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史>

古代的外賣

來源:時間:2025-07-18

電子報刊

永濟博物館歷史文化展展出的飯館模型記者 劉亞 攝

許怡童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幾千年飲食文化的熏陶下,吃飯成了人們的頭等大事。會做飯的用自己的手藝享受美食,不會做或者沒時間的,也不肯隨便將就,這時點外賣就成了最優選擇。

如今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有戴著頭盔穿行于人群的“外賣小哥”。其實,類似的“外賣小哥”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

唐朝:承辦酒席,按需做飯

雖然在唐宋之前,我國古代就有了類似外賣的雛形,但“外賣”這個詞,是在宋朝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中出現的。書中講到宋人的美食宵夜時說:“更外賣軟羊、諸色包子,豬羊荷包,燒肉乾脯,玉板、鮓豝,鮓片醬之類。”

外賣,顧名思義,就是飯店、飯館的售賣范圍不再拘泥于本店,而是鄰里街頭,甚至更遠一點的顧客。

古代的外賣最早是達官貴人的專享,唐宋后普通市民也逐漸普及。唐代李肇在《唐國史補》中寫道:“德宗非時召拜吳湊為京兆尹,便令赴上。湊疾驅,諸客至府,已列筵矣。或問曰,何速。吏曰,兩市日有禮席,舉鐺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饌,常可立辦。”

大意為,唐德宗時期有個官員叫吳湊,他被提拔為了京兆尹,按照慣例,他需要宴請前來恭喜他的人。一般來說,古代設宴比較繁瑣復雜,非常耗費時間。但吳湊邀請賓客到家,發現宴席已經做好了。他吃驚地問手下的小吏怎么那么快,小吏回答說:“現在東西兩市的飯店都有準備宴席的菜品,只要帶著鍋碗瓢盆去店里取做好的就行。就算是三五百人的宴席,也能立刻辦好。”

可見這時的官員買飯店的菜回來設宴,就和我們今天在家和朋友一起點外賣差不多。

宋朝:外賣小哥,配送到家

《東京夢華錄·食店》:“都人侈縱,百端呼索,或熱或冷,或溫或整,或絕冷、精澆、臕澆之類,人人索喚不同。”這里的“索喚”就是宋朝時的外賣稱呼。

宋朝時期,經濟文化發展迅速,開放夜市,百姓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簡單來說,就是兜里有錢,點得起外賣了,外賣從達官貴人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東京夢華錄》里記載:“市井經紀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買飲食,不置家蔬菜。”

不過古人沒有手機,他們的點外賣方式比較樸素。大戶人家會派遣家仆到飯店去“下單”,由仆人或者飯店的“配送員”按時將飯菜送來。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自己到店里去“下單”,并說明配送的時間、地點,由店里配送。

這種配送方式就產生了一種特殊職業——“外賣小哥”。《東京夢華錄》有:“更有百姓入酒肆,見子弟少年輩飲酒,近前小心供過,使令買物命妓,取送錢物之類,謂之‘閑漢’。”

宋朝的“外賣小哥”被稱為“閑漢”,他們常常在酒樓附近徘徊,看到別人在喝酒,就小心地上前詢問有沒有什么需要跑腿購買的。

據史書記載,宋代的皇帝也都很喜歡“點外賣”。宋孝宗就經常派人到市場上“宣索”李婆雜菜羹、戈家甜食等美食,而且“直(值)一貫者,犒之二貫”,還會給額外的小費。這么大方,不愧是皇帝。

外賣:品類繁多,方便保溫

唐宋時期“外賣”行業這么繁榮,除了方便以外,菜品豐富好吃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宋人吳自牧《夢粱錄·面食店》中,便記載了當時流行的各類美食:“又有專賣家常飯食,如攛肉羹、蹄子清羹、魚辣羹、雞羹、耍魚辣羹、豬大骨清羹、雜合羹、兼賣蝴蝶面、煎肉、大熬蝦等蝴蝶面,及有煎肉、煎肝、凍魚、凍鲞、凍肉、煎鴨子、煎鱭魚、醋鲞等下飯。更有專賣血臟面、齏肉菜面、筍淘面、素骨頭面、麩筍素羹飯。又有賣菜羹飯店,兼賣煎豆腐、煎魚、煎鲞、燒菜、煎茄子……”

雞鴨魚肉、素面清湯,種類如此豐富,能滿足多數人的用餐需求。可以想象,當時宋人偶有一天不想自己做飯,在家點一份喜歡的外賣美食,該是多么愜意。

古代的外賣跟現在還有不同的一點是配送用的外賣包裝,這一點上,古人比今天講究多了。

古人送“外賣”會用溫盤,這是古代用來保溫食物的器皿,它由上下兩層瓷構成,上層瓷薄,下層瓷厚,中間是空的,在使用時向盤內夾層注入熱水,可以保持菜品的溫度,以免影響口感。

還有一種叫食盒,是古代專門盛放食物酒菜、便于攜帶行走的長形抬盒,有木、竹、琺瑯、漆器等材質,其中又以木質的居多,內有數層不等,可以一次送好幾種菜品。

唐宋之后,外賣在普通人之間更加普遍,清朝時,人們出門玩樂、游船,“野食謂之餉。畫舫多食于野,有流觴、留飲、醉白園、韓園、青蓮社、留步、聽簫館、蘇式小飲、郭漢章館諸肆,而四城游人又多有于城內肆中預訂者,謂之訂菜,每晚則于堤上分送各船。”(《揚州畫舫錄》)

從達官貴人專享,到尋常百姓“于市店旋買飲食”,古代的外賣在唐宋時期的發展凝聚了人們的智慧,不僅方便了市民百姓的生活,也顯示了當時人生活的富足安樂。

(《鄭州日報》)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