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7-08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提出的“政府+園區+企業”的招商模式,永濟經濟技術開發區拓寬招商思路,大膽探索、勇于實踐,不斷延伸招商引資觸角、提升項目招引力度,按照“產業轉型+園區建設+金融扶持+保姆服務”的“四抓”模式,實現了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新突破。據統計,近年來,永濟經濟技術開發區共招商引資項目43個,總投資98億元。
超前謀劃抓產業轉型。2022年以來,永濟市委、市政府確定了“五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的新發展思路,圍繞“藍科途、晉海、千軍鋁業、穿越光電、泰石”等“鏈主”企業,定向、定點、定標開展招商引資。永濟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赴外地招商,把已經落戶的外來企業當作巨大的招商資源,通過引進企業的關聯企業,延伸產業鏈,實現資源本地轉換最大化。比如,圍繞穿越光電MiniLED項目,打開眼界和思路,重點對接深圳、廣州、東莞等地10余個光電產業相關配套項目,為下定決心打造光電產業鏈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目前,先后與深圳盈業光電偏光片項目、深圳勵諾信手機屏幕項目、東莞藍鏡靈觸控模組項目、深圳利恩光學顯示模組項目、深圳安元達LCD柔性芯片項目、深圳金國威智能穿戴項目6個項目簽訂了投資協議,其中4家已經進場裝修,2家預計7月份開始進場,均能實現年內落地、年內投產、年內上規。
筑巢引鳳抓園區建設。“栽下梧桐樹方能引得鳳凰來”。永濟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多次外出學習、內部論證,根據永濟產業發展實際,在永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資8.7億元高標準建設了光電產業園,總占地面積226.12畝,總建筑面積17.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分兩期進行建設,其中一期建設10萬平方米,分為5棟標準廠房、1棟專家公寓及研發中心、1棟職工配套綜合樓、5棟配套設備用房及室外工程的相關建設內容;二期建設7.4萬平方米,為5棟標準廠房。目前一期5棟廠房已全部入駐,實現了建成即入駐的無縫銜接。此外,開發區在軌道交通機電制造園區建設的12棟標準廠房和5棟多層廠房全部入駐,已經成為開發區工業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
勇于創新抓金融扶持。做好金融扶持是保障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基礎。持續推動政銀企對接。按照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要求,搭建形式多樣的對接平臺,提高信貸投放的針對性、有效性。進一步做好銀企對接全流程跟進,引導金融機構對接本地重點項目和擬融資企業,先后協調中行、農行、工行、農商行、晉商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入企上門服務,幫助企業制訂有針對性的融資方案,為園區14家企業協調融資貸款達8000萬元。在許多企業無法在銀行取得貸款的情況下,開發區積極對接上海遠東融資租賃公司,開展設備抵押、訂單抵押、租賃設備等其他金融服務業務,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問題。充分發揮管運分離職能,成立開發區實業公司,積極在市場上尋找合作對象,以1000萬元的資金撬動民間資金,聯合三方共同成立了永濟市光之電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并募集到5000萬元的光電產業發展基金。同時,由政府主導,中通物流、城投公司與深圳盈業光電合作,搭建了1億元的供應鏈金融平臺,成為開發區招商引資的優勢資源。
規范管理抓調度。每周召開重點項目協調會,加大力度協調解決項目落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確保工作項目化、項目數據化、數據精準化。定期深入企業進行實地走訪、座談交流,加強與企業聯系溝通,了解企業建設、運行狀況,提供優質的協調服務,發現問題及時跟蹤解決,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制定出臺《開發區招商引資項目研判機制》,從項目準入、項目研判、項目退出三個層面進行了細化,確保招商引資項目落實、落地。
( 喬 植)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