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11-03
□郝欣怡
站在“關愛河湖 保護母親河”橫幅前時,我還跟身邊同學小聲嘀咕:“不就是撿撿垃圾、跑跑步嗎,能有多新鮮?”現在捋捋,我真是把這事兒想得太簡單了。
這場活動在我們永濟柳園舉行。
活動一開場就直奔“硬核任務”——撿垃圾。戴好手套后,我跟伙伴們開起了玩笑:“今天咱就是‘柳子湖岸邊的垃圾獵人’,比誰揪出的‘垃圾壞蛋’多!”可真蹲到湖邊才發現,這“獵人”太不好當。剛伸手就摸到一個滑溜溜的東西,嚇得我一蹦三尺高,有同學湊過來一看,笑出了聲:“這是裹泥的塑料瓶,是‘河底偽裝者’!”有人熱心地遞來夾子,“用這個,別蹭一手泥”。我內心暖暖的。
在摳挖石階縫里的零食袋時,我遇到一位初二的學姐。她胸前沒有貼活動圖標,手中也沒有攜帶任何打卡紙片,就那么專注地彎著腰,一絲不茍地在河邊找尋著,找尋著——她的袋子早已裝滿,撿到新的垃圾,便順手放進旁邊同學的袋子里。她頭發有些凌亂,雙腳盡是泥濘,想必是已經撿了很久了。我忍不住問她為何不領那些標志,她只是輕輕一笑:“這不也是在做公益嗎?”聽著四周喧囂聲,看著那雙真誠的眼睛,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格局”。
撿完垃圾,就是“快閃跑”環節,我瞬間切換成“奧運選手”躍躍欲試模式。跑鞋“噔噔噔”地踩在河邊石板路上,風灌進衣領,連遠處的口哨聲都成了我的“戰歌”。我鉚著勁兒超了好幾個同學,結果沖過終點才反應過來——《西游記》里蝎子精那句“我可不是嬌滴滴的女王,我有的是力氣”,終究是寫給別人的!不過轉念一想,參與更重要,不是嗎?咱把這身板練結實了再戰!
最讓人激動的莫過于垃圾稱重環節。當電子秤的數字定格在“0.73”公斤時,我的心中滿是歡喜,那可是自己整整一上午的“戰果”!我慶幸自己堅持了全過程,雖說是第七名紀念獎,領到的也只是吹泡泡玩具,可活動初心從來不是爭名次、拿獎品,巡河護河才是它真正的內涵與意義。
通過“垃圾獵人”到“追風選手”的體驗,我深深領悟到,參加活動從不是喊幾句“高大上”的口號,也不是擺擺樣子拍幾張照,而是彎腰撿起一個瓶、伸手拽出一個袋之類的實在事兒,是小伙伴間互相搭把手的溫暖,是學姐那般初心不改的淡泊與堅持,更是即使失敗了也要再重來的勇氣。
以后再路過河邊,要是看見有人隨手扔垃圾,我指定得上前“理論理論”,要是看見垃圾,也會主動拾起來,再幫它們找到“意氣相投”的好友。當然,我還要做一名環保“宣傳員”,讓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樹立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因為守護母親河的清澈,守護我們的生命之河,得靠大家共同努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