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0-17
記得那是一個冬日的早上,我到一所鄉(xiāng)村小學進行為期一周的作文輔導。第一次輔導時,當我走進三年級教室,一眼就看到一個穿得臟兮兮的小男孩窩在墻角的座位上,那沒洗干凈的臉上流露著自慚形穢的神色,目光閃閃躲躲、游移不定。看到他,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苦難的童年,當時我心頭一震,覺得應當為他做點什么。在講解中,我向他投以熱情而鼓勵的目光,我知道他在用心聽講,因為我看到了他與我的眼神交流。開始作文練習時,我走到他跟前,撫摸著他的頭,關切地說:“這位同學,你身體不舒服嗎?”說著就把他扶了一下,他沒有吭聲。但是身體不由得坐正了。我充滿憐愛地注視著眼前這個學生,看到他用手摳著蓬亂的頭發(fā),面上顯出作難的神色。顯然沒有要動筆的意思。于是我親切地問他:“有困難吧?寫不下去,是嗎?”他惶惑地看著我,低下頭,用手搓著衣角,沒有吭聲。我接著說:“你能根據(jù)老師講的內容先說說你的想法嗎?”他看樣子想說不,可是又不好意思,嘴唇抖動了幾下,最后努力地擠出兩個字說:“好吧。”剛開始他聲音很小,說話結結巴巴,后來越來越流暢。他說完之后,我點點頭,說:“不錯嘛!”然后又根據(jù)他選的素材,耐心地給他做了指點,之后我說:“我們一起試著寫下來,好嗎?”只見他眼里閃過一道亮光,咧嘴一笑,好像腦洞大開,很快地抓筆寫了起來……
第二天,我在校園里碰到他的時候,看見他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他的頭發(fā)看上去平服整齊多了,臉蛋也洗得干干凈凈。他看見我,嘴張了張,似乎想問好,又害羞地低下頭。我笑問:“作文難不難?”他抬起頭,看著我,小聲說:“不難。”我鼓勵他說:“你只要努力寫,就一定會越寫越好的。”他高興地點點頭,依依不舍地走了,在快要進教室的時候,還特意回頭望了我一眼,臉上漾起明亮的笑容。
后來,我向一個老師了解這個學生的情況,那老師說,他家境貧寒,再加上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沒人管教。在班上,因為性格孤僻,同學們也不多和他玩。了解到這些情況,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只覺得有責任從精神上多關愛這個學生。沒想到在我后來輔導的幾篇作文中,他一篇比一篇寫得好。他的代課老師發(fā)現(xiàn),他上課能專心聽講了,作業(yè)寫得越來越工整了,并且和同學也能打成一片了。老師非常驚訝,忍不住對我說:“這娃怎么一下就變了,不管是從外表形象還是學習態(tài)度上就像換了個人。”我更沒想到,在我輔導的第五天上午,我從村里吃過早飯返回房間,他竟在凜冽的寒風里守候在我的房門口,手里捧著一枚剝開皮的橘子,非讓我吃不可。我看著他清瘦的臉,明白他更需要這橘子的滋養(yǎng),可看著他眼睛里流露的誠懇的神色,我又怎么忍心拂逆了孩子的心意?我剝下一瓣,余下的留給他。我慢慢地咀嚼著那瓣橘子,不禁心頭發(fā)熱,眼里發(fā)潮,鼻根發(fā)酸。這哪里是在咀嚼橘子,分明是在咀嚼孩子那純真而樸實的感情啊!此時,我深深地被感動著,同時也意識到一個教師肩頭擔子的沉重,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不盡心盡力地去輔導,能對得起他們嗎?一個教師如果能對特殊群體的學生多一點關愛,也許就可以改變他們的人生,成就他們的夢想。
當晚,我在日記里深有感觸地寫了這樣一段話:如果說一個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是一輪太陽的話,那么,她燃燒的熱能,就是教師高尚的道德、神圣的使命、不可推卸的責任與擔當!就算自然界的太陽,尚有照不到的陰暗角落的話,教師情感太陽的照耀,絕不能遺留任何角落!(郝全亮)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