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4-09
景重清
春暖花開,我與春天相約,來到地處峨嵋嶺南麓的著名酥梨之鄉——鹽湖區泓芝驛鎮。
走進梨園,親歷一場令人陶醉的春日“艷遇”,該是多么愜意啊!這里成片成片的梨樹構成了浩瀚的梨園花海,滿樹盛開的梨花鋪天蓋地,不由得給人帶來一種幻覺,仿佛無數的梨樹都在下著雪,紛紛揚揚的,讓周圍世界浸透了溫婉恬靜的芬芳。
偌大的梨園,在我想象中是數不清的朵瓣蕊葉,擠擠挨挨、密密匝匝地嚶嗡成一片海。浮云飄,輕霧騰,起風了,浩瀚的花海在原野上搖過去蕩回來,連綿起伏,回旋奔涌……
據相關資料記載,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的“王過酥梨”生產區域保護范圍,囊括了泓芝驛鎮的王過、泓芝驛、累德、張岳、郭半等村以及毗鄰的上郭鄉中陳村,共12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0°41′23″—111°12′28″,北緯34°48′27″—35°14′17″。
這里的酥梨種植面積很大,每個村的梨園面積都在千畝以上,村里幾乎是家家戶戶有梨園,少則幾畝,多者達數十畝。張岳村、郭半村的大片梨園呈寬幅梯田漸次向上分布,緊緊偎依在峨嵋嶺南麓的斜坡地段,而王過、泓芝驛、累德等村的梨園猶如珠串玉佩,鋪展在運城盆地北緣平闊的原野間,并與坡地梨園相連接。我驚訝,萬頃梨園原來是以這種方式展露和鋪排,春天的格局竟然可以這樣設計布局。看來,梨園花海并不一定非得是“海”才磅礴、才壯觀呀!適地宜樹,因應規律,自然天成,便是大美!
梨園里的一棵棵梨樹,千姿百態,或蓊蓊郁郁、鐵干虬枝,或瘦削峭拔、巍然兀立,有的枯槁中卻見長出新枝,有的嫩葉在枝丫間簇擁成團。一朵朵開滿枝枝丫丫間潔白如雪的梨花,既有一種清幽古樸之美,又散發著青蔥的新意。
我走近一棵掛滿潔白花絮的梨樹。它的一根枝干幾乎是平行于地面向前伸展著。枝干上長出了密密麻麻的小枝丫,小枝丫上結出了一簇簇花苞。這些花苞已經完全綻開了,而且不是一朵朵單獨地開著,是一簇簇緊挨著開在一起。它們欣欣然地睜開小眼睛,新奇地打量著這花花綠綠的世界。一些勤勞不輟的小蜜蜂,撲扇著透明的翅膀,“嗡嗡”地在花間飛來飛去。它們正將自己那根又長又細的針伸向花蕊,用盡全力去吮吸,歡快地采著甘甜如飴的花蜜。
在梨樹下,濃烈的香氣逼迫你調整自己的呼吸,放松自己的心情。春風習習,一簇簇細長的花蕊在顫動,仿佛敏感的心靈。“梨花一枝春帶雨”,何況是無數繁密的枝條呢!人在梨樹下站得久了,也會覺得自己仿佛有了一顆潔白柔軟的心。即便是最麻木的人,也能自然地獲得這種感覺。
梨花潔白如雪,亭亭玉立,自有一種玉潔冰清之美。梨花讓人癡迷,梨花令人心醉。我不是詩人,卻也想吟詩。此刻,我這才明白了為什么有那么多的文人雅士總愛拿梨花與白雪相比擬,賦予其無盡的詩情畫意,并留下不少佳作名句。如:岑參有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雪似梨花,梨花勝雪,如此奇麗的意境,令人心神一快;杜牧在《初冬夜飲》中低吟,“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與惆悵,憂傷凄婉、深沉感人;蘇軾在欣賞梨花中融入自己的思緒,寫下“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勸慰自己想想滿城飛舞著如煙般消散的梨花,還有什么拋不開、放不下;辛疾棄的“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借風雨中的梨花,表達自己堅貞高潔的胸懷以及對命運坎坷的感慨、壯志未酬的悲嘆。
我以為,在寫梨花的古詩詞中,宋代道人丘處機的《無俗念》梨花詞是最值得稱道的。詞云:
“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萬化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其大意是:時至寒食,百花凋謝,唯有梨花潔白一片,成為天地間最美的風景。梨花的花瓣晶瑩透亮,其質感勝似白色錦緞。月光穿透夜空灑落在一樹樹綻放的梨花上,猶如飄落枝頭的雪花,亦如仙境里的瓊花。天上皓月當空,人間梨花吐蕊,月色與花色交織成景,令人忘俗。潔白素雅的梨花,宛如姑射真人,貶謫人間,獨自綻放,不與群芳為伍。全詞贊美梨花冷艷、清英、俊雅、圣潔的美好氣質,鮮明生動,以冷相襯,堪稱絕妙。丘處機明寫梨花,暗寫自己,借梨花的高潔,抒發自己不愿與世俗同流,潛心修道的心志。他用方外之人的眼光欣賞和贊美梨花,顯得十分獨特。當然,他還沒忘記告訴人們:潛心修道,必能達到像梨花那樣超然物外、靈秀脫俗的境界。
梨園中千樹萬樹橫陳的枝丫上,或疏或密,或淡或濃,一色淺素的嫩白。如此圣潔,如此清雅,實在美得叫人心顫。其實,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美麗圣潔的東西與我們近在咫尺,只是由于我們在城市里待得太久了,加上日常的忙碌與荒疏,竟然對它們視而不見,或是熟視無睹,恰是“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就說眼前這片無垠的梨園吧,與我居住的市區相距并不遠,最多半個小時車程。每年梨花盛開時節,我都會因為祭祖從不遠處的公路上經過,每次都只是透過車窗浮光掠影地掃視幾眼,始終未能身臨其境,認真地光顧一番。面對這月白風清、水明沙凈般的純粹,我為自己多年來辜負了梨花的這份潔美,錯失了欣賞梨花的機會而深感自責與不安。
陣陣花香襲來,飄向人們的鬢發、衣衫,濃濃淡淡,似聚還散。那滿眼的梨花,縱然難免讓人生出些許惆悵:梨花落盡,轉眼春了。不過,梨花留給人們的美將是永恒的。何況梨花落了,還有果實生長,還有秋天豐收的希望呢!
今年春早,勤勞的人們已經開始在自家梨園里忙碌起來了。他們有條不紊地按照節令時序做著梨園管理方面的各項準備工作。從某種程度上說,這里得天獨厚的土壤、氣候、光照等自然條件成就了“王過酥梨”,而“王過酥梨”又成就了當地的主導產業,成就了人們的小康幸福生活。
天色轉陰,冷風掠過,時有微雨滴落。我欲告別梨鄉,卻被眼前的一片梨樹擋住了去路。坡地上的梨樹特別碩壯,花朵濃郁綿密得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任由旁逸斜出的枝杈,舉起潔白溫柔的“槍管”,直抵我落寞而悠閑的靈魂。于是,我選擇了繞道曲徑前行。
我欣賞梨花的潔雅與純粹。
我想贊美梨花,可又覺得我的贊美配不上梨花。
梨花如雪,讓人思忖:如何在浮躁的現實中守住初心,保持定力,既做到自我清醒、安靜,又能在心靈掀起波瀾?
我們不妨在思緒紛亂、胸臆郁結時,走走鄉野,賞賞梨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