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0-13
近年來,垣曲縣總工會緊扣產業發展需求,以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為重要抓手,從文化引領、人才培育、權益保障、創新驅動等多維度發力,推動產改工作走深走實,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文化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靈魂。垣曲縣總工會緊緊抓住理論學習這個“牛鼻子”,精心組織產業工人深入進行理論知識學習,汲取奮進力量。同時,通過開展“工匠講堂”“技能比武”“優秀產業工人評選”等活動,厚植工匠文化。該縣還集中財力、物力,在縣城黃河路設置宣傳展板、展示勞模頭像,打造“勞模一條街”,大力營造“工人偉大、勞動光榮”的濃厚氛圍,讓勞動光榮理念深入人心。今年“五一”勞模評選中,產業工人占比達42.5%,比省、市要求高7.5個百分點,產業工人的社會認可度與隊伍影響力持續增強。此外,在車間班組、樓宇園區,垣曲縣總工會積極推動創新理論宣講示范站與職工書屋等文化陣地有機融合,邀請勞動模范走進宣講站,用親身經歷講述奮斗故事,以“身邊事”講透“大道理”,激發產業工人的奮斗熱情。
在筑牢文化根基的同時,垣曲縣總工會同樣注重產業工人人才梯隊建設。一方面,統籌協調垣曲縣高級職業中學與垣曲皋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共建電子商務實訓基地,聚焦網絡營銷模擬、農產品靜物拍攝等實操課程開展實訓教學,培育大批電商“尖兵”,為縣域農產品加工企業注入強勁動力。另一方面,組織縣內多家企業與職業院校建立“訂單式”人才培養機制,圍繞有色金屬、綠色農業等主導產業,定制化培養技術型、技能型人才,實現“校企雙贏”,累計每年為企業輸送200余名專業人才,為垣曲縣產業發展構筑起高素質人才方陣。
保障產業工人權益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關鍵。垣曲縣總工會不斷完善法律援助體系,主動為企業和職工開展“法治體檢”,深入“病灶”摸排線索,成功化解9起欠薪糾紛,為職工追回百萬余元經濟損失。同時,推動企業建立健全職工薪酬增長機制、帶薪休假制度、職業健康保障體系,定期開展“職工滿意度調研”,已對全縣30余家企業完成調研,及時解決職工在工作、生活中的急難愁盼問題,營造“企業關愛職工、職工奉獻企業”的良好氛圍,建立起和諧穩定的勞動家園。
創新是產業發展的動力源泉,而資金則是創新的重要支撐。垣曲縣總工會加大產改工作資金投入力度,設立產業創新專項基金,重點支持企業技術研發、設備升級、創新平臺建設,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圍繞關鍵技術瓶頸開展攻關,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截至目前,縣域內多家企業借助資金支持,成功研發新型環保建材、智能化農業設備等10余項創新產品,其中3項技術達到省內領先水平。資金的持續注入,有效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推動垣曲縣產業發展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轉變。
在這場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浪潮中,垣曲縣總工會以“產改”為翼,奮力托舉著垣曲經濟社會向著更高遠的天際翱翔。新的征程上,垣曲縣總工會將持續優化舉措,讓文化引領更深入、人才培育更精準、權益保障更貼心、創新驅動更強勁,推動產業工人與縣域發展同頻共振,以匠心和創新賦能,綻放出高質量發展的耀眼光芒。
(張 輝)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