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7-16
楊洪惠
王官谷,位于永濟市虞鄉鎮清華村南,這里山清水秀,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唐朝詩人司空圖曾長期隱居于此,留下聞名遐邇的《詩品二十四則》。而王官谷的水打磨,更是一段不能被遺忘的歷史記憶,蘊含著豐富的科學原理與文化價值,對其進行修復與開發,有助于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歷史記載與詩詞印記
《虞鄉縣志》記載:“水硙院,在王官谷,宋時有寺,今不可考,谷中有數機硙。”這句話清晰表明,王官谷在宋代就存在利用水動力運轉的石磨。
宋朝虞鄉縣令俞充所作《王官谷十詠·機硙》:“誰鑿渾沌死,智者爭出力。悠悠蟻在磨,雙輪轉何極。機心連機械,隨流還不息。莫笑抱甕翁,終日亦飽食。”這首詩生動描繪了水打磨運轉的場景,證實了宋朝以前王官谷就修建了水硙用于糧食加工。
這些記載和詩詞,是王官谷水打磨悠久歷史的有力見證,承載著當地先輩們的智慧與生活痕跡,是地域文化的瑰寶。
科學原理與精妙結構
(一)動能與勢能轉換
水打磨利用自然地勢的落差,讓高處的水擁有了勢能。當水流沖打在直徑約3米、正面50厘米~60厘米寬,由柏木制成的木質水輪上時,水的勢能就會轉化為水輪轉動的動能。水輪正面布滿相連的木質水斗,軸心向外有30多根木質支撐輻條,穩固且巧妙。水的沖擊力迫使水輪轉動,實現了從水的勢能到機械能的高效轉換,展現了古人對自然能量的精妙利用。
(二)齒輪傳動與運動方向改變
在水輪同軸邊上加有一個帶有撥齒的輪,同樣由柏木打造,軸心、輻條、圈邊都用鐵條箍起來,在外輪上每隔10厘米裝有10多厘米長、4厘米~5厘米粗的熟鐵鐵柱頭作為齒輪撥齒牙。這個撥齒輪與一個垂直的撥齒輪配合運動,將水輪的上下運動改變成左右運動,使得水輪的動力能夠平行傳遞到上方的磨臺,體現了古人對齒輪傳動原理的深刻理解和應用。
(三)磨盤結構與摩擦力運用
磨盤由上下兩塊堅硬的石塊組成,中間有下料孔。上下磨盤上刻有相反的螺旋紋,當下方磨盤在水輪帶動下轉動時,谷物從下料孔進入,在上下磨盤的相對運動和螺旋紋的作用下,受到摩擦力的擠壓與研磨,被粉碎成面粉。這種巧妙的咬合結構設計,充分利用了摩擦力的作用,提高了磨面效率。
(四)滑輪組與磨盤高度調節
上磨盤通過繩子懸吊于支架上,利用滑輪組原理,人們可以通過拉繩子輕松調整上磨盤與下磨盤之間的空隙。這樣就能根據不同谷物和磨面需求,靈活控制磨面的速度和質量,體現了古人在機械設計中的人性化考量。
文化傳承與重要意義
王官谷風景區修復水打磨是一種文化傳承,有著重要意義。
(一)文化傳承意義
水打磨是王官谷地區獨特的文化符號,承載著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農耕文明記憶。修復水打磨,能夠讓后人直觀了解先輩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傳承和弘揚地域特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與認同感。
(二)研學教育意義
水打磨蘊含豐富的物理、數學知識,是絕佳的自然科學教育素材。依托水打磨開展研學活動,學生們可以從實踐中理解力學、摩擦力、齒輪傳動等抽象概念,激發其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和探索精神,實現從直觀參觀到主動學習的蛻變。
(三)旅游開發意義
●打造特色旅游產品:圍繞水打磨開發水磨產品,如利用水打磨加工的農家綠色面粉,純天然、無污染,具有獨特風味,能夠吸引游客購買。開發以水打磨為主題的動漫產品,將水打磨的歷史、結構和工作原理以生動有趣的動漫形式呈現,擴大景區影響力。
●提升景區吸引力:修復后的水打磨成為景區獨特景觀,與王官谷的山水風光相互映襯,豐富景區旅游資源類型,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游覽,延長游客停留時間,促進旅游消費。
融合發展與全面規劃
(一)農家院與農家窯洞修復
依托王官谷風景區,對周邊農家院和農家窯洞進行修復改造。在保留傳統建筑風格的同時,完善內部設施,為游客提供具有鄉村特色的住宿、餐飲服務,讓游客體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質樸。
(二)建立研學基地與書院
●研學基地建設:以水打磨為核心,建設綜合性研學基地。開發一系列研學課程,除了水打磨相關科學知識外,還融入當地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等內容,通過實地參觀、動手實踐、課程講解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
●書院與修行地建設:利用王官谷的清幽環境,建立各類書院,邀請學者、文化名人講學交流,開展傳統文化研討活動。打造修行地,為追求心靈寧靜、修身養性的游客提供場所,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
(三)康養地開發與中草藥文化弘揚
●康養地打造:充分利用王官谷的清新空氣、優美自然風光和豐富的負氧離子資源,開發康養旅游項目。建設康養中心,提供中醫理療、瑜伽、冥想等康養服務,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達到身心放松和健康養生的目的。
●中草藥文化弘揚:王官谷擁有豐富的中草藥資源,深入挖掘中草藥文化,開展中草藥科普活動,讓游客了解中草藥的種類、功效和使用方法。開發中草藥相關旅游產品,如中草藥香囊、藥酒、藥枕等,既豐富旅游產品類型,又傳播了中醫藥文化。
(四)弘揚扁鵲文化
相傳扁鵲曾在此地行醫濟世,留下許多傳說和故事。通過建設扁鵲文化紀念館、舉辦扁鵲文化節等活動,深入挖掘和弘揚扁鵲的醫學思想和醫德精神,將其融入景區文化中,提升景區文化內涵和知名度。
王官谷水打磨是歷史賦予的珍貴財富,通過對其修復和開發,以水打磨為核心,全面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不僅能讓古老的水打磨重煥生機,還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文化傳承與創新,實現生態、文化和經濟的多贏局面,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