家風、培養賢良的后人,才是更重要的。為此,他以家書家訓為載體,將自己的心血與關切一點點傾注到親人身上,傾注到家庭里,收獲了豐碩的成果。他的兒子曾紀澤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家,孫輩中在教育、文化、經濟領域也頗多翹楚。曾國藩注重家風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二,注重修為的曾國藩有治家的水平與意愿。有晚清大儒美譽的曾國藩,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成自己肩頭的重要責任,尤其是在修身和齊家上,他更是做到了互為補益,相得益彰。他有個外號“曾三戒”,因為他對自己的生活起居有相當嚴苛的清規戒律。他從自己的生活入手,從自己的修為起步,將清規戒律融入家庭建設中,因而有了系統、全面、科學的家訓。
其三,曾國藩通過家書家訓的公開傳播保護了自己。晚年的曾國藩權傾朝野,名重一時,朝廷內外對他羨慕嫉妒恨的人比比皆是,怎樣躲過明槍暗箭,在官高位險的人生風浪中站穩腳跟?曾國藩將書寫多年的家書家訓刊印行世,以此袒露胸襟,告訴那些敵對者,自己對于權利、金錢、未來早已看破,且有著相當的定力與淡泊。以公開刊印發行的家書家訓為工具,曾國藩實現了自己對朝廷的忠誠表白,對同僚與敵對勢力表明了心跡,換來了寶貴的平安。
一百多年前,曾國藩在名滿天下時,因病離世,實現了難得的重臣高位而得善終。如今,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在研讀曾氏家訓,這證明了曾國藩家書家訓的生命力,也證明了他悉心家風建設的正確性。家是最小國,有對于家的重視,才會有對于國的奉獻。家與國,國與家,自古以來就是不可分割的共同體。讓我們每個人都像曾國藩那樣,熱愛自己的小家,熱愛自己的國家吧!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