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0-11
一般藥物用150毫升—200毫升水送服
大部分的片劑,如送服時喝水太少,藥物僅靠少量的胃液很難完全溶解,可能導致吸收不完全;如喝水太多,會稀釋胃液,加速胃排空,也不利于藥物的吸收。
對于中藥顆粒劑,根據傳統中藥湯劑用量,沖泡成150毫升—200毫升的湯劑最好,不要太稀也不要太濃,喝完后再漱口即可。
對于膠囊,建議飲水量應不少于300毫升。膠囊是由膠質制成的,遇水會變軟變黏,喝水少了沖不下去,滯留在食管中慢慢地溶解會對食管黏膜產生不良刺激,嚴重者可引起食管炎。
這些藥物服用后要大量喝水
喹諾酮類抗生素: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經腎排泄,大量飲水,可以避免引起腎損傷。
磺胺類藥: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和柳氮磺吡啶由腎排泄,在尿液中的濃度高,可形成結晶性沉淀,出現結晶尿、血尿、尿痛和尿閉。所以要大量飲水,讓尿液沖走結晶。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鏈霉素、阿米卡星等腎毒性較大,多喝水以稀釋并加快藥的排泄。
抗病毒類:阿昔洛韋、泛昔洛韋等可導致藥物結晶性腎衰,吃藥期間要多喝水。
抗痛風類:如別嘌醇、苯溴馬隆、非布司他等,要加大送服的水量,保證飲水量不少于2升,減輕藥物對消化道的刺激,同時協同堿化尿液,防止尿酸在排出過程中在泌尿道形成結石。
雙膦酸鹽:如阿侖膦酸鈉在空腹下需至少200毫升水快速送服,以避免雙膦酸鹽對食管有刺激性,在服藥后不宜立即平臥,保持上身直立30分鐘。
還有兩類:鹽類瀉下藥、解熱鎮痛藥類藥物,如硫酸鎂和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藥,下瀉或出汗丟失的水分需及時多喝水補充,防止水鹽代謝紊亂。
這些藥物服用后應該少喝水
胃黏膜藥物:如硫糖鋁、果膠鉍等,僅需少量水送服,且服藥后半小時不宜喝水,以免保護膜被水稀釋。
消化道黏膜保護劑:如蒙脫石散,具有較強吸附力,可均勻覆蓋在整個腸腔表面,以吸附致病微生物。服用后如果飲用過多的水,會影響藥物對消化道內病菌的固定和抑制。
止咳藥:如各種止咳糖漿、復方甘草合劑等,通過覆蓋在呼吸道黏膜,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神經末梢刺激達到止咳作用,服藥后不宜立刻喝水,以利于保護膜的形成。如果覺得口干,應在服藥半小時后再喝水。潤喉片使用也同理。
這類急救藥品:經口腔黏膜吸收的急救藥品,如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硫酸沙丁胺醇等,喝水太多會將口腔中的藥物沖入胃里,影響療效。
廖世麗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