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6-25
6月23日傍晚,走進中心城區舜風公園(萬達廣場北側),目之所及皆是美景。白、粉、紅等各色月季花雖已過了盛花期,但依然風韻不減;還有大片金光菊遍地鋪展,金黃色的花瓣在夕陽的照耀下格外鮮亮;市民三五成群,或是在步道上悠閑漫步,或是在花叢中定格美景,抑或是在體育場地上揮灑汗水……

市民荊女士和史女士看到金光菊開得正好,特意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想在花叢中拍幾張美照。“我們倆每天晚飯后都會一起過來散步、賞花。這里不僅風景好,空氣也很清新,家門口能有這樣一個公園太幸福了。”荊女士說。
6月24日清晨,在中心城區堯夢公園,數十畝荷花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往打卡。遠遠望去,一池碧荷亭亭玉立,粉白相間的花瓣如綾羅層層舒展,在墨綠的荷葉間搖曳生姿。微風漫過湖面,送來縷縷清甜的荷香。岸邊游人紛至沓來,或駐足凝視,或低聲贊嘆,手中的相機、手機快門輕響,將夏季獨有的詩意與浪漫定格成永恒的光影。

如今花紅草綠、鳥語蟬鳴的城市綠洲,全部得益于中心城區官道河生態修復與整治工程的實施。
作為中心城區貫穿南北的重要生態廊道,官道河曾一度面臨水系不連通、水體自凈能力差、部分河段失去行洪能力、河湖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為此,市委、市政府根據城市生態建設之需,啟動實施了官道河生態修復與整治工程項目。
整個項目北起官道河鹽湖區陽倦閘,向南穿越城區,連接樊村水庫、安邑水庫、八一水庫、韓信溝水庫,最終與鴨子池相連,形成“一河四湖”的城市生態走廊。項目主要通過河道疏浚、河湖整治連通、生態修復、景觀建設等措施,完善官道河防洪、灌溉、供水、抗旱、生態五大功能,提高防洪排澇能力,改善中心城區水環境質量,打造城水相融的生態宜居城市。
堯夢公園項目針對的是樊村水庫段,主要圍繞“控污、清淤、添綠、暢通”的要求,緊抓水安全保障,切實做好河道保暢,通過加強管網建設、河道清淤除障、生態修復、綠化美化、河湖連通等措施,實現水環境修復治理。該項目負責人介紹:“今年是栽種荷花的第4年,栽種面積已擴大至11畝左右。荷花不僅觀賞性強,蓮藕還可以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
舜風公園項目是對安邑水庫段進行生態修復,一方面利用安邑水庫的良好生態資源,結合魏豹城遺址、安邑古城文化,沿湖增加游憩場地及服務設施,搭建集休閑娛樂、文化展示于一體的親水休閑娛樂平臺;另一方面在滿足城市雨水排放需求的前提下,通過河道蓄水,復合生態等,打造城市水系生態廊道。
不同于堯夢公園的滿池荷花,舜風公園在建設時更側重綠地內各類花卉苗木的栽植。公園已開放區域栽植各色月季、金光菊、木春菊、金娃娃萱草、粉黛亂子草等共計2.4萬余平方米,還栽種了木槿、紫薇、海棠等各類花樹,形成了“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觀賞效果。
從一處公園的生態涅槃,到整座城市的綠意鋪展,官道河兩岸的生態向好,正是中心城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城市品質全面提升的生動縮影。
經過持續的生態修復治理,整個官道河生態修復與整治工程已開放區域將一處處景觀節點精心串聯,勾勒出靈動的城市水系脈絡,打造出生機盎然的城市綠洲。這一片片綠地不僅肩負著防洪排澇的安全使命,還為城市高質量發展鋪就了濃郁的生態底色,成為市民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目前,舜風公園東片區域和堯夢公園南區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施工人員正在抓緊進行后續的鋪裝及配套設施建設工作。待到這兩片區域完工開放,城市綠地將實現“擴容”,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將進一步提升。
□記者 祁克寧 樊慧敏 文圖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