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搶跑“新賽道”

——臨猗推進“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走筆

來源:時間:2024-07-08

本報記者 王新欣 通訊員 張新征 閆豪杰

“三新模式”、農旅融合等以果品產業為主體派生的農業產業化新業態不斷呈現;

以“果業大腦”系統布局、物聯網技術應用為核心的智慧果業發展勢頭強勁;

以硬件建設求“美”、鄉風建設促“和”的“和美鄉村”可看可感……

仲夏時節,草木葳蕤。行走在臨猗150萬畝的果園之間,你會發現隨著一批新業態、新技術、新方式在該縣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應用和推廣,一個農業全產業鏈提質增效、一個“換裝”農業發展新時代的臨猗正厚積薄發、欣欣向榮。

北景鄉現代蘋果產業示范基地。

“三新模式”、農旅融合……

新業態勢頭強勁

搬一個小高扎,拿一把園藝剪,在無限的綠意里對蘋果樹進行夏剪……

6月19日,臨猗縣北辛鄉道場村果農李敏正在果園里忙碌,在他身后水泥柱與鋼絲繩框定的“方陣”里,一棵棵蘋果樹枝干挺拔、排列整齊。

“這就是縣里推廣的以‘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為特點的郇陽‘三新模式’果園,顛覆了我們以前傳統的蘋果管理模式,現在一年栽樹、兩年掛果、三年豐產,實現了果品果價的雙提升,效益不錯。”李敏邊剪邊說。

果業的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果業的創新性發展。

臨猗是全國的果業大縣,全縣果品種植面積達140萬畝。在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中,該縣緊緊抓住果業全產業鏈的每個環節,以新業態的強勁態勢不斷推動果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新果園’的早熟嘎啦蘋果受土質、光照等條件的影響,顏色好、口感好、甜脆多汁。去年,我的174畝早熟嘎啦蘋果全部被盒馬鮮生商超以1公斤7元的價格包銷,今明兩年的蘋果也被提前預訂,畝收益在2萬元以上。”臨猗縣卓逸村果農王海峰說。

“三新模式”果園的果業生產管理新模式,不僅效益可觀,更為果農減少了勞動強度和密度,輕簡省工、節支增效。

如今在臨猗,“三新模式”果園已有100余個,成為推動臨猗果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除了“三新模式”吸引行業內外的眼光外,在臨猗,廣袤無際的果園還吸引著八方游客春日賞花觀景、夏秋采摘休閑。新的農旅融合業態,也在迅速發展。

臨猗立足果業種植優勢,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發展,在全縣推出了臨晉鎮代村石榴、角杯鄉豆氏村蘋果等50余處“林下游”田園綜合體,推動休閑農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6月20日,在該縣廟上鄉設施鮮棗示范基地,來自西安的游客程開和帶著全家人漫游棗園,他說:“現在正是棗兒成熟放香的時候,棗園里空氣都彌漫著棗香,正是徒步旅游的好地方!”

依托農業大縣優勢,臨猗縣除發展特色種植外,還因地制宜在部分村莊建設農業體驗園。

在位于楚侯鄉仁里村的東里寺時代農業體驗園,一個集大棚種植、生態養殖、采摘、農耕體驗等于一體的休閑板塊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成為具有臨猗地域特色的“城市擺渡站”,全年接待游客超過3萬人次。

集科普性、展示性于一體的臨猗果業科技館一角。

布局“果業大腦”、應用物聯網技術……

智慧果業前景廣闊

新質生產力代表生產力的躍遷,其核心就是數字化、智慧化。

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中,臨猗充分發揮新質生產力的引領作用,通過布局“果業大腦”系統、應用物聯網技術等,讓智慧果業發展勢頭強勁。

眼下,正值果園農忙期,而在位于北景鄉西村的臨猗縣智慧果業技術集成中心,整個園子里竟看不到一名果農。

“有了物聯網技術,蘋果種植都靠信息化智能監控系統,我一個人就可以同時管理上百畝果園。”園主王社民拿著手機說,“這樣的技術在我的果園已應用4年多了,便捷實用,特別輕松。”

“特”“優”興果,科技先行。在現代果業發展中,臨猗堅持把“互聯網+”作為帶動現代果業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工作,圍繞“土、肥、水、機、綠、銷”等重點環節發力,融合推進智慧果業高效發展,助力果業生產管理實現自動化、精細化、現代化。

“如果將臨猗果業比喻成一個有機運行的體系,那么果業科技館就是這個體系的‘大腦中樞’。”6月20日,在臨猗果業公園的果業科技館,負責人梁少波邊演示邊介紹,正是通過果業科技館這個“果業大腦”,才實現了臨猗果業的智慧高效運行。

2022年,著眼縣域主導產業科技化、農業經營主體智能化和科技創新應用的制度化,臨猗縣委、縣政府立足大數據、新技術引領果業高質量發展,建設了國內唯一的一座果業專題科技館——臨猗果業科技館。

