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蘇東坡傳》: 一個失意者的救贖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9-19

□王陽

寫《蘇東坡傳》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尤其是對于我這樣才薄智淺的,更是一件“難于上青天”的事。

一來是李一冰、林語堂、康震等名家珠玉在前,想要寫出新意太難;

二來我向來奉行“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理念,文字過于樸實,過于簡白,不喜歡對人物進行過多文學和藝術加工,怕失了“坡仙兒”的神韻;

三來關于蘇軾的史料實可用“浩如煙海”來形容,包括但不限于《宋史》《東坡志林》《宋人軼事彙(匯)編》,以及蘇軾平日里寫的書信、奏折、文章等,想要在里面有所取舍,簡直難于登天,倒不是怕寫出來字數太多,而是怕字數太少;

四是時間緊迫,怕匆忙之中寫出來的文字難登大雅之堂。

懷著這樣惴惴的心,我全力投入了“蘇傳”的創作中。好在我平日里就喜歡蘇軾,看的資料不算少,搭起框架來還算不得太難。

蘇軾是個儒、釋、道融會貫通的人物。他既是一位入世的儒者,也是一位超然物外的道者,甚至在最艱難的歲月里,他也與佛學結緣,將慈悲深植于心。正是這三種思想的交織,造就了這位偉大的文化巨人。這三者,一個講“入世”,兩個都講“出世”,一個人身上能夠融合這看似完全矛盾的兩面,實在令人驚嘆,令人敬仰。

年輕時,蘇軾的理想就是“致君堯舜”,這個理想一直沒有變過,無論到哪里做官,他第一時間考慮的總是老百姓。在杭州修堤,在徐州抗洪,在密州滅蝗,在黃州救兒,即使到了毒瘴橫生、九死一生的儋州,他仍然“講學明道,教化日興”。從這個方面來說,蘇軾是個優秀的官員,沒有愧對頭頂的烏紗帽,也沒有愧對地方百姓。

后世史書常將蘇軾當成“蜀黨”領袖,說來實在是有些冤枉。蘇軾是個“滿肚子不合時宜”的人,變法派當政時,他反對變法,守舊派“絕地翻盤”時,他又反對守舊派,實在不是個合格的“朋黨”領袖。之所以如此,全因他始終堅持一個理念:凡是對百姓有利的就支持,凡是折騰百姓的就反對。

在我看來,蘇軾童年發生的一件事,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蘇軾小時,母親教他讀《范滂傳》,讀完之后,小蘇軾忽然抬起頭問:“母親,若我要做范滂,母親答應嗎?”程夫人十分堅定地說:“你能做范滂,我就不能做范母嗎?”這顆正義的種子,自此便種下了。這些是他入世的一面。

《東坡志林》中有一篇《記先夫人不殘鳥》,講的是蘇軾小時候,家里有很多鳥來筑巢,且筑得極低,一低頭就能看見。蓋因程夫人教導所有人不可殺生,不能抓捕鳥雀。因此,蘇家的這些鳥兒從來不怕人。管中窺豹,可見蘇軾平時接受的都是這樣悲天憫人的教育,這才有了他無論自己如何困難,都要盡全力救助他人的人道主義。

蘇軾受莊子影響極深,經常在詩詞文章中化用《莊子》中的典故,文風也受到極大影響。《宋史》中說他:“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這成了他性格中超然物外的底色,才有了“一蓑煙雨任平生”,有了“此心安處是吾鄉”,有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儒、釋、道如同三原色,共同融合出了蘇軾這樣一個五彩斑斕、妙趣橫生的“蛟龍不世出”的人物。這樣,全書的框架也就立起來了。于是乎,我創作的重點,就放在了蘇軾人生的轉變上,以轉變中的經歷來凸顯他如何將三教融會貫通。

這本小書基本是在深夜和凌晨完成的,每天夜里12點開始,寫到凌晨五六點鐘,直熬到眼睛生疼、腦袋發脹才肯停下。倒不是我喜歡(也絕不擅長)熬夜,而是只有在夜深人靜時,我才能完全靜下心來,把自己代入到千年之前,代入到黃州的東坡前,代入到密州的超然臺上,代入到御史臺潮濕逼仄的監牢中,代入到“揀盡寒枝”的沙洲,代入到月下赤壁的小舟……去哭,去笑,去惋惜,去留戀,去遺憾,去釋然,去想:人生不就是這樣嗎?有“玉馬金堂”,就有“九死南荒”,反過來也一樣。

那年正是我過得最慘淡、最難熬的時候。在無數個與蘇軾共鳴、“相遇”的深夜,我仿佛看到他戴著青箬笠,穿綠蓑衣,站在風雨中笑著對我說:“人生如逆旅,你我都只是行人而已,有什么好怕的呢?你看那飛鴻,這里踩一下,那里踏一腳,哪里有撒子規矩嘛。”

是啊,人生的本色就是無常,有什么好怕的呢?

感謝“坡仙兒”,感謝這位千年之前的“失意者”,以文字的方式,完成了對另一位“失意者”的救贖。

這本小書,若能寫出“坡仙兒”風采之萬一,就算我這個才疏學淺之小輩功德圓滿了。當然,其中的疏漏和不足之處,也煩請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

王陽,筆名王浩延,自由撰稿人、文史博主,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人,畢業于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出版作品《百鬼夜行》《人類簡史》《萬物簡史》等。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