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果專家”考核“田秀才”

?——萬榮縣開展果業“三新”建設成果評選側記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1-10

記者 馮革才

一片片寬行密植栽培的蘋果園場面壯觀,一個個紅彤彤的果實掛滿枝頭……

10月27日上午,在萬榮縣蘋果主題公園的萬畝果園,紅彤彤的果實掛滿枝頭,果園里不時閃現采收蘋果的村民身影,來往運輸果品的村民臉上洋溢著笑容。

在田間,一行十余人分組深入果園,他們用尺子量、用本子記、用儀器測,每個環節認真核對、仔細檢驗、分類打分……這是萬榮縣組成的果樹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以下簡稱“三新”)園區評選專家團隊。萬榮縣開展“果三新”擂臺“大比武”活動,通過“果專家”考核“田秀才”,評選出一批“三新”示范園區,推動萬榮果業提質增效。

產出增收果品

“水果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術,引進新品種。‘三新’果園產量逐年上漲,價格也很穩定。一個是量大,一個是能產出優質果,喬化富士是10個套袋果子能產出6個商品果,‘三新’果園是10個果子出9個商品果。特別是種植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培育的新品種‘瑞雪’后,效益更高啦!”賈村鄉張李馮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賈應澤有感而發。他們村的“三新”果園也參加了評選,他是有備而來。

評委之一、市果業發展中心生產技術部負責人張國強介紹說,“三新”果園,即在蘋果生產管理中引進新品種,苗木實現了品種和砧木“雙脫毒”,破解了老果園不能重茬栽培的難題;集成新技術,采用簡化修剪、水肥一體、宜機化管理等現代蘋果矮砧集約栽培六大核心技術,顛覆性地改變了傳統果園的管理模式;運用新模式,實行寬行密植、通風透光、便于機械化作業的栽培模式,實現了“一年栽樹,兩年掛果,三年豐產”的目標,而且省水、省肥、省力、省工。因其掛果早、易管理、效益好,“三新”果園已經成為引領運城果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標桿。

“突出新質生產力、田園安全性和全產業鏈的果業三大特征,這種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運作模式,值得點贊。萬榮果農氣場足、果園功能強、園區有看頭,萬榮蘋果‘果’然精彩。”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運城試驗站原站長郝淑英如是點評。

“這是瑞陽,果面呈鮮紅色;這是瑞雪,果實黃綠色,綠色會偏重,陽面會略微泛紅。‘瑞香紅’是新品種,果型高樁,大小統一,外觀鮮紅,肉質細脆,口感酸甜多汁。這個示范園區施行‘矮砧寬行密植模式’,原來一畝地種30棵,現在能種100多棵,不僅方便田間勞作,也能為蘋果生長營造透風透光的環境。”中級農民技師蘇曉冬既是評委,也是常年指導果農的老師,他一邊介紹著園區情況,一邊認真解答果農提出的一些生產技術方面的問題,從苗木、技術、種植寬度等多方面為種植戶答疑解惑。

據悉,本次參加評比的是2019年以來建設的100畝以上蘋果園區,10月25日啟動評選活動,在“三新”果園現場展開“擂臺”賽。評委由果樹專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鄉土專家等組成。評比內容分為樹體成活、基礎設施配套(水肥一體化配套、格架系統配套、園藝地布配套)、智能化設施配套、機械設備應用、修剪整形管理(枝長勢、主枝數量)、病蟲害防治、土壤管理、生產效益等項目。

萬榮縣果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介紹說,該中心與賈村鄉、高村鎮、王顯鄉、皇甫鄉等鄉鎮政府共同承辦這次“三新”果園成果“擂臺賽”,并設置了獎項,旨在為當地果業升級提供示范引導。同時,技術專家根據園區實際管理情況給予管理指導建議,鄉鎮政府督促園區持續整改提升。

促生職業果農

讓“三新”果園結出“金果子”。近年來,萬榮縣通過黨建引領、科技破題、市場聯姻,立足資源稟賦,以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為核心推廣“三新”蘋果示范園項目。

推廣過程中,萬榮縣充分發揮品種創新、技術創新、裝備創新的示范應用作用,探索現代果業的前沿發展模式,加快果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由傳統生產方式向現代集約生產方式轉變、由果業大縣向果業強縣轉變,全力促進果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萬榮縣果園面積45萬畝,已建成“三新”果園3萬余畝,涵蓋蘋果、桃、梨等品類,通過各個品類水果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試點栽培,突破現有果園產量瓶頸,破解水果產業發展難題,打造出現代化、集約化、智慧化的特優果業示范園區,僅2024年全縣“三新”果園就新增7690畝。

