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1-20
初冬時節,夏縣水頭鎮的田間地頭依然生機盎然。今年以來,該鎮以鄉村振興為統領,通過政策扶持與土地流轉,推動蔬菜產業規模化發展,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在小晁村的百畝芥菜種植基地,連片的芥菜翠綠欲滴,工人們正忙碌地采摘、裝袋。該基地采用“訂單式”生產模式,與收購商建立穩定合作,確保銷路暢通、價格穩定。據了解,該基地芥菜畝產可達3500公斤,畝產值約2200元。村民們表示,這種“訂單種植+”模式,能夠讓他們實現家門口務工,每天工作七八個小時,既能照顧家庭,又能獲得穩定收入。
在東張村,60座現代化蔬菜大棚在冬日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大棚內溫暖如春,青椒壓彎枝頭,西紅柿掛滿藤蔓。種植戶穿行其間,熟練地采摘成熟的蔬菜。該村黨支部積極發揮引領作用,大力發展大棚種植,讓村民們在冬閑時節也能獲得可觀收入。
近年來,水頭鎮通過規范土地流轉,整合分散耕地,推動蔬菜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轉型。目前,該鎮蔬菜種植面積6600余畝,形成了“土地活、產業興、農民富”的良好發展態勢。一位正在勞作的村民開心地說:“如今,不僅土地流轉有租金,在基地務工還有薪金,收入比以前種地強多了。”
據悉,該鎮將繼續錨定鄉村全面振興這一主線,聯合該縣農業農村部門開展土壤改良、品種培優等工作,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品質。同時,將建設農產品倉儲分揀中心,打通與西安、鄭州等城市的“農超對接”渠道,并推行“合作社+農戶+訂單”利益聯結機制,讓蔬菜產業發展的紅利惠及更多群眾。
在這個冬天,水頭鎮通過一片片綠意盎然的田野,描繪出一幅產業興旺、百姓增收的生動圖景,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持續動力。
特約通訊員 賈海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