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4-09
楊啟敖
清明節一早,兒子和兒媳懷著一片孝順之心,給我說道:“咱們先回家鄉給祖先上墳祭奠,然后去五老峰旅游。”早上6時30分,我和小孫女、兒媳坐上車,由兒子開車,于8時許回到家鄉。我們和親戚一起給祖先和故去的父母親獻供食、獻紅花,又在墳頭鏟草培土,然后在四弟家聊天吃飯。
約莫10時,兒子和兒媳接了親家母,一同前去五老峰。從運城過臨猗到永濟市虞鄉鎮的高速公路上,我們坐在小車里,看路,路展;看樹,樹綠;看水,水清;看山,山藍。一路上山清水秀,風景美如畫,空氣很新鮮,真是心情舒暢,其樂融融。
五老峰,素有“東華山”的稱號,唐宋以來,宗教的興盛進一步繁盛了此間的道教文化,山中觀庵簇擁,寺院林立,香火繚繞。明朝萬歷十九年(1591),明神宗亦慕名而至,朝山進香。五老峰也有“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之稱,被譽為我國北方道教文化名山。如今的五老峰,更多吸引游客的,是它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純凈清新的空氣。這里是游山玩水的好地方。
五老峰主要由玉柱峰、太乙峰、棋盤峰、東錦屏峰、西錦屏峰五座山峰組成,遠望狀如五位老人巍然相拱,故而得名。山中植被茂盛,還有險峰怪石,流水瀑布也可見到,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也是登山健身的好去處。
游客進入景區大門后,需要乘坐觀光車到達登山處,然后沿著登山石階進入景區游玩。
登山臺階健身步道,修建于2001年,由2399級青石臺階砌成,取道家九九歸一之意。臺階全長1.2公里,落差400米,沿途有小紅崖、大紅崖、撐腰石平臺、一碗泉、漆木臺、新峰等,最終可到達景區道教文化中心——靈峰觀。
這里是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山西分會場每年一屆的“五老峰登山節”登山競速挑戰賽(全長7.2公里)的沖刺路段,也是廣大游客登山健身的主要線路。
大紅崖,距靈峰觀450米。這里山石陡峭、巖層嶙峋。幾億年前的寒武紀,五老峰還是海底花崗巖結構的礁石,巖石慢慢風化為沉積巖,后火山噴發,五老峰才有了峻峭的峰林。火山的巖石是石灰巖質,地質學上稱為“喀斯特地貌”。
新峰,距靈峰觀很近,其上建有“羅真人庵”,這里是道教仙人羅通微、閻采修煉“步虛絕粒術”的地方。新峰絕壁高懸,下臨無地,在其上修建仙庵可謂五老峰一絕。
在旅行中,我走在臺階上,大致數了一下,臺階最少的一段有33個,中間的有40個、50個和60個的,最多最陡的一段路有99級臺階。我上第三個99級臺階時,已是渾身出了大汗,脫了呢子上衣,露出羊毛衫。我看到有的大學生,已穿著半袖衣衫,可見登山,也要費些體力,才能陶冶情操、提煉意志。
兒子和孫女在游覽青山綠水時,也給我拍攝了七十多張照片,作為留念。愉快的時光總是一晃而過,待我們返回到運城家中,已是下午6時許了。
這次五老峰之旅,于我而言尚是第一次。兒子對我的一片孝心,兒媳對我的關心,孫女對我的愛心,旅游中的開心,都讓我異常感動,也覺得收獲累累。家門口的近游,以后要經常參加。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