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用高質量的“機械俠”塑造河東農業新榮光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陳永年時間:2019-07-01

在剛剛結束的麥收季,一批批“機械俠”奔走在河東大地,為又一年的豐收提供了堅實保障。

作為傳統的糧棉基地,這些被稱為“機械俠”的農機裝備,對于運城的意義可能更為重大。

農機裝備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中國制造2025”明確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之一。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升級,不僅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打造現代農業的重要基礎,更是實施制造業供給側改革和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特別是從2004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以來,我國農機化事業發展迅猛,已成為全球第一農機裝備制造大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植保機械、農用水泵的產量世界領先。

在此期間,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2000億余元,扶持農民和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購置農機具4000萬余臺套。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00多個縣區率先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農機大國還主要體現在數量上,而非質量上。從科技研發上看,我們的中低端產品偏多,高端高效、環保智能的產品較少。從市場供應上看,通用型的“大路貨”供給過量,與特殊環境對接緊密,針對特殊場景使用的“專精特”產品供給嚴重不足。

比如,作為農機裝備水平在全省居于前列的運城,眾多的農機大戶或合作社,其擁有的農機裝備,大部分依然處于“數代同堂”的水平,大馬力農機、大型收割機等高端產品比例不大。以拖拉機為例,目前世界上的發達國家,無級變速已成主流,但在采訪中,記者幾乎沒有見到一臺無級變速的拖拉機。

以運城農業中的一個支柱門類——果業——為例,人工密集型的種管特點,直接抬升了產業成本,降低了效益水平,削弱了競爭能力,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

目前農機對于我市果業的介入,還僅僅集中在耕種施肥澆水等環節,對于其中人工密集度和成本密集度最高的套摘袋和采摘環節,還處于最初級的示范園示范階段。這里面有果農們思路轉變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研發部門能不能研發出對口適路、高效節能的設計,是市場能不能提供成熟的產品。出于這兩個問題的限制,目前運城果業的全程機械化,還處于初級階段,沒有得到大面積的推廣應用。

無論是農業部發布的《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還是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都提出,通過農機農藝融合、機械化信息化融合、農機服務模式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相適應、機械化生產與農田建設相適應四個途徑,推動農機裝備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推動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升級。

在這個大勢中,必將催生新的“藍海”,我們運城有著基礎良好的農機生產本土企業,有著參與農業農機前沿課題研究的經營主體,有著廣袤、豐饒的土地,這些,都是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提高研發、制造、實踐的鏈接水平,提高創新力度,用高水平的農機研發與應用水平,為打造河東新農業,為讓農業農村成為運城最大的亮點,提供保障,激發動力。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