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11-20
11月15日剛過,中心城區集中供熱系統進入正式供熱狀態沒幾天,便迎來了今冬首次斷崖式降溫天氣。席卷而來的寒潮不僅使街頭的行人紛紛加快了歸家的腳步,還給供熱工作帶來了挑戰。
降溫天氣下,中心城區熱源保供單位能否確保熱量按需供應?相關供熱企業如何做好供熱服務?11月18日,記者跟隨市熱力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深入市熱力有限公司、運城關鋁熱電有限公司及部分市民家中進行探訪。
在關鋁熱電有限公司集控室,記者看到大屏上實時顯示著兩臺機組的運行時間及相關參數,工作人員正守在電腦前密切關注參數變化情況。與此同時,巡檢人員正拿著手電筒奔走于轟鳴的機組之間,對各個關鍵環節進行細致檢查。

設備巡檢不間斷
“自11月8日啟機試運行以來,根據中心城區集中供熱保障領導組相關指示要求,我們按計劃有序啟動熱源機組和鍋爐。目前已啟動關鋁熱電1號和2號機組、晉建熱電4號機組,以及市熱力有限公司城西熱源廠和東區熱源廠各一臺鍋爐,可滿足當下中心城區市民用熱需求。”該公司生產技術部部長杜強說。

緊盯參數保穩供
據了解,關鋁熱電兩臺機組已基本達到滿負荷運行狀態,該公司根據近期氣溫變化及山西省電力調度中心電網負荷情況,投入2號機組高低旁路系統供熱,全力保障熱源供應。記者通過電腦屏幕上顯示的熱網水系統示意圖看到,當前整個熱源端系統運行正常,一次管網供水溫度已接近91攝氏度,回水溫度約43.5攝氏度。
在熱源端源源不斷地向中心城區輸送熱量的同時,市熱力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訪民問暖的腳步也從未停歇。

訪民問暖看效果
當天下午,記者跟隨該公司工作人員,來到鹽湖區西城街道西郊村西壇巷和中壇巷進行訪民問暖。“叔,咱們這里今年暖氣熱不熱?”“好著呢,住戶普遍反映室內溫度比較舒適。”在該片區一棟公寓樓內,工作人員與居民王軍熱切交談,并詢問今冬供熱效果。
去年,在多方努力下,該村西壇巷和中壇巷接入了集中供熱管網,供熱效果獲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評。今年開始供熱后,居民們串門時最常聊的還是暖氣溫度。
“我家門窗是斷橋鋁的,密封性好,今年溫度穩定在24攝氏度左右。每次回家一掀開門簾,馬上就能感受到暖意。”居民陳群英話語間難掩高興。
讓大家滿意的,不僅是接入集中供熱管網后家里舒適的溫度,還有相比以前壁掛爐取暖省下來的一大筆開銷。居民楊榮海說:“以前用壁掛爐的時候,我冬天只開一樓的暖氣閥門,還得花費3000多塊錢。現在接上了大暖,我把二樓的閥門也打開了,每年暖氣費才2000多塊錢,真是省錢又舒適。”
市熱力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保障熱源供應和持續訪民問暖外,該公司各片區供熱網格員也一直奔波于各小區,盡全力為市民開閥供熱和處理不熱問題。市民如果遇到相關供熱問題,請及時聯系各小區物業或片區網格員,并耐心等待工作人員上門解決問題。此外,該公司服務熱線也會保持暢通,咨詢電話:2581526、2860001、2160001。
記者 樊慧敏 文圖
城事心聲
從關鋁熱電集控室大屏上的實時參數,到供熱機組間巡檢人員不停歇的腳步,再到市民家中的舒適溫度,此次供熱一線走訪,讓記者真切感受到“寒潮里的暖意”從來不是一句空話。
當看到熱源端熱量穩定輸送,一次管網供水溫度逼近91攝氏度,滿負荷運行的機組背后,是工作人員24小時的堅守;當聽到居民說“回家掀簾就有暖意”“接入大暖比壁掛爐取暖省錢多了”,從去年管網接入到今年溫度穩定,市民的滿意口碑,正是供熱服務的最好答卷。
供熱無小事,冷暖系民生。網格員奔波的身影、24小時暢通的服務熱線,讓記者明白,抵御寒潮的不僅是充足的熱源,更是企業把民生需求放在心上的責任與擔當。正是因為有了各方面的充分保障,才讓這個初冬的運城,多了份踏實與溫暖。 記者 樊慧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