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傳承流派藝術 培養后繼人才

武俊英再收弟子韓青娟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0-11

□王思恭 姚小勇

武俊英與新徒韓青娟

10月8日,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蒲州梆子代表性傳承人、運城市文聯原副主席、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武俊英,正式收萬榮縣蒲劇團旦角演員韓青娟為徒。在當天舉行的收徒拜師儀式上,韓青娟手捧拜師帖大禮拜師,并向老師獻花;武俊英收韓青娟為徒,授予其收徒證書,并贈送了自己的代表作品光盤和傳記。

武俊英及其9位弟子

武俊英之前兩批所收的8位弟子齊聚拜師現場。弟子代表、山西省蒲劇藝術院院長賈菊蘭作表態發言,對武老師多年來對她們的幫助培養深表感謝。她說:“沒有武老師母親般的苦心培養、從嚴要求,就沒有我今天的一切。”筆者與運城市藝校原副校長、山西省《戲友》雜志顧問、劇作家潘廣民精心策劃了儀式,并擔任見證人。

韓青娟終圓拜師夢

原籍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的韓青娟,自幼酷愛戲劇,經過戲校培訓后,進入萬榮縣蒲劇團,工小旦,兼演青衣。不久,她即以啟蒙戲《蘇三起解》登臺,得到各方好評。之后,她以《贈珠》《小宴》《走南陽》《瓊宮驚變》及現代戲《酷情》等劇目熱演城鄉,成為劇團的業務骨干。她的愛人李海榮是劇團的后勤人員,公爹是著名小生演員、萬榮縣蒲劇團老團長李百緒,一家人均與蒲劇有著很深的緣分。

后來,韓青娟夫婦選擇了下海打拼。但不管身在何處,再忙再累,韓青娟仍然情系蒲劇,對武俊英老師的代表作更是百聽不厭。看武俊英演出,聽武俊英唱腔錄音,成了韓青娟的精神寄托,拜武俊英老師為師,是她多年的夢想。

2021年,韓青娟以“二丫”的網名在抖音平臺開設賬號,演唱了《送女》《蘇三起解》《西廂記》《玉蟬淚》《滴血的母愛》等武派代表劇目經典唱段,與武俊英老師在平臺上不期而遇。二人聯唱聯播,吸引了大批觀眾,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韓青娟上門求教,武俊英悉心授藝,往往一待就是好幾天,二人早已形成了事實上的師徒關系。收徒儀式的舉辦,使韓青娟終圓多年夢想,她決心學習、傳承武老師精湛的表演藝術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虛心向各位師姐師妹學習,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優勢,為傳承武派藝術、振興蒲劇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戲迷熱議俊英腔

儀式上,部分親友、戲迷及各界人士代表,暢談武俊英流派的藝術影響、藝術貢獻和時代價值。武俊英從藝50多年來,主演了一大批蒲劇經典、創立了武派藝術,以慷慨、豪放的“壯美”為主要特征,兼具抒情、委婉、優美、動聽的“柔美”。武俊英不斷創新發展和自我完善,對擴大蒲劇受眾群體、提高蒲劇的藝術站位作出了突出貢獻。

武俊英主演的《蘇三起解》,一個半月之間3次赴省參加演出,一年半之間3次進京演出,并成功“奪梅”;她曾榮獲中國唱片總公司第六屆金唱片獎第一名;中國藝術研究院曾在京召開俊英腔專題研討會,她還為研究生班舉辦講座;應南京藝術學院之邀,蒲劇(武俊英)昆劇(孔愛萍)就兩個劇種的文化、音樂和表演特色進行對談,并舉辦蒲劇講座;她與弟子賈菊蘭同為全國黨代表、同為梅花獎獲得者等特有的成就和經歷,更是被人津津樂道,給人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作為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蒲州梆子首批代表性傳承人,武俊英以劇目傳承、弟子傳承、基地傳承、機構傳承、蒲劇進校園、輔導戲迷學戲等方式,做了大量工作,收獲了累累碩果,而弟子傳承的成就尤其搶眼。

之前,武俊英所收的8位弟子中,賈菊蘭榮獲山西戲曲杏花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系一級演員,并任市文聯副主席、山西省蒲劇藝術院院長;蘇鵬榮獲中國戲劇二度紅梅金獎、杏花獎,系一級演員;李紅莉榮獲中國首屆國際小戲藝術節優秀表演獎、中國戲劇紅梅獎金獎,系二級演員;王苗苗、孫鳳梅、張瑾榮獲山西戲劇杏花獎;黃丹榮獲中國戲劇紅梅獎山西賽區獎、運城市青年演員戲曲大賽銀獎;張萍榮獲山西衛視《走進大戲臺》擂臺賽10強選手、河南省戲劇匯演文華獎等獎項。弟子們的成就,成為武俊英引人注目的成績單。

師徒同聲唱經典

收徒拜師之后,新收弟子韓青娟匯報演唱了武派劇目《清官寇準》中寇夫人的唱段和《西廂記》中崔鶯鶯的唱段。她唱得抒情委婉、韻味濃郁,得到眾人好評。

來自河南三門峽市多才多藝的武派弟子張萍,用鼓板伴奏、自敲自唱的《蘇三起解》,令大家大開眼界,贊嘆有加。

武俊英和弟子們共同演唱的《西廂記》選段,讓在場的戲迷、各界人士和親友過足了戲癮。

現場,著名畫家韓周太以巨幅《寒梅圖》祝賀,著名作家馮建國、趙含民以“師拜俊英”條幅,著名書法家原旭東以“桃李芬芳”條幅表示祝賀。戲迷韓希民從崇公道“你有名,他有號”,唱到“蘇三離了洪洞縣”,別有一番情韻。

儀式最后,9位武派弟子在賈菊蘭帶領下,齊聲朗誦武派拜師訓詞:“我們會謹遵師訓,不斷砥礪從藝初心,努力探索藝術真諦;堅決恪守職業道德,全力傳承蒲劇藝術;為百姓認真演戲,為時代傾情歌唱!”

期望武俊英和她的9位弟子師徒合力,再接再厲,打造精品,為傳承武派藝術、振興蒲劇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這正是:

鐘情蒲劇圓夢想,

拜師傳唱俊英腔。

師徒合力鍛精品,

同心攜手譜華章。

攝影 孫立功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