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0-24
□記者 杜磊 文圖
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勞動實踐和綜合素質拓展,近日,運城市青少年創新實踐學校組織開展農耕文化研學和戶外拓展實踐活動。來自新絳中學初中部、臨猗雙塔初中、貴戚坊初中、稷峰三中、化峪初中的學生們走進夏縣格瑞特葡萄酒莊園、芮城圣天湖黃河營地,感受萬畝綠色莊園,聆聽葡萄“講故事”,學習農耕文明,踐行勞動精神。

學習農耕文化
踐行勞動精神
中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農耕器具的不斷演變,對古代農業文化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格瑞特農耕文化博物館,陳列著織布機、石磨、石碾及犁、耙、斛、斗、升、風車等傳統農具,學生們邊走邊看,邊聽邊想,認識了許多傳統農具,了解了一些農業基礎知識。推石碾、學紡線、磨豆腐……學生們沉浸式體驗晉南傳統的農耕生活,零距離感知傳統農業、生態農業與新時代鄉村振興產業的融合。
一處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住的“胡基”房,引起了學生們的關注。“胡基房是用什么建造的?”“為什么土坯能這樣一塊塊、一層層地壘成房子?”……隨著老師詳細的講解,學生們對古人的建筑智慧和傳統農耕文化有了進一步了解。
秋日的格瑞特莊園,萬畝莊園滿目勝景,沁人心脾。在講解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參觀了葡萄酒文化主題展館,深入了解我國的葡萄酒文化,以及種植葡萄、釀制葡萄酒的工藝流程,感悟了葡萄酒的厚重歷史。

去年,格瑞特莊園被確定為“山西省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示范基地”和“運城市大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吸引了一批批青少年前來參觀學習。
堅持健康第一
拓展綜合素質
芮城圣天湖是黃河中下游最大的國家級濕地保護區,被譽為黃河濕地的一顆璀璨明珠。近年來,先后被省教育廳、國家體育總局、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示范基地和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
秋日的圣天湖,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學生們走進圣天湖黃河營地,領略黃河之美,挑戰自我、磨礪意志。他們熱情高漲,躍躍欲試,積極參與攀巖、叢林穿越、攀爬網、GAGA球、極限飛盤、旱地冰壺、黃河陶藝等項目的挑戰,在運動中勇于探險,體驗快樂,享受成長。

“我們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運城市青少年創新實踐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市各學校積極參加綜合素質拓展研學活動,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大大增強了他們的團隊意識和實踐能力。
經歷是最好的學習,研學是最美的相遇。圣天湖黃河營地研學,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學生的見識,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敢于嘗試、大膽創新、挑戰自我的精神,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記者手記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一理念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認同與支持。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孩子在社會中實踐,在大自然中學習。因此,研學作為一種將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的教育方式,因其寓教于游的特點,越來越受學校和家長的關注與重視。
研學課程走出課堂,進入自然和社會,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其趣味性、生動性、實用性大大地吸引著孩子們。更重要的是,這種實踐教育能夠幫助孩子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參與勞動教育時,他們不僅僅是在完成任務,更是在理解勞動的意義、尊重他人的付出。相信這樣的體驗會讓孩子們對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堅韌不拔。 記者 杜磊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