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絳縣老人:成就“天下第一縣”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0-17

□記者 薛麗娟 文圖

“絳縣老人”,意指高壽之人。這個成語大家可能不是那么耳熟能詳,但提到有史可查的“天下第一縣”——絳縣,其意義就非同一般了。“絳縣老人”正是“絳縣”二字最早的歷史來歷。

《左傳》中關于長壽“絳縣老人”的記載,是先秦歷史典籍中首次出現“縣”這一名稱,因此,絳縣素有“天下第一縣”之稱。

《左傳·襄公三十年》記載:“二月,癸未,晉悼夫人食輿人之城杞者。絳縣人或年長矣,無子,而往與于食。有與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紀年。臣生之歲,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問諸朝,師曠曰……遂仕之,使助為政。辭以老。與之田,使為君復陶,以為絳縣師,而廢其輿尉。”

公元前543年的一天,晉悼公夫人宴請為杞國建造都城歸來的役夫,有位絳縣老人年紀很大而無子,前往赴宴。古時征收勞役,一般60歲是不應征的。看著老人的年齡特別大,便有人去詢問。老人未直言,而是回答:“臣是小人,不知日歷紀年。出生那年,是正月甲子日,至今已過四百四十五個甲子。最后一甲子到今天,已過三分之一。”古代歷法比較復雜,隨行官員只能上報,請來博學的大夫師曠。按干支紀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從甲子、乙丑一路數到癸亥,一周期一共六十之數,叫作一甲子。師曠精準計算,從老人生于那一年開始,445甲子乘以60,是26700天,再加三分之一甲子,除以每年365天,可知老人其實已73歲,當時可算高壽。因為老人的學識和智慧,朝廷免除其徭役,并聘為絳地縣師。

由此可見,兩千多年前古人就善于利用歷法計算,知道一年有365天。

之后,人們常用“絳人”“絳老”稱呼壽高者,代表智者,大詩人蘇軾、秦觀也都曾以此詠詩稱贊友人。在故事發生地絳縣,人們更是尊老愛老,建亭立碑紀念“絳老”,絳縣博物館(絳縣文廟)內至今仍存有一“絳縣師”線刻石碑,是“天下第一縣”的實物佐證。

《左傳》又名《左氏春秋》,傳為春秋時期左丘名所著。由此可知,河東絳縣在春秋時期就已稱縣。

很多外地人,初到運城,總會分不清絳縣和新絳縣。而且運城人習慣稱新絳為絳州,更是讓不熟悉運城的人一臉茫然。其實這兩個縣淵源頗深,現在讓我們來一路溯源。

眾所周知,絳縣史稱故絳,是堯的故鄉,也是晉之故都,境內有晉獻公墓、晉文公墓、晉靈公墓、車廂城等遺跡。

公元前669年,也就是晉獻公八年,晉獻公吸取上兩代君王的教訓,大舉誅殺同宗諸公子,待無人能爭奪其位后,選址建都于車廂城。因堯王故里城外的幾座土嶺山石皆為紅色便取名“絳”,從此定都于絳。至今絳縣境內仍稱呼絳山。

晉國五次遷都,在絳縣的時間長達83年。也是這段歷史的發展,奠定了晉國在春秋時期稱霸的基礎。

到了晉景公時期,也就是公元前585年,又將都城遷到新田,還是命名為絳。于是,晉國人稱原來的都城絳為故絳,而把新遷的都城新田稱為新絳。

舊城稱“故絳”,新都稱之“新絳”。這是兩個縣城最早期的牽扯,在春秋時便注定的緣分。

到了晉平公時,他的母親晉悼公夫人是杞國人,所以才會有絳地老人修城的故事。后來,晉平公認為“絳”這個地方出長壽之人,非常難得,便取名“絳縣”。這是“縣”作為區域設置的最早稱呼,也算是晉國設置的第一個“縣”。

關于“縣”,其在做地方行政單位之前,與“懸”是同一字,意為掛、聯系。《說文解字》載:“天子畿內,縣也”,與天子緊密相連,也就是天子直接管轄的地域。

從《左傳》中“絳縣老人”的記載,可知縣制的起源,最早能追溯到春秋時期。秦始皇統一天下后,商鞅變法廢除了分封和行縣制,開始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便于中央集權。

秦始皇置絳縣,治所于故晉都絳,屬河東郡。經過三家分晉、戰國混戰,百年發展演變,絳縣在秦統一后依舊保持其名。此后,絳縣基本一直是以縣的建制延續至今。

相對絳縣,新絳縣歷史上的地域范圍則一直在變化,從北魏年間的東雍州到北周的絳州。隋時,州治遷至此,唐時又設絳州總管府,管轄十五州。后歷代雖領域有變,多有興廢,但絳州之名一直被人們所認可。直到民國辛亥革命后,廢州改縣,為了與相鄰絳縣區分,絳州取“咸與維新”之意,改名“新絳”。

“絳縣老人”不僅成就了絳縣“天下第一縣”的美譽,而且讓河東大地尊老敬老蔚然成風。透過這段故事中歷法的生動演繹,今人見識到了古人的智慧,為研究古代郡縣制度及國家治理發展提供了更翔實的線索。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