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警惕!別讓血栓“栓”住你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0-11

本報記者 魏 濛

不當行為容易引發血栓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血栓患病率逐年增加,且漸呈年輕化趨勢。

日前,張偉杰主任接診了一位37歲的上班族。由于工作需要,小陳經常熬夜加班,長時間久坐不動,導致手指麻木。雖然出現了這種情況,但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內引起他的重視,仍然熬夜加班,即使是休息日也不早睡。有天晚上,小陳在家看電視時,突然感到頭暈目眩,視物模糊,隨后意識不清。家人發現后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并將小陳緊急送往醫院。在醫院接受檢查后,被診斷為腦梗。

“人體內部分布了無數根血管,它們主要起到的是運輸營養以及血液、維持體內各個組織器官正常運作的作用。”張偉杰介紹,一般來說,血管是有一定彈性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的彈性會逐漸減弱,如果這時候人們存在各種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比如熬夜、吃油膩的食物、長時間不動等,就很容易導致體內的血脂含量偏高,進而使得多余的脂質不斷地在血管內壁上滯留,最終形成血栓。

張偉杰說,血栓發生的位置不同,在人體內會形成不同的病理狀態。當血栓發生在冠狀動脈、下肢動脈、頸動脈,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下肢動脈栓塞、缺血性腦中風等急癥。當血栓出現在深靜脈,脫落后會隨血液流動進入肺動脈,引發兇險的肺栓塞。據臨床統計,有20%的血栓栓塞在腦血管中,10%在內臟血管,肢體血栓則要占到70%到80%,而下肢栓塞是上肢的5倍。

張偉杰提醒,很多人認為只有上了年紀的人血管才會有問題,殊不知,由于人們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了頸動脈斑塊的年輕化,這種情況一定要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警惕,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和戒掉那些易給血管“添堵”的習慣。

高熱量飲食。生活當中,高脂、高糖的飲食結構,千萬得改掉,因為這會大大增加我們身體的負擔,易引發“三高”。同時,多余的糖分、油脂會在血管壁上緩慢地形成斑塊,出現血管狹窄、血液循環不暢等癥狀,加快了動脈硬化和血液流通阻礙的形成。

長期熬夜。如果經常熬夜,人體內會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使得血管收縮,血液流速比正常時慢,會引發心臟類疾病。

缺乏運動。如果長期不運動,會減慢人們身體的新陳代謝,內臟活力減少,代謝率下降,血液循環不順暢,血管中的廢物無法排出,血管中的垃圾長期在我們血管壁上不斷積累,血管彈性降低的同時還容易造成血管堵塞。要是長時間久坐不動,腿部肌肉收縮減少,下肢血液流動速度減慢,血液就有可能停滯。如果再加上飲水量不足,血液濃縮,則容易凝結成塊狀。如果本身又是高危人群,如高血壓患者、血脂異常人群等,就容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

吸煙。眾所周知,吸煙有害身體健康。這是因為香煙中所含的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是導致人體血壓升高、心跳加快的第一要兇,甚至還有致癌的風險。有害物質會大量堆積在血管中造成血管堵塞。

肥胖。人體中的內臟脂肪,在進入消化系統以后,會對我們肝臟產生一定損傷,加速影響肝臟脂類代謝。也會導致新陳代謝紊亂,情況惡化的話還會加速血管產生堵塞問題。

大量飲酒。飲酒過量,酒精會對胃黏膜造成一定刺激;另外,酒精中的乙醇通過肝臟代謝。大量飲酒,會給肝臟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導致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增加心肌的耗氧,容易形成血栓。

血栓的“報警信號”

血栓通俗地說就是“血塊”,人體血液中存在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在正常情況下,二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以保證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但在特殊情況下,如血流變緩、凝血因子病變、血管損傷,導致凝血功能亢進或抗凝功能削弱時,則會打破這種平衡,此時,血栓便會悄然而至。

那么,哪些信號是血栓堵塞血管的“預警”?

