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收納深秋祝福 樂享初冬爛漫

——臨猗三管銀杏源再印象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1-08

俯瞰銀杏源,斑斕美如畫。

都說河東的秋跑得快,一不小心就與冬撞個滿懷。

是呀!還沒看夠初秋的天高云淡、仲秋的五彩斑斕、深秋的唯美浪漫,這就立冬了。

手拉著手,走過春夏秋冬。

11月7日,水始冰也、冬之始也。雖然入冬了,但一切都還來得及。拽住秋的尾巴,在臨猗三管的銀杏源里,遇見暖陽與爛漫,未嘗不可。

三管銀杏源,一個世外桃源。每每霜降之后,這里成片的銀杏樹就會“滿身盡帶黃金甲”。那耀眼的金黃趁著秋高氣爽,好似一幅醉人的畫卷鋪展開來。

人在源中游,化作逍遙客。你看那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有的依偎在樹旁,享受著獨處的寧靜;有的撿拾散落的銀杏葉片,是要留存一個念想;還有的把自己定格在“赤橙黃綠”中,笑靨如花……

無論男女老少,都在銀杏源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精神寄托、快樂源泉。此時,人們不免會琢磨,這個“一入銀杏深似海”的好去處,是哪個有心人打造的?

就是那個子高高、就是那皮膚黝黑、就是那一臉質樸的“新農人”卓晉剛。認識卓晉剛的人,都知道這個黃土地走出來的河東漢子,有著苦干、實干加巧干的精氣神。

身處臨猗、地道農民,卓晉剛也曾種過蘋果。多年前,機緣巧合之下,他改種銀杏。

相關資料顯示,銀杏是古代銀杏類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種,最早出現于3.45億年前的石炭紀,因此被看作“世界第一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貓”。

銀杏易種,存活時間也久,但不是那么好打理的。為了把銀杏管護好,卓晉剛也是費盡了心思。

吃住都在銀杏旁,不斷外出學技術……在卓晉剛的精心呵護之下,上千棵銀杏在三管這兒扎了根,并漸漸成為三管甚至臨猗的標志性一景。

粉黛掠過心扉,撩起層層記憶。

為了增強游客的體驗感,卓晉剛又圍繞銀杏,種下了菊花、種下了格桑花、種下了粉黛草……

秋冬之交,黃色、粉色、紅色……一個比一個濃烈。從空中俯瞰,這銀杏源色彩繽紛、美不勝收,難怪會吸引這么多來人。

當然,僅靠這點“顏色”,想留人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為此,每年銀杏最美的時候,卓晉剛就會舉辦銀杏文化節。

銀杏文化節期間,有的人會為銀杏賦詩作詞,有的會為銀杏揮毫潑墨,還有的會為銀杏高唱一曲……這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不僅熱鬧了銀杏源,更愉悅了“天命人”。大家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說到滿載而歸,不僅僅是指人們的精神得到了放松,還有就是卓晉剛為大家準備的銀杏果、銀杏茶、銀杏醋等。

“要為游客提供吃喝玩樂一條龍服務,那樣才能長久、才能壯大。”他說。

現如今,銀杏源的面積已由最初的50余畝增至150余畝,成為集銀杏林、植物景觀園、垂釣園、采摘園、游樂園等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綜合體。銀杏源的知名度也在“人傳人”之下,走出了河東。

凝視著一地金黃,那是卓晉剛的一腔熱忱;感受著銀杏源的與眾不同,那是卓晉剛的鄉村振興夢。“希望銀杏源發展得越來越好,那樣附近的老百姓就有福了。”三管鎮有關負責人說。

讓我們都收下這份祝福與感恩,在深秋初冬。小心地把它呵護,然后慢慢地把它傳遞出去,期待來年的春暖花開。 

記者 景斌  攝影 記者 衛行智 張國平

記者手記

說銀杏是“世界第一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貓”,或許有人不解。

其實,完全不用懷疑,因為在河東就有兩棵非常有名的千年銀杏。一棵在垣曲縣劉張村,一棵在芮城縣南辿村。

這兩棵千年銀杏,樹干粗壯,非數人不能合抱;枝葉繁茂,彰顯著旺盛的生命力。他們雖不能言談,可周身都是故事。關于南辿銀杏,村里流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在樹下濟世救人、教化村民;宋太祖趙匡胤曾在樹下操練精兵,從而奪取天下。關于劉張銀杏,據說是一劉姓游子遙念家鄉的見證。

眼下,這兩棵千年銀杏正一樹金黃、驚艷時光,有興趣的可前往一睹其別樣風采。

回頭再看三管這片銀杏源,希望他們都能像前輩一樣深扎河東、力擎蒼天,為若干年后人們找尋過往的歷史、文化、傳承,留下些只言片語。

 記者 景斌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