作為“果業大腦”,果業科技館以果業科技展示體驗為主線,以蘋果、棗、桃等臨猗特色水果為重點,整合各類優質科普資源,在把先進的農業栽培、繁育、管理技術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同時,還具有“接天線”“布網線”“接地線”三大功能。

“‘接天線’主要是通過平臺,為果農提供政策補貼、氣象服務、供求價格、微型遙感等技術服務。‘布網線’則是將果園、果庫、農資店、苗園、經紀人、新型經營主體、農藝師、果業專家有機鏈接,實現互通互聯。‘接地氣’主要包括耕地質量、土地承包、流通環節、產業數據、農事指導、示范推廣等多個領域。”隨著梁少波的介紹,“果業大腦”的“影像圖”也清晰地呈現出來。

借助物聯網技術,利用蘋果種植信息化智能監控系統,農戶把物聯網技術與標準化生產相結合,運用果業智能監控系統,打造了智能高效水肥一體灌溉、農藥自動噴灑、實時氣象和土壤信息記錄以及全程視頻監控四大系統,一個人就可以輕松完成上百畝果園的施肥、澆水等工作。

在指導全縣果業智慧運行的同時,果業科技館還以數字果業、品牌果業、三產融合為方向,樹立新理念、推廣新模式、培育新動能,在科技引領果業發展的探索中樹立了新標桿,為全縣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我們從專業化角度出發,打造數字化新模式,實現數字化、趣味化、科普化的有機結合,使科技館成為果業的科學院、果農的大課堂、果品的競秀場、專家的大講堂、數字的匯集所。”梁少波表示。

通過“果業大腦”,臨猗縣以大數據引領技術變革,建設了“晉果在線”、新華·中國(運城)蘋果價格指數、水果景氣指數、果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智慧果業技術集成中心“五大”平臺,發揮對農戶進行個性化技術指導、對示范基地進行遠程智能操作、對農產品進行質量安全追溯、對銷售數據進行訂單生產、對優化果業種植結構提供依據等“五大功能”,實現果業產業的智慧管理、智慧生產和智慧營銷。

臨猗蘋果育苗基地育苗車間。 楊紅文 攝

文明創建促“和”、硬件建設顯“美”……

“和美鄉村”可看可感

廢舊池塘被改建成群眾健身休閑的小游園,特色杏花園被打造成“杏”福驛站,村邊閑置用地被建設成帶狀公園……

臨猗縣自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創建行動開展以來,以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為目標,大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步入猗氏鎮百里店村,巷道干凈整潔,基礎環境配套設施齊全,新建導視牌美觀醒目,綠植景觀初步成型……放眼整個村莊,一派美麗、整潔的景象。

“我們村通過一系列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聚焦‘六美’重點任務全面發力,對村環境面貌進行整體提升,增添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亮色,形成示范帶動效應。”百里店村黨支部書記南世貴介紹道。

為貫徹落實臨猗縣委、縣政府關于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創建要求,百里店村積極謀劃,著重在“美”字上下功夫,謀劃制定了和美鄉村任務清單。

南世貴說,今年村里還計劃對兩條主干道進行升級改造,改造總長度1.3公里,同時完成巷道綠化、亮化和立面提升工程。

在鄉道羅楊段,新鋪設的瀝青路干凈整潔,綠化美觀大方,太陽能路燈一字排開。

鄉村道路提升改造,是臨猗縣委、縣政府在和美鄉村建設中實施的重點民生工程,總里程達400余公里。

優化空間布局、完善基礎設施、提升鄉村風貌水平……在和美鄉村建設中,臨猗縣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分類推動村莊改造建設,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在和美鄉村“硬件”升級改造的同時,以弘揚“勤勞進取、誠信友愛、崇文尚德、開拓創新”為主要內容的臨猗新風“軟件”建設也在“迭代煥彩”。

紡車、耬、犁上墻,按照春耕、夏種、秋收、冬藏4部分有序排列……在臨晉鎮北月村黨群服務中心大院的德孝文化長廊,上墻的農具將傳統農耕文化形象地展示在人們眼前。該村充分挖掘本村先進人物事跡,結合農耕文化展示,打造了300余平方米的德孝文化長廊。

“我們新修北月村村規民約,引領鄉風文明;組織干群共建,發動村干部和暑期返鄉大學生義務美化彩繪,制作竹編框畫14幅,發動100余名群眾開展義務清掃,激發村民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北月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陳九泉說,下一步,該村將繼續提升村內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深入挖掘德孝文化,不斷推動和美鄉村建設走深走實。

無論是北月村還是上朝村、積善村,近年來打造的公共文化場所,都為群眾提供了休閑娛樂的良好環境,群眾評價很高。在和美鄉村建設過程中,臨猗縣將紅色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家風家訓、移風易俗文化融入村莊產業規劃中,激發鄉村文化創造活力。同時,通過決策共謀、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最大限度激發群眾參與和美鄉村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田疇織錦繡,沃野遍生金。臨猗以農業產業化發展為引導,正在努力走出一條集約、高效、安全、可持續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