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7-20
□記者 陶登肖 文圖
“家政技能培訓很有用,而且不花錢。我不僅學到了許多有用的日常生活技能,也對家政行業有了更全面的了解。”7月18日,鹽湖區婦聯在鹽湖城社區舉辦巾幗家政進社區技能培訓會,居民張女士表示。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來,鹽湖區婦聯立足職能優勢,積極探索服務婦女靈活就業的新方法、新路徑,開展“巾幗就業創業促進行動”,促進婦女高質量充分就業,讓婦女就業權益更有保障、就業服務更有溫度。

走進社區 家政服務暖人心
今年以來,鹽湖區婦聯聯合燕子家政、櫻子家政在河東西街社區、天茂城社區等社區設立了巾幗家政服務網點,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家政服務。
巾幗家政服務進社區后,為居民提供培訓、招聘、服務等相關業務,涵蓋保潔、育兒、養老陪護等。同時,針對性開展家政服務活動,創造性滿足社區居民需求,挖掘社區婦女在家政行業的就業潛力,更好地服務大局、服務婦女、服務家庭。
目前,全區在冊巾幗家政企業18家,具有培訓資質的有6家,燕子家政、櫻子家政、好阿姨家政3家巾幗家政企業按照“1+1+N”服務模式,即建立一個巾幗家政服務網點、組建一支巾幗家政志愿者隊伍、提供若干項家政服務項目,共建立了12個“巾幗家政進社區”服務網點,引導家政服務融入社區生態體系。
“家政服務知識講座讓我們學到了不少東西。”鐘樓小區居民李女士說,如果有意愿進入這個行業,婦聯還會給大家做專業培訓,非常貼心。
鹽湖區婦聯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繼續發揮婦聯組織橋梁紐帶作用,根據社區規模、基礎設施、人口結構、群眾需求等,引導“信得過、放心用”的巾幗家政服務企業多形式入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探索“社區+家政服務+技能培訓+推薦就業”模式,推動社區家政服務和社區婦女工作互融互促。
搭建平臺 助力高質量就業
“家政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基礎家政知識、家居清潔與保養、家庭烹飪技能、家庭照料與護理、安全防范知識等。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解基礎家政知識……”近日,在運城零工市場,授課老師給參加培訓的人員授課。

今年以來,鹽湖區婦聯聯合人社部門常態化開展女性就業創業公益講座,采取“免費培訓+就業招聘+普法宣傳”相結合的形式,從婦女所需、所盼著手,積極搭建交流、學習平臺,在促進婦女自我提升、就近就業方面提供貼心服務,助力廣大女性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同時,鹽湖區婦聯還搭建就業信息對接平臺,將提高婦女就業能力、拓寬就業渠道作為工作重點,多層次、多方位開展巾幗就業服務行動,更好地幫助婦女實現創業就業、增收致富。
在鹽湖區婦聯、人社局、退役軍人事務局舉辦的鹽湖區2024年物業、家政專場招聘會現場,求職人員認真查看崗位招聘簡章,并根據就業意向選擇適合的崗位,填寫求職登記表。
為更好地服務女性求職者,招聘會現場還設有婦女創業、普法宣傳等咨詢臺,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等宣傳冊,引導廣大婦女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增強法治觀念和維權意識。該場招聘會共22家用人單位參加,提供2000余個就業崗位,吸引500余名求職者參與,165人達成就業意向。
傳承非遺 探索就業新模式
“吉阿姨,預訂的200個手工掛件做好了嗎?”“這就好了,可以和他們溝通付款的事啦。”近日,鹽湖區婦聯工作人員撥通非遺傳承人吉巧惠的電話,詢問預訂的非遺產品制作情況。
為進一步深化“巾幗就業創業促進行動”,鹽湖區婦聯邀請非遺傳承人授課,推廣非遺技藝、傳承非遺文化的同時,支持和鼓勵有就業需求的婦女學藝,為自己賦能。非遺傳承人結合各小區待就業婦女特點,采取“一社區、一品類、一產業”的措施,讓“指尖技能”成為“沒有圍墻的加工廠”,讓“指尖技能”轉化為“指尖經濟”。

鹽湖區婦聯已組織開展手工刺繡、掐絲琺瑯非遺體驗等專場活動,通過“非遺體驗+技能培訓+靈活就業”模式促進婦女居家靈活就業。“通過培訓就能在家就業創收,大家興致都很高。”吉巧惠說,這種模式既讓非遺“走”到了大家身邊,也讓大家增加了收入。
鹽湖區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傅戈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發揮婦聯優勢,繼續組織巾幗家政服務進社區活動,在服務社區居民的同時,解決“寶媽”的靈活就業問題;邀請非遺傳承人為大家賦能,促進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實現供需兩端的“雙奔赴”,搭建起女性求職者與用人企業的雙向交流平臺,幫助婦女掌握一技之長,實現“婦女就業、企業用工、家庭照顧”的疊加效應,幫助婦女獲得更多就業創業機會,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更好發揮“半邊天”作用。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