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晉陜甘三省的姜嫄文化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8-26

電子報刊

寧水龍

身邊一些文友看到筆者寫的《姜嫄閣前說姜嫄》一文,有人提出:你文中說是圣母姜嫄本屬有邰氏女,生于稷山小陽村,當地紀念她的勝跡與景觀不少,除卻當地,哪些地方還有類似記載和傳說?筆者遂對一些地方祭祀姜嫄和她兒子姬棄(后稷)的場所及文化進行了梳理。

僅我省就有絳縣:其縣城南15公里的鳳凰山,建有姜嫄祠及圣母墓,民國年間學者曾考證為晉南重要的姜嫄祭祀場所。新絳縣:該縣陽王鎮稷益廟,供奉后稷、姜嫄、伯益等神像,壁畫內容包含姜嫄、后稷等農耕神祇,反映周人分封后姜嫄信仰的擴散。萬榮縣:該縣太趙村有一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稷廟,內主祀農祖后稷與圣母姜嫄。河津市:該市連伯村,有一座高禖廟,主祀女媧,配祀大禹、后稷和姜嫄。每年農歷三月十八與九月十八舉辦廟會。因傳說姜嫄的娘家、外祖母家均在連伯村,故廟會中姜嫄神像被賦予“回娘家、走舅家”的擬人化儀式,形成“迎神走親戚”的民俗傳統。

另外,陜西省亦有幾處。武功是古邰國所在地,這里也是姬棄后人古公亶父(據考證他亦襲封后稷)教民稼穡的地方,至今仍有姜嫄修身之處小華山、省級文保單位姜嫄墓、后稷教稼臺。每年農歷正月十六和六月初七,武功都要舉辦廟會,俗稱“游百病”。關中腹地楊凌區:這里根據司馬遷名著《史記·周本記》中關于姜嫄履跡生子后稷姬棄、三棄三抱的記載,在楊凌區揉谷鎮姜嫄村建有姜嫄祠,每年正月二十三,該村都要舉行姜嫄廟會,周邊群眾紛紛前來祭祀姜嫄與后稷,成為傳承千年的傳統古節。在陜西省岐山縣縣城西北有周公廟和姜嫄殿,周公廟以周公姬旦為主神,姜嫄殿香火繁盛,尤以每年農歷三月初十至十三日的廟會為核心,傳統祈子習俗盛行,如拜謁姜嫄娘、娘求童鞋、現場泥塑童子等。寶雞市鳳翔區的城隍廟內供奉的姜嫄像,被視為媒神。寶雞市的金臺觀姜嫄洞,是一個道教場所,融入了姜嫄信仰。旬邑縣姜嫄湖、富平縣的高禖祠,都以唐代祠廟延續著姜嫄信仰。

甘肅省慶陽市:相傳后稷姬棄的兒子不窋(zhi),在夏朝太康年間擔任農官,后因朝綱混亂,他率部族從陜西邰地遷至豳國(今甘肅慶陽一帶),在戎狄之地重建周族基業,開拓農耕文明。至今慶城縣留存有不窋城、后稷與姜嫄祠廟等紀念景觀,每年農歷三月初五舉行盛大廟會,相傳這是不窋的兒子鞠陶、孫子公劉最初提議,曾孫慶節選定的祭祖日,很早就形成“一年小祭,三年大祭”的規制。現今慶城縣東南的帽盒山周祖陵景區的周祖大殿,供奉十三代周先祖,并設有農耕文化博物館。

以上是筆者近30年來出于研究后稷文化的追求,或參加縣上組織的“重走后稷路”晉陜隴三省文化考察活動,或約文友游覽所見所聞而記之。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