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打造城郊鄉村振興“示范鎮”

?——運城市鹽湖區東郭鎮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紀實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9-29

張志斌

近年來,鹽湖區東郭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推進鄉村振興的部署要求,因地制宜,發揮優勢,深挖潛力,扎實推進“山水東郭,生態名鎮”建設,致力打造城郊鄉村振興“示范鎮”,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和美鄉村雛形展現在世人面前。

一、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東郭鎮按照自身發展定位,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持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深入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農村生活條件,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新修了虞坂路和解楊路,大大縮短了城鄉互通距離,乘車15分鐘便可進入中心城區。開通市區99路公交線路,串聯了虞坂路沿線旅游景點,方便市民和游客到東郭游玩。解楊路沿線高標準綠化,鋪設橡膠跑道,村民出門即是公園。新建的南山運動公園,建有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等多個專業區域和兒童活動場所、游戲沙灘等休閑運動場地,可滿足不同年齡段市民游客的運動需求。完成主街道立面改造和“五福”農貿市場改造等,鎮區面貌煥然一新。鎮里7個行政村都建設了標準化衛生室,方便了村民就醫看病。

凈化農村人居環境。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常態化保持解楊路、虞坂路及高速路沿線環境整潔,累計清理白色垃圾63次、清理建筑垃圾450余噸。鎮區主街道綠化實現全覆蓋,栽植1400余株國槐、600余株欒樹、2000余株柏樹,各村道路綠化率超過90%。全鎮配套污水管網改造超過38公里、道路鋪油10.7公里。全面實施“廁所革命”項目,全鎮已有2859家農戶進行了“改廁”,占總戶數的45.2%,部分村民的如廁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大力實施“清潔能源”項目,全鎮完成“煤改氣”914戶、“煤改電”3641戶,解決了多數村民做飯“煙熏火燎”的問題。界村、蚩尤村戶戶鋪設天然氣管道,徹底告別了燒柴燒煤做飯的歷史,大大方便了群眾生活。

以界村為示范樣板,進一步改善農村生活條件。界村鋪設11公里多污水管道,新建污水處理廠,解決污水橫流問題;拓寬主要道路,鋪設瀝青路面,增加人行步道,方便村民出行;標準化改造護墻臺階,重壘石頭墻、水泥灌漿,毛石勾縫,臺階上利用瓦片、舊輪胎、陶瓷罐打造花境小品;拆除影響美觀的散水坡、門坡,整修綠化帶,采取高中低三層搭配,種植了紫葉李、女貞等適宜生長的樹種和榆葉梅、蠟梅等以梅花為主題的花樹,搭配月季、叢生紫薇等花卉,實現每年“四季常綠、三季有花”。

二、堅持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市民休閑娛樂好去處

東郭鎮南靠中條山,北臨鴨子池,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承載著“古中國”鹽文化的風韻,是“黃帝戰蚩尤”“假虞伐虢”“唇亡齒寒”“伯樂相馬”等歷史典故的發生地。近年來,東郭鎮充分發揮獨特的人文自然優勢,有序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致力打造市民休閑娛樂康養的好去處。

串聯農文旅景點,做強農文旅品牌,打造城市休閑娛樂康養“后花園”。近幾年,先后落戶東郭鎮的農文旅融合項目達18個,在東郭鎮形成集聚發展態勢。把一個個農文旅景點串聯起來,形成了野趣大自然·親子觀光農場——南山采摘園——東月溫泉——九龍山自然風景區——嵐山根·運城印象——南山運動公園——掐絲琺瑯釉畫非遺傳承基地——蚩尤文化園——鄉遇劉范·民宿藝術村的鎮域內循環旅游線路,環線親近自然、形式多樣,實現“吃、住、行、游、購、娛”六位一體,如今已成為市民休閑娛樂集聚的好去處。其中,占地1980畝的“嵐山根·運城印象”成功掛牌“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是一處精心打造的“農文商旅相融合、食購游玩一站式”的特色休閑娛樂體驗地,年接待游客350余萬人次,全省排名第三。東郭羊肉泡也是個“地標美食”,歷史久遠,可追溯至三國時期,湯色奶白、水乳交融、質地純凈、鮮而不膻,每天都選用本地的新鮮羊肉,再用東郭山泉水熬煮,成就了原汁原味的東郭羊湯,也是運城美食的一塊金字招牌,目前全鎮各類羊肉館有16家。