“三新”果園里安裝了農情監測、農業管理、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塊,增設水肥一體化、土壤傳感器、風速風向傳感器、雨雪傳感器、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等設施,配套光纖、網線等,相較于傳統果園具有更高的抗風險能力,成為引導果業發展的“標桿”示范園區。

該縣果業發展中心在推廣“大間伐、雙套袋,強拉枝、高光效,有機肥、生物藥”等現代果業管理技術的基礎上,在全縣范圍內積極推廣了6項現代管理新技術,為果業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萬榮縣注重做好“人”的文章,用一支支專業化隊伍讓蘋果實現“全副武裝”“升級加持”。多年來,該縣持續深化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山西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等20多所知名院所50余名專家教授的技術合作,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做好“專家教授”文章。他們以“30105”計劃為牽引,實施分層培育,即每個產業篩選儲備30名本土優秀專家,每個專家帶動培養10名技術“二傳手”,形成農技推廣核心團隊;每個“二傳手”再帶動5戶農戶,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截至目前,全縣農業專業技術人員達到2620人,鄉土技術骨干達到1050人。

同時,組建果園大學,下設蘋果、桃果、櫻桃、梨果、葡萄5個學院,采用“線下巡回講座+線上技術咨詢+實訓技術指導”的模式,圍繞農業生產關鍵環節,精準設置培訓課程,精心組織專業培訓,做好了“職業果農”文章。

鑄造金牌果業

“去年我家蘋果不但賣了好價錢,而且供不應求。今年蘋果還在樹上就被客商預訂啦。”參賽的一賈姓種植戶笑著說。

在王顯鄉竹家村,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發揮了積極的指引作用,黨員的示范帶動更是讓村民吃了“定心丸”。2024年,竹家村啟動“三新”蘋果示范園項目,總投資770萬元,覆蓋全村80%的果樹種植面積。

過去,竹家村的蘋果種植家家單干、效益低下。為改變這個情況,黨支部和村委會創新管理模式,在“三新”蘋果示范園推行“村建戶管、以株代畝、統分結合、聯產聯營”管理機制:村集體統一規劃園區、鋪設水肥設施,農戶專注栽植管護;打破田埂界限,改“按畝計量”為“按株算賬”;施肥噴藥由合作社統一調度,修剪、摘果各戶分頭完成;統一定價、打造品牌,讓蘋果從“論斤賣”變成“論口碑賣”。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萬榮縣果業發展中心學習借鑒外地蘋果產業發展經驗,積極提升本地“三新”果園建設與管理運營水平,助力果業高質量發展,連續多年開展各類果業提質增效的“大比武”、擂臺賽,通過以評促建、以建提質、以質增效。今年通過“三新”果園評比,使各園區明確目前發展現狀與管理水平,督促園區標準規范建設運營,以比促優,激發園區農民生產管理積極性。

走進高村鎮“未來果園”,現代果園的氣息撲面而來。水肥一體化設施精準滴灌,防草布整齊覆蓋壟間,紅紅的果子懸掛枝頭。今年蘋果采收期,“未來果園”迎來蘋果多臂采摘機器人,效率相當于5個人至8個人,這是萬榮縣果業發展中心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機器人實驗室的“聯姻”結果。

如今,萬榮大地果香四溢。豐收的果園里,一派忙碌景象,姑娘穿梭果園忙著采摘,地頭的老人們則有條不紊地進行分揀、套網袋、貼標簽、裝盒,每一個環節操作規范。

如今,萬榮蘋果企業自主品牌發展已呈現主體多元化、市場細分化、產品特色化的鮮明特點,為萬榮果品品牌矩陣的構建注入了強勁活力。截至目前,萬榮區域公用品牌價值位列全國第29位,5家企業自主品牌榜上有名。

萬榮縣果業發展堅持穩中求進,錨定全市“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水果產業持續調結構、提品質。突出特色化、優質化、設施化發展方向。

今年,萬榮縣投資8200萬元,在賈村、王顯等鄉鎮打造“三新”果園2100余畝;在通化、光華等鄉鎮建設特優櫻桃、水果柿子等現代果業示范基地600余畝;在高村、裴莊等鄉鎮發展設施水果1000余畝,加快構建智慧果業場景、智慧物聯場景,不斷擦亮萬榮水果金字招牌,推動萬榮果業實施“新品種擴面、新技術應用、新模式探索”現代化轉型。

“進一步優化品種、更新技術、創優模式,促進現代果業再上新臺階。著力打造品質果業、品牌果業、誠信果業,積極推進果業‘綠色化、標準化、特色化、優質化、融合化’發展,使‘萬榮蘋果’的知名度、美譽度和競爭力不斷提升,書寫運城果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萬榮縣果業發展中心主任閆文玉自信地說道。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