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1-11
□梁冬 衛(wèi)世新
任職不在時間長短,關鍵是有沒有為民服務的情懷。
2021年,新絳縣龍興鎮(zhèn)南關村黨支部換屆后,黨支部成員緊緊圍繞村民衣、食、住、行方面做文章。經過幾年努力,該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觀,村民也有了滿滿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走好三步棋 打造宜居村
走進南關村,濃濃的文化韻味撲面而來,大街小巷干凈整潔,墻壁上關于德孝文化、讀書育人的宣傳畫比比皆是。來到村服務大廳,電腦上顯示著村里各個角落的影像,黨支部的會議本上記錄著黨員活動的點點滴滴,墻壁上掛著省政府授予的“清廉宜居”錦旗和市委頒發(fā)的“五面紅旗”錦旗。
供暖。南關村地處城郊,全村897戶、2842口人。2021年之前,全村都是靠火爐取暖。當年立冬前,村“兩委”經過研究,決定抓住高義鐵廠要為周邊村提供暖氣的時機,為全村供上暖氣。經過設計,南關村需在4條大街、9條小巷共計架設2000多米供暖管道。除去國家提供部分資金外,村里每戶還要負擔5000元的安裝費,這對村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面對這一難題,村“兩委”一班人挨家挨戶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最終解決了這一難題。在大家的齊心協(xié)力下,經過幾個月的奮戰(zhàn),全村人終于在入冬前用上了暖氣。一村民說:“這件事辦到大家的心坎上,我們也能像城里人一樣用上暖氣了?!?/p>
吃水。2021年10月,一場多年不遇的洪水,侵襲了緊靠汾河岸邊的南關村,300多戶村民房屋被淹,自來水管道也遭到損壞?!安荒茏尨迕窈瘸瑯说乃?!”村“兩委”立即在村里開展“有事好商量”活動,最終與村民達成重新安裝自來水管道的決議。村干部一方面與有關部門聯(lián)系爭取資金,一方面又上門做村民工作。經過幾個月的努力,520戶村民重新安裝了自來水管道,村民又喝上了達標的自來水。
智能整治。南關村按照“整”與“建”并行、“凈”與“美”同在的思路,實施綠化美化工程??车艨菟罉淠?,重栽新樹,定期對道路兩側樹木進行修剪、松土和施肥,更新界石、更換老化燈具,劃定責任區(qū)。南關村地處交通要道,多次發(fā)生盜竊事件,為此,村“兩委”在村里的巷道安裝了16個監(jiān)控鏡頭,使村民有了安全感。
民生無小事 枝葉總關情
2021年10月,汾河洪水侵襲南關村。在這危險時刻,因為擔心部分村民意識不到危險而不愿撤離,該村黨支部書記文剛就挨家挨戶使勁敲門,提醒大家務必盡快撤離。
村民張某的妻子癱瘓在床,張某因妻子行動不便,就沒有撤離。得知情況后,文剛與公安民警一起坐著鏟車趕往張某家,曉以利害,勸告其必須轉移。由于張某的院子在胡同里,鏟車進不來,只能停在五六十米外的胡同口,大家便一起把張某的妻子抬上鏟車轉送到安全地帶。
聽說86歲的村民秦三寶家進水兩米多高,文剛第一時間來到他家,一方面把行動不便的老人背到安全處,一方面找人搬運家具。洪水過后,村“兩委”又拿出4萬元為秦三寶蓋了新房。面對村干部的無私關懷,秦三寶拉著村干部的手,熱淚盈眶、數(shù)度哽咽。文剛說:“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
在那場洪水中,全村無一人傷亡,財產都得到了妥善保護。
提起村干部關心困難戶和孤寡老人的事,一村民說:“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
“外商”是親人 融入大家庭
新絳是歷史上有名的商貿之城,而南關村緊鄰108國道,是三晉久負盛名的“小商品集散地”。該村外來務工經商人員多達1200人。多年來,村“兩委”堅持履行“‘外商’是親人 融入大家庭”的承諾,多措并舉,幫助外來務工經商人員在南關村扎根立足。
近日,我們聚焦新絳商品批發(fā)市場,近距離聆聽發(fā)生在這群人身上的感人故事。
據(jù)了解,村里采取村企結對互利共贏的增收模式,不斷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持續(xù)增加農村集體經濟收入;通過“數(shù)字鄉(xiāng)村”平安聯(lián)防聯(lián)控建設,提供安全的發(fā)展環(huán)境保障;利用閑置土地建立停車場,解決了商戶停車難的問題。
商戶明逯在市場經營小商品批發(fā),由于經營得當,產品銷路劇增,急需增加庫房。文剛聽到這一情況后,就與其他村干部一起,深入市場進行調查,隨后很快就為明逯調整出1000多平方米的庫房。文剛說:“‘外商’的事就是我們的事,這是我們應該做的?!?/p>
也許,在他們看來,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這些小事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幫扶、守護和堅持,才讓商戶擁有了實實在在的滿意感、幸福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