整合土地資源,培育現代農業,發展觀光農業、采摘農業、研學農業,提高農業附加值。東郭鎮領導班子轉換思維方式,利用商業的、理性的、長遠的眼光,認真研判市場發展態勢,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培育農業新業態,有機整合土地資源,先后流轉土地約3000畝,發展桑葚采摘園、田馨玫瑰園、南山采摘園、下段村蔬菜產業園等新業態。其中,南山采摘園重點發展有機農業,總投資1200萬元,可帶動周邊村民近百人就業,年利潤可達百萬余元。下段村蔬菜產業園占地150畝,總投資1000萬元,主要種植精品蔬菜,年可實現利潤上百萬元。目前,全鎮已發展10個“采摘園”和5個家庭農場,種植特色精品水果蔬菜,供市民提籃游園、自由觀光采摘,暢享瓜果飄香,感受采摘樂趣。同時,采摘園還向城市商超及大型餐館供應果蔬產品。

此外,東郭鎮還開辟了4處學生研學基地。學生們通過研學,可以傳承蚩尤文化和掐絲琺瑯非遺技藝;學習果蔬種植技術,記錄果實成長過程,感受豐收喜悅。同時,發展了兩家共享農場,供市民租地種植,每逢周末或閑暇時間,市民們可到田間體驗農耕樂趣,品嘗原生態的應季瓜果蔬菜。田野宿營也有3家,依托園林美景,豐富市民的休閑娛樂形式,感受鄉村獨特的煙火味道。

三、堅持黨的建設為引領,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東郭鎮黨委、政府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在工作實踐中積極探索創新基層治理新路徑,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和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大力倡樹文明新風,有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創新基層民主治理途徑。實踐探索“鄉村夜話”“庭院議事會”等形式,重大事項讓群眾“點單”,規劃設計讓群眾“參謀”,建設過程讓群眾“監督”,變政府“為民做主”為“由民做主”;村主干在工程建設上不搞“一言堂”,協調、用工全部向村民公開,讓村民知道全部施工內情。比如在流轉土地新修鴨子池彩虹路工程中,讓群眾代表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出3名群眾進行協調,施工進度加快,工程竣工后村民都滿意。

激發村民的主人翁意識。逐步推行“門前三包”、黨員責任區、志愿服務積分制等民主管理制度,激發村民的主人翁意識,讓“自己家園自己建、自己管”成為村民的自覺行動。在和美鄉村建設中,鄉村干部主動堅持“村民做主、群眾參與”的原則,管網的走向、道路的寬度、綠化的面積等與村民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讓村民議事商定,并全程監督嚴把工程質量關。

維護基層社會和諧穩定。加強鄉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建設,高標準打造執法陣地,配齊配好12名執法人員和執法裝備,在實踐中完善基層綜合執法工作。發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優勢,形成排查化解合力,今年上半年摸排矛盾糾紛23起并全部化解,受理并辦結信訪案件4宗。嚴格執行《鹽湖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和“三資”管理流程,鞏固“清化收”成果,解決收支把關不嚴等問題。今年上半年立案審查兩起違法違紀案件,排查問題合同24份,已整改18份,追回村級資金1.96萬元。

大力倡樹文明鄉風家風。持續開展“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并對“五星級文明戶”頒發牌匾和獎品,進一步弘揚文明鄉風。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實行移風易俗、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村民辦事成本同比下降40%。界村堅持每年評選“十佳好媳婦”,敲鑼打鼓把牌匾送到“好媳婦”娘家,最遠的送到外縣,讓娘家人和婆家人都感到特別自豪。村里很多媳婦也都以先進為榜樣,真心照顧孝敬老人。如今,界村好媳婦多了,家庭矛盾少了,鄰里也和睦了,好家風帶動了好民風。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