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守護“銀發族”的安穩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0-24

記者 魏 濛

“我來得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早就在群里說了流程,來了啥都不用操心,打完觀察半小時就能回家。”10月20日,剛完成接種流感疫苗的王大爺笑著說,他每年都會在天冷前接種。

“劉姨流感轉肺炎,住院花費比疫苗貴了不知多少倍。”家住中心城區鳳凰小區李女士用鄰居案例說服媽媽打疫苗,提前做好防護。

近期,運城遭遇連續降雨天氣,氣溫驟降,晝夜溫差顯著拉大,寒潮天氣頻發,老人、兒童等重點人群流感等秋冬常見病、多發病進入高發期。中心城區多家醫院里,早已有了秋冬就診的忙碌景象,門診大廳的導診臺前,不時有老年人咨詢;走廊里,老人們被攙扶著進行就診。

時值秋冬交替,氣溫驟降,正是各種疾病“蠢蠢欲動”的時節。對于老年人來講,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各項機能有所減退,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也會下降。因此,秋冬保健絕非小事。鹽湖區疾控中心全科醫生朱坤博針對老年人如何安全、健康地度過這個“多事之秋”,進行了詳細、全面的講解。

高發疾病要小心

“這段時間連續下雨,氣溫較低,沒能適時添加厚衣服,感冒發燒引發支氣管炎復發。”正在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輸液的鄭大媽不時地咳嗽。

據醫護人員介紹,近期因發熱、咳嗽、咽痛等癥狀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多,其中大部分是因感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少數為流感或支氣管炎。

“天氣轉冷,人們的身體也面臨著‘換季’,此時也是最容易生病的,尤其是老年人。”朱坤博說,秋冬交替,隨著天氣越來越冷,老年人除了要注意飲食、運動、保暖外,更要注意各方面的衛生保健。對于老年人來說,秋冬交替,不僅僅是一段時間的轉變,更是一道需要特別關注的健康關口。在這個季節,老年人的身體可能更容易受到寒冷溫度的影響,面臨著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問題等多重健康風險。

朱坤博提醒,在秋冬交替時節,老年人需要注意以下疾病的預防:

呼吸道疾病。秋冬季節氣溫逐漸降低、晝夜溫差變大,老年人體質較虛弱,免疫與抗病能力低下,容易遭受流感和普通性感冒的侵襲,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普通性感冒如果治療不當也很容易引發心肺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哮喘、肺炎、肺心病等。

心腦血管疾病。寒冷的天氣會使人體的血管驟然收縮,由于血管內壁較厚,管腔狹窄,若有大量脂類沉積與硬化斑塊,血液流通受阻,血壓增高或血壓不穩定,使心臟的負擔加重。長期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和腦血栓、腦梗塞、冠心病患者,極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和復發。秋冬換季也是中老年人猝死的高發季節。

關節疾病。很多老年人因天氣變化發生關節疼痛,有的老人會認為這是風濕病,其實未必,由于寒冷刺激,會使關節的滑膜、軟骨等組織出現破裂、脫落等,出現骨關節炎,這種病會造成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嚴重的可導致關節變形和功能障礙,影響活動能力。

消化系統疾病。秋冬季節交替時,人的腸胃系統很容易出現功能失調的狀況,原有胃潰瘍的患者也容易發病,一些暴飲暴食者以及原本腸胃功能差的人容易會出現胃部不適、消化不良,甚至會引發腸胃炎。

眩暈。在寒冷的冬天,一些老人仍然保持早起和外出鍛煉的習慣。冷空氣刺激易引起面部肌肉緊張攣縮,直接影響面部血液供應,隨之出現頭暈、頭痛的癥狀。

秋冬多病有原因

寒冷刺激會給人體造成多種不適,特別是老年人,體質下降后,不僅會引起舊病復發,還會誘發新病。

“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的退化,抵抗力和調節能力都比較差,容易受到寒冷的影響,出現各種健康問題。”朱坤博說,老年人秋冬季容易感到不適,頻繁出現健康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體溫調節能力減弱。老年人新陳代謝減緩,皮下脂肪變薄,產熱減少、散熱加快,更易感到寒冷。寒冷可能引發低體溫癥(體溫<35℃),出現意識模糊、心律失常等問題。部分老人為節約用電,不愿使用取暖設備,進一步增加風險。