“發生血栓時身體會報警,即使癥狀非常輕微也要重視。”張偉杰說,血栓形成初期,身體是沒有感覺的,當形成90%時,便會發生血管栓塞。一旦血管堵塞有所表征,便是已經到了嚴重時期。所以要注意身體所傳遞的這些報警信號。

哈欠不斷。80%的患缺血性腦血栓病者,發病前5天至10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

血壓異常。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時,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是形成腦血栓的前兆。

高血壓鼻出血。高血壓者鼻出血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種危險信號。數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癥狀,這種人可能在半年之內會發生腦血栓。

突發眩暈。在平時休息時,突然一陣眩暈,失去平衡或協調能力降低,甚至發生昏厥現象。要注意,這是腦血栓最為常見的先兆。如果經常發生,則要盡早到醫院就診。

四肢麻木。當人體血液中有血栓,四肢會因為供血不足而出現麻木、疼痛。如果突然感到腿疼、有壓迫感或者是下肢麻木等,一定要警惕。

間歇性跛行。如果血管堵塞加重,會出現間歇性跛行,走路一瘸一拐。走幾百米,便會感覺腿酸,需要休息一會才可以緩解。血栓會引起供血不足,導致肌肉酸痛。如果忽視下肢動脈堵塞,病情進一步進展,就有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突然小腿腫脹。血栓在靜脈中形成,血液無法回流到心臟,壓力會導致液體擴散到腿部組織,最容易辨識的就是突然單側腿腫了,常見于膝蓋以下部位。如果感覺小腿腫脹但目測無法確定,可以用卷尺測量比對。

張偉杰說,任何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伴有抽搐發作;近期有頭部外傷史,伴有昏迷、嗜睡;頭痛的性質、部位、分布等發生了突然的變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頭痛,在夜間痛醒這些突然發生的狀況,要引起警惕。

怎樣不被“栓”住

99%的血栓是沒有任何癥狀和感覺的,甚至到心腦血管專科做常規檢查,血脂、血壓、心電圖等一切指標正常,但卻會在不知不覺中突然發生,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事實上,靜脈血栓是完全可防、可控的。

張偉杰說,血栓發病前極為隱蔽,且大多是在安靜的情況下發病,發病后又癥狀劇烈。因此,積極防范非常重要。

健康飲食。健康飲食原則是低脂、低鹽、低糖和高維生素,吃得不要太油膩,多吃低脂、富含纖維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健康脂肪(如魚油、植物油等),有助于維持血管健康。

規律運動。每周進行150分鐘中至高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可幫助促進血液循環,降低患血栓的風險。同時,避免長時間坐臥不動,盡量每個小時活動幾分鐘,尤其是在長途旅行、長時間工作或久坐的情況下。

補充水分。喝水有利于稀釋血液,正常人每天應攝入水量為2000毫升—2500毫升,保持適量的水分攝取可以幫助稀釋血液,減少血液黏稠度,從而利于血液流動,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

控壓降糖。血壓升高時,低密度脂蛋白會加重對動脈壁的損傷,加速動脈硬化的進程;糖尿病可誘發全身血管的損害,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

盡早戒煙。一支煙會在不經意間摧毀全身各處血流所經之地,尼古丁會損傷血管內膜,導致脂質、炎癥細胞等在血管內堆積,從而形成附壁血栓。建議吸煙者盡早戒煙,不吸煙者遠離二手煙。

合理用藥。血液處于高凝狀態的患者,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預防性應用抗凝藥物。如果您已經有血栓形成的風險因素或病史,一定要遵循醫生的建議,如服用抗凝藥物或其他相關治療,并定期隨訪檢查。

定期檢查。建議親人中有血栓患者的高危人群,應定期到醫院進行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凝血酶時間等易栓癥初篩項目的檢查。一旦出現栓塞跡象,立即就診,時間越早越好。

張偉杰說,盡管血栓可能導致嚴重后果,但它是可防可治的。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可以顯著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為了遠離血栓,大家要知血栓、防血栓,保持健康生活,別讓生命被血栓“栓”住。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