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時間:2025-11-14
王云娜 游儀
步入老年階段,不少人感到腰酸背痛腿抽筋,還會出現動作變慢等情況。這些都是肢體功能下滑的信號,如果忽視會加速衰退。雖然生理衰老不可逆,但功能衰退可延緩。老年人增強保養意識,通過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干預,有助于延緩肢體衰老,提升肢體健康。
●生活規律。保持睡眠充足、飲食均衡,為肌肉修復與神經穩定打基礎。
●避免累積性傷害。低頭刷手機、久坐不動等不良習慣易累積成慢性損傷,可以每30分鐘起身活動一下。日常搬重物時,也應采用正確姿勢,避免發力不當對肢體帶來傷害。
●增強基礎力量。肌少癥是老年人常見問題,建議每周開展兩到三次抗阻訓練,比如彈力帶練習、坐立起身等。還可以適當補充蛋白質與鈣質,常態化評估肌肉狀態。
●開展平衡訓練,預防跌倒。跌倒是導致老年人住院、臥床乃至生活失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往往源于平衡能力下降。可練習單腳站立、八段錦等,盡可能降低跌倒風險。建議每年開展一次平衡功能評估,若出現問題,應遵醫囑及時進行康復訓練。
●柔韌拉伸,保持關節靈活。每日進行10到15分鐘的簡單拉伸,如靠墻抬腿、做廣播體操等,可有效改善關節靈活性,預防肢體僵硬。
●進行情緒與呼吸管理。慢性疼痛與情緒壓力之間存在雙向放大效應,焦慮和疼痛會相互加重。可采用“延長呼氣式”法,也就是4秒吸氣、6秒至8秒呼氣,有助于放松神經和肌肉。
●注意定期體檢。肢體衰老是一種自然現象,通過數據化監測及精細化調整,可以讓健康狀態處于“可控區”。
步入老年階段后,視、聽、嗅、味、觸五大感官也會“慢下來”。如何讓衰老的腳步慢一點,醫生建議:
●保護視力。避免長時間閱讀或電子屏幕刺激,定期檢查視力。居家照明光線應柔和充足,定期進行眼底檢查,及早發現白內障、青光眼等疾病。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及葉黃素的食物,如胡蘿卜、南瓜、菠菜、藍莓等。必要時佩戴合適的老花鏡或進行手術矯正。
●保護聽力。隨著年紀變大,內耳細胞變少,很多老年人最先聽不見高頻聲音,如兒童的聲音、電話鈴聲等。有的老年人還會覺得別人說話含糊不清,其實是耳朵對聲音的分辨能力減弱。
建議遠離噪聲環境,避免長期使用耳機。對聽力下降應盡早干預,排除耳垢堵塞、中耳炎等可逆原因。對于感音神經性耳聾者,可佩戴助聽器或人工耳蝸重建聽力。
●保護味覺與嗅覺。老年人味覺和嗅覺的變化往往悄無聲息。味蕾減少后,飯菜似乎“沒味道”,容易影響食欲和營養攝入。建議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定期潔牙;烹飪時適度調味,豐富色香味;戒煙限酒,防止嗅覺受損。嗅覺減退明顯者,應警惕鼻腔病變或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性疾病的早期信號,及時就醫。
●守護觸覺。皮膚敏感性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觸覺下降,會讓老年人更容易摔倒或被燙傷。適量運動是最佳的“神經營養劑”。跳舞、打球等活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恢復觸覺。皮膚干燥者可每日使用保濕乳液,避免皮膚破裂、感染。
(《人民日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