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筑夢職場不停歇

?——我市殘疾人就業工作紀實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7-19


見習記者 王月文 文/圖


他,雖失去了右手,卻以有力的左手,細膩地記錄著每一位來訪者的信息;她,雖身坐輪椅,卻憑借靈巧的雙手,用紅線編織出一個個寓意吉祥的中國結;他,雖腿腳不便,卻從未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他們,就是我市各個崗位上熠熠生輝的殘疾人工作者。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身殘志堅”的深刻內涵,成為我市各行各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是殘疾人融入社會、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今年,我市通過積極落實就業政策、精準實施職業技能培訓、精心組織專場招聘會等一系列有力舉措,為殘疾人搭建了廣闊的就業舞臺,讓越來越多的殘疾人朋友“邁進”幸福生活的“大門”,追逐自己的職場夢想,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近日,在河津市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的中國結編織操作間,10多位殘疾人工作者正低頭專注編織著中國結。

政企合力 共筑雙贏未來

在萬榮縣山西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康藥業”)的保安室,一位中年男子正用他的左手,一筆一畫地記錄著來訪者的信息。這名男子,就是55歲的董耀力,一名肢體三級殘疾的工作者,也是我市穩定就業政策下受益的眾多殘疾人之一。

2019年,一場意外讓董耀力失去了右手,他一度感到迷茫與無助。2020年,華康藥業積極響應殘疾人就業政策的號召,為他提供了保安這一工作崗位。“每天巡邏、登記訪客信息等,這份工作對我來說很適合。”董耀力說,“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貢獻力量,這讓我感到非常自豪。”如今,他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收入,公司還為他繳納了“五險一金”,為他的生活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據了解,華康藥業在殘疾人就業方面的舉措遠不止于此。作為一家集生產、營銷、研發于一體的現代化制藥企業,該公司現有殘疾人職工14名,涵蓋肢體、聽力語言及視力等多種殘疾類型。為確保這些特殊員工能夠“停得下、留得住”,該公司不斷探索和完善殘疾人關愛體系,從“一對一”師帶徒制度到足額繳納“五險一金”,從每月惠殘補貼到常態化的關懷慰問,再到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和健康指導,每一項舉措都體現了企業對殘疾員工的深切關懷與責任擔當。

華康藥業在落實殘疾人就業政策的過程中,也收獲了來自政府的稅收優惠、補貼補助等政策支持與激勵。這種政企合作的模式,既促進了殘疾人的就業,也為企業自身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政府、企業共同推動殘疾人就業的雙贏局面。

華康藥業的成功實踐,是萬榮縣乃至我市深入貫徹落實殘疾人就業政策的一個生動例證。近年來,《山西省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山西省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實施方案》等政策逐步落地見效,不斷提高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積極性。同時,市殘聯還協同相關部門,落實稅收優惠、補貼補助等激勵措施,激發企業用工積極性,為殘疾人創造了更多的選擇機會。


近日,在萬榮縣山西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保安室,殘疾人工作者正用左手,記錄來訪者的信息。

精準培訓 鋪就就業之路

走進河津市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的中國結編織操作間,一串串紅彤彤、形態各異的中國結錯落有致地懸掛在墻面上。操作臺上,光線柔和而溫馨,各式各樣的編織工具整齊排列。10多位殘疾人工作者正低頭專注地編織著中國結,黏板、打結、掛穗、組裝……

韓秀秀,一位30歲左右的河津市市民,盡管肢體二級殘疾,但她在這里卻是一位“老手藝人”。她告訴記者:“自從參加了基地舉辦的2期中國結編織培訓班,我已經十分熟悉繞線這一關鍵環節。現在,我每天最多能做100個中國結,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收入。這些錢不僅足夠我自己的開銷,還能為家里減輕不少負擔。在這里,我和大家一起聊天說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我市殘聯通過引進輔助性就業機構,攜手愛心企業讓殘疾人在基地參加中國結編織培訓,并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技能掌握情況,將其分配到適合的崗位上。”該基地中國結編織培訓班相關負責人史小梅說,截至目前,該基地中國結編織培訓班已舉辦2期,共有20余名殘疾人通過培訓實現了就業,他們的月收入在400元至3000元不等。

