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7-23
王 婷
縣域強則國家強,縣域富則國民富。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對繁榮農村經濟、促進區域協調、實現共同富裕意義重大。當前,要緊緊圍繞“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縣域經濟發展大文章,全面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顯著提升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把縣域經濟打造成運城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一要在富民產業上做文章。全面建設富裕、文明、幸福的好運之城,是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的總體目標。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提升縣域經濟實力,讓老百姓錢包鼓起來。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是要抓好優勢主導產業培育,引領縣域產業集鏈成群,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的整體提升。我市人文歷史厚重、自然資源豐富,各地要依托區位、資源、產業和生態等優勢,精準定位特色產業,堅持市場需求導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工業重鎮、商貿強鎮、農業大鎮、文旅名鎮,堅定不移走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要推動縣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與旅游、文化、數字經濟等產業深度融合。要發展電子商務、休閑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提高產業附加值。要注重集群化發展,圍繞縣域主導產業,著力培育招引關聯度大、帶動力強的龍頭“鏈主”企業,并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推進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此外,縣域產業發展要緊扣富民這一核心目標。注重構建并優化利益共享機制,確保農民能通過多種途徑深度融入產業鏈條,公平地獲取全鏈條增值所帶來的紅利,享受更多發展成果。
二要在開放合作上做文章。縣域經濟是區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縣域經濟要跳出“縣域思維”。當前,要立足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門戶,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更高的發展平臺上,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一方面加強縣域、縣市間的合作。各縣要立足自身區位優勢、比較優勢和功能定位,主動融入發展大局,構建分工合理、協作緊密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縣域與城區、縣域之間差異化發展,支持有條件的縣域率先冒尖,加快形成強縣引領、競相爭先、協同共進的縣域經濟發展格局。另一方面,加強與周邊城市、經濟發達地區的交流。要學習先進地區成功經驗,同時鼓勵本地企業“走出去”,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縣域產業的整體水平。要立足國內新一輪產業轉移浪潮,主動承接中心城市產業轉移,參與區域產業鏈分工。鼓勵有條件的縣主動與特大城市對接,發展“飛地經濟”或共建產業園區,實現產業升級換代,推動經濟快速發展。要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戰略,關注國際產業分工和貿易趨勢,利用本地特色資源,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
三要在城鄉關系上做文章。發展縣域經濟,要重塑城鄉關系,深入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促進各類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要統籌交通、水利、管網、物流、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縣域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協調聯動。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加快補齊農村現代物流短板,暢通城鄉農產品物流體系。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加強農村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要聚焦廣大群眾最關心的醫療、教育、養老等問題,推動縣鄉村公共服務均等化。發揮縣城帶動鄉鎮、鄉鎮帶動村莊的作用,促進縣域公共服務質量水平整體提升。要暢通城鄉人才、土地、資金等要素雙向流動,加大縣域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和培育力度,加強公共財政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起。新征程上,我們要錨定“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篤行實干,奮勇爭先,做好縣域經濟發展大文章,培育和壯大更多大縣、強縣,為中國式現代化運城實踐注入強勁動能!
(作者單位:市委黨校)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