慢性疾病易受寒冷刺激。低溫堪稱心腦血管的“勁敵”。當冷空氣來襲,體表血管最先感知,迅速收縮,使得血壓驟然升高。血管彈性本就因歲月流逝而變差,在寒冷刺激下,粥樣硬化斑塊極易破裂、脫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研究表明,氣溫每降低1℃,心臟病發作風險就增加2%。高血壓、冠心病等老年常見病,在秋冬季病情惡化的概率大幅提升,心梗、腦梗等致命危機隨時可能降臨,給老人生命帶來重創。

同時,在冷空氣侵襲下氣管、支氣管黏膜,防御功能大打折扣,細菌、病毒順勢侵入,引發咳嗽、咳痰、氣喘等癥狀。老年人的肺部彈性降低,咳痰能力減弱,一旦感染,炎癥容易遷延不愈,進而誘發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肺心病。

免疫力下降引發感染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免疫力會逐漸下降。隨著氣溫驟降,病毒和細菌更容易滋生和傳播,老年人因此更容易患上感冒、流感等疾病。這些疾病雖然看似平常,但對于身體機能已經下降的老年人來說,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

心理情緒問題加劇。隨著天氣轉冷,老年人的戶外活動時間減少,社交活動也隨之減少。這可能導致他們感到孤獨和寂寞,進而產生心理壓力和抑郁情緒。有的老年人還會出現季節性情感障礙(SAD),這是一種與季節變化相關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現為秋冬季情緒低落、焦慮、失眠等癥狀。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下降和社交活動減少,更容易患上季節性情感障礙。這種疾病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還會削弱老年人的免疫力和身體機能,使他們更容易生病。

老人做好“秋冬防”

“作為子女我們特別留意老人的保暖情況,為他們備好足夠的保暖衣物,從厚實的棉衣、保暖的帽子到暖和的手套、圍巾,一樣都不少。”

“這段時間比往年冷,我們確保老人居住的房間溫暖舒適,借助空調、電暖等設備來調節溫度,室溫盡量維持在22℃左右。”

……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逐漸衰老,免疫力和適應能力也大不如前,天冷了,如何保養身體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幫助老年人安穩度過寒冷季節,朱坤博針對身體調節能力較弱的老年人,從保暖、飲食、運動、心理健康等方面,給出了具體的指導建議。

加強保暖措施。足夠的保暖措施是老年人度過寒冷天氣的重要一步。可以購買保暖性能好的衣物、鞋帽和手套等,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及時換衣、添衣,確保在寒冷的天氣中保持體溫。此外,在沒到送暖時段還可以在家中使用電暖設備,提高室內溫度,為老年人創造一個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

合理搭配飲食。飲食對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在大冷天里,老年人應該提供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雞蛋、魚類、蔬菜等。這些食物可以為老年人提供足夠的能量和營養,增強他們的免疫力,抵抗秋冬季疾病的侵襲。多吃滋陰潤燥食物,秋冬季節氣候干燥,老年人容易出現口干、咽干、皮膚干燥等癥狀。應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百合、雪梨、蜂蜜等。同時,應避免讓老年人食用過于油膩和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他們的身體負擔。

適度進行身體鍛煉。適度的身體鍛煉可以幫助老年人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在秋冬季,可以選擇一些適合老年人的室內運動,如散步、太極、瑜伽等。這些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老年人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還可以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和抑郁情緒。當然,在進行運動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等意外事故的發生。

關注心理健康。除了身體健康外,心理健康也是老年人度過冬天的重要因素。家里人應該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并處理他們可能存在的孤獨感、焦慮情緒等問題。可以通過陪伴、聊天、傾聽等方式來幫助他們緩解心理壓力和抑郁情緒。同時,還可以為老年人提供一些心理調適的方法和建議,如閱讀、聽音樂、繪畫等,以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

定期體檢與及時就醫。定期體檢可以幫助老年人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的健康問題。在秋冬季節,應該鼓勵老年人定期進行體檢,以便及時發現并治療感冒、流感等疾病。同時,如果老年人在這些季節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應該及時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