據介紹,河津市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于2023年9月成立,是首批省級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之一,主要為殘疾人提供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等服務。該基地根據市場需求和殘疾人的實際情況,聯合相關企業,為殘疾人量身定制了包括按摩、養殖、種植、中國結手工編織等在內的多種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截至目前,該基地共培訓殘疾人100余人次。

韓秀秀的故事,是河津市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精準培訓成果的一個縮影,也是我市實施精準培訓的生動注腳。今年,我市制定了《關于下達2024年度市級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的通知》,通過自辦和政府采購兩種方式,開展包括計算機廣告設計、盲人保健按摩、美甲、中式烹調、手工編織、網絡直播等在內的11期培訓,擬培訓殘疾人210余人次。截至今年6月,市殘聯已舉辦兩期培訓班,培訓學員50余人次,幫助更多殘疾人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學有所成、就業上崗。

挖掘崗位 搭建就業便民橋

3月7日,市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內人聲鼎沸,卻秩序井然,一場以“就業幫扶·真情相助”為主題的2024年運城市殘疾人就業援助月專場招聘會在此舉行。招聘會現場,31家企業展位一字排開,涵蓋了制造業、服務業、手工業等多個領域,提供了數百個適合殘疾人的工作崗位。來自全市各地的350余名殘疾人求職者穿梭于各展位之間,他們或低頭仔細閱讀崗位信息,或抬頭與招聘人員熱情交流。

在眾多求職者中,來自永濟市的朱曉峰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多年在外漂泊的他,如今渴望回到家鄉發展,尋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主要想找些操作簡單的工作,比如看看數據或者做些手工。”朱曉峰在一個招聘縫紉機操作員的展位前駐足良久,與招聘人員進行了深入交談。當他得知該崗位對腿腳不便的求職者十分友好時,臉上不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個崗位挺適合我,一條腿就能操作,感覺離夢想又近了一步。”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并對政府提供的這次就業機會表示了由衷的感謝。

除了現場招聘外,我市還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對該場招聘會進行了抖音直播,為無法來到現場的殘疾人朋友提供了線上直播咨詢服務,不僅擴大了招聘會的覆蓋面,也讓更多殘疾人能夠及時了解到招聘信息和就業政策。

開展就業援助月專項行動是我市今年殘疾人工作中的重要一項。活動期間,我市對零就業殘疾人家庭人員、一戶多殘家庭中的殘疾人、家庭困難未就業的殘疾人高校畢業生等群體進行了全面登記和造冊管理,并通過多種渠道為他們提供就業幫扶服務。

據統計,在援助月活動期間,我市各縣(市、區)共走訪殘疾登記失業人員家庭62戶,登記失業的殘疾人員62人;組織線上線下殘疾人專場招聘會9場,為殘疾人求職者提供了豐富的就業選擇和機會;實名制納入年度培訓計劃殘疾人69人,通過技能培訓提升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幫助殘疾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就業47人,其中社會用人單位按比例吸納就業36人,公益崗安置11人;幫助殘疾人享受專項扶持政策15人,為他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支持。

此外,我市還積極開展“走訪拓崗促就業”活動,主動深入企業、工廠等用人單位,了解他們的用工需求和崗位設置情況,為殘疾人求職者搭建就業橋梁。截至7月17日,市殘聯共走訪用人單位99家,成功拓展743個適合殘疾人的就業崗位,為殘疾人就業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開展農村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加大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宣傳力度;健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安置殘疾人就業常態化機制,鼓勵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殘疾人;對高校殘疾人畢業生開展“一人一策”就業服務,探索針對精神、智力殘疾人的支持性就業服務;綜合施策,充分發揮輔助性就業機構作用,著力實現“共同富裕路上,殘疾人一個也不能掉隊”目標,帶領殘疾人不斷提高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