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7-19
記者 喬 植
今年以來,絳縣人社局聚焦新業態勞動者工作特點,以“三個強化”為切入點,做好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著力解決他們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強政策宣傳。該縣人社局印發《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休息和勞動報酬權益保障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規則公示指引》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服務指南》等宣傳資料1200份,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加強政策宣傳引導。線上,開展“直播送法”活動,將“傳統普法”轉變為“智慧普法”,通過“以案釋法”、在線交流等方式,對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等內容進行宣傳;同時,還利用其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發布“普法課堂”“政策微動漫”,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解讀各項政策。線下,結合“普法大講堂”“人社服務專員送政策上門”“政策培訓會”“你就業·我護航”等,靶向發力,摸清新業態領域勞動用工“家底”,對企業勞動關系進行討論交流,督促指導企業規范用工管理,切實提高勞動用工管理水平。
強化用工指導。該縣人社局組織專人下企業督導檢查,指導平臺企業及其用工合作企業與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書面協議,合理確定勞動報酬,科學安排工作時間,依法依規制定和修訂訂單分配、報酬支付等平臺勞動規則。要求?平臺企業招用勞動者不得設置歧視性條件,?不得違規收取財物,?不得違法限制勞動者在多平臺就業。?嚴禁采取誘導、?強迫等方式,?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轉化為個體工商戶以規避用工責任。今年以來,該縣人社局下企業指導30余次。
強化糾紛調解。建立由?縣委組織部、?縣總工會、?縣人民法院等單位參加的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整合資源,信息共享,形成統一領導、部門協調、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大格局,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對勞動報酬、休息時間、職業傷害等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開展一站式聯合調解服務,合力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同時,全面暢通窗口、電話、網絡、“局長碼上辦”等投訴舉報渠道和監察、仲裁“綠色通道”,熱情接待、耐心解答新業態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的維權咨詢,及時處理涉及新就業形態違法違規用工問題線索,做到有訴必接、有案必查。今年以來,接收各級根治新就業形態欠薪平臺線索93件,其中工程建設領域31件,涉及人數35人,涉及金額6.53萬元,非工程建設領域62件,涉及人數65人,涉及金額2.22萬元,全部處理完畢。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