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0-21
□賈玉祥
包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美食,與餃子一樣歷史悠久,名揚天下。包子制作簡單,外形美觀;有葷有素,蒸烤炸煎;主副搭配,營養全面;貧富皆宜,攜帶方便,因而深受各類人群喜愛,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常見之物。在我們運城人的飲食結構中,包子一直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即便是在飲食品種令人眼花繚亂的今天,運城人的宴席最后還要上一道包子,如此才叫圓圓滿滿。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飲食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包子也不例外。包子的制作、材料的選配、口味的選擇、加工的程序,都有了較大改進,繼而衍生出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口味獨特、久負盛名的品牌包子,如天津的“狗不理”、開封的灌湯包、上海的生煎包、武漢的黃鶴樓小籠包等。近年來,市面上又出現了一些配方各異、各有特色、遍布南北城鄉的連鎖包子店。
我們運城的包子很有特色,個大、皮薄、餡多、味鮮,深受人們喜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心城區鐘樓底有一位老者,長期于傍晚挎籃叫賣葷素包子的情景,已成為老運城人津津樂道的飯后談資。20世紀末,老東街生意紅火、食客盈門的小籠包店里,香噴噴的小籠包子更是一代代運城人的美好回憶。
運城包子選材精細,制作精良,口味多種,物美價廉,成為運城人早餐的首選之物。每天早上,當太陽還未露臉,運城大街小巷的包子店已是熱騰騰、香噴噴,引來絡繹不絕的食客。一些包子店的包子常常是供不應求,引起食客們的爭搶。南城墻街與西城墻街的兩家包子店,新出鍋幾籠包子往往在幾分鐘內便會被食客們一搶而空,筆者就曾幾次遇到了這種場景。
但如此種種,筆者還是覺得欣喜。這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暖暖的人間煙火氣。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