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7-18

買買買、拆拆拆,是許多人的快樂源泉。但開心之余,里三層外三層的快遞包裝,也讓許多人意識到“拆快遞一時爽,快遞包裝浪費多”。郵件快件包裝帶來的資源消耗、環境污染等問題也日益突出。
近年來,一些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的施行,明確了寄遞企業應當按照規定使用環保材料對郵件快件進行包裝,優先采用可重復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裝物,刮起了一股“綠色風”。
近日,在市區一家菜鳥驛站,一名市民正在寄件。“就纏兩圈能結實嗎?再多纏兩圈膠帶吧!”市民對驛站正在收件打包的快遞員說。“這種纏法非常結實,箱子不會漏的,你放心。膠帶纏多了,既浪費還不好拆。”快遞員耐心地解釋。
“我們會使用可降解的綠色快遞包裝袋,封口處就自帶膠帶,一般情況下不使用多余的膠帶,很牢固。”菜鳥驛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了解,快遞包裹上不得過多纏繞膠帶,是為了讓快遞包裹得既結實,又減少膠帶浪費。快遞員一邊收拾著手中用綠色快遞袋包裹起來的快遞,一邊說:“現在,大部分發件人都能理解快遞員的做法。”
“快遞員上崗前會進行全員培訓,如果快件是用紙箱封裝,打包膠帶在紙箱封口處按‘十’字形封貼,如果是一些特殊商品,可以按‘井’字形來封貼。”順豐速運工作人員介紹,使用的膠帶寬窄也是有講究的。為了節約資源,目前快遞網點的膠帶已經全部替換為4厘米左右的窄膠帶,相較之前使用的膠帶大概窄了1厘米。膠帶雖然“瘦身”了,但是從實際操作看,并不影響打包效果。“看著不起眼,自從我們按照規定要求采用‘十’字或‘井’字形來打包,減少纏繞后,營業點里膠帶的使用量減少了三分之一,一個月至少省下兩大箱膠帶。”李先生說。

“網上自助填寫快遞單不僅省紙,我們也省事。”順豐速運工作人員李先生說。
順豐速運早就推出了共享快遞盒、循環快遞袋。據測算,一個共享快遞盒,每循環2000次以上,大約可節約1棵10年樹齡的樹木。實踐表明,推行共享快遞盒,除了遏制過度包裝、節約樹木等資源外,更加快了綠色快遞的發展。
據介紹,中國郵政也根據不同客戶需求,提供行業包裝方案。“比如對易碎的物品,采用貼合度較高的包裝,配以充氣填充物提升緩震效果等。”此外,中國郵政還繼續發揮在大件領域的優勢,為家具、家電等大件貨物開發專屬包裝,如綠色循環圍板箱包裝,不僅將貨品在運輸過程中的破損率降到零,而且包裝的循環利用也符合環保理念。
“快遞包裝看似不起眼,實則與客戶體驗、環境保護息息相關。”中國郵政運城分公司工作人員馬先生表示,“包裝不當,起不到保護商品的作用;包裝過度,既容易造成浪費,又可能污染環境。劣質材料還可能影響消費者健康,所以我們選擇具備安全高效與綠色環保雙重屬性的快遞包裝。”
目前,多家快遞公司施行電子面單、窄版膠帶、代替編織袋的快件處理筐,以及循環中轉袋、氣泡填充物、新能源運輸車等一系列措施,讓快遞的綠色化進程加速。
7月14日,在中心城區一家極兔速遞網點,市民武女士取完快遞后,當場進行了拆封,將包裝盒留在了快遞點的快遞包裝綠色回收箱里。武女士說:“在我們家,一些大的、干凈的快遞包裝盒就廢物再利用了。娃做手工時也是很好的材料,像‘坦克’玩具收納箱、多層鞋架等,都很實用。這些小的盒子,就直接放到回收箱里,快遞網點會統一回收處理,咱們消費者也放心。”
(記者 趙茜 文圖)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