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1-20
荒山荒溝綠化是改善生態環境、筑牢綠色屏障的關鍵舉措。連日來,河津市林業局組織專業力量,向分散立地條件差的“硬骨頭”發起攻堅,全力推進荒山荒溝綠化工程,確保“栽一片、活一片、綠一片”。
在下化鄉的造林現場,記者看到專業的荒山造林隊伍正在陡峭的坡面上緊張作業,他們采用獨特的“魚鱗坑”整地方法,沿等高線挖出一個個半月形樹坑,形如片片魚鱗,隨后將一株株苗木仔細放進坑內,培土壓實。“荒山荒溝綠化最大的難點在于,地塊分散、立地條件差,栽植管護難度較大。”河津市林業局林業站站長韓冬告訴記者,“我們組織專業的荒山造林隊伍,選用了白皮松、油松、側柏、連翹等抗旱耐寒樹種,采用‘魚鱗坑’整地,最大限度保障栽植效果。”
據介紹,“魚鱗坑”整地栽植方法在較陡的坡面上沿等高線挖設半月形樹坑,能有效蓄積雨水,達到保土、保水、保肥的目的,有效提升苗木在惡劣立地條件下的成活率。栽植過程中,河津市林業局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質量、保成活”的要求,對苗木選擇、整地栽植、撫育管護等環節全程把關、層層驗收,確保綠化成效落地落實。
據了解,今年河津市荒山荒溝綠化工程覆蓋了下化鄉、城區街道、趙家莊街道、僧樓鎮、柴家鎮、小梁鄉等6個鄉鎮(街道)的37個村,總體造林面積超過8000畝。
近年來,河津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一山兩河”生態框架,緊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統籌推進荒山荒溝造林、鄉村綠化、企業綠化、通道節點綠化等重點工程,年均造林面積近兩萬畝。對荒山荒溝零星裸露地這些土壤貧瘠、水源短缺、坡面陡峭“硬骨頭”的持續攻堅,正是該市筑牢生態屏障、建設美麗河津的有力寫照。
記者 董戰軒 通訊員 